最是元宵夜奇妙(外一首)
文 //杨浩然(山东)
【题记】
元宵节,总让人浮想联翩。观赏焰火是必须的,让人兴奋惊艳,又难免遗憾失落,正如绚烂多彩后的沉寂。岁月的纽带,串联起生活的每个美好瞬间,惟愿岁岁平安,年年有今日,幸福永相伴。
一年之计在于春,福起新岁,常安宁,多喜乐,追光而愈,沐光而行,山高路远,新的一年,敬过往,爱当下,向未来。祝鲜活,祝天真,祝缤纷,祝蒸蒸日上,蓬勃灿烂,日子滚烫,未来明朗,风调雨顺,生活惬意,轻松自在,一切美好如约而至…
愿新岁身强体健,无病无灾,纵遇霜寒,亦能欢颜以对。心怀赤诚,德行兼备,待人以善,处事以诚,聚良朋益友,结善缘美意,此生不忧不惧,守正笃实,岁岁欢愉!
每年的元宵节,我都喜欢观烟花,且为烟花之壮观而欢呼,为焰火的绚丽多姿而粉身碎骨浑不惧的牺牲精神而感叹。真可谓:
更吹落,星如雨,
东风夜放花千树。
忽忆稼轩名词句,
神笔落处疑无路。
热烈奔放最夺目,
花仙子,散金菊。
烟花璀璨化尘雨,
且为生命而欢呼。
疑是天幕飞瀑布,
亦真亦幻眼迷离。
光芒四射留倩影,
誓与黑夜比高低。
转瞬即逝何曾惜,
爆出惊艳百花图。
美丽绽放映夜空,
昙花一现亦幸福。
元宵佳节今来到
我向世界问声早
喜庆祥和中国年
红红火火庆元宵
春节犹在耳边绕
佳期花灯已开闹
游园拍照又直播
美景良辰度良宵
正月十五闹元宵
张灯结彩人如潮
最是元宵夜奇妙
千门万户欢声笑
民俗活动真热闹
赏灯猜谜吃元宵
精彩秧歌伴舞蹈
舞龙舞狮踩高跷
银花火树千灯聚
爆竹烟花星雨飘
孔明灯飘照天烧
装扮天穹同闪耀
夜阑珊处意难消
金黄圆月上柳梢
玉兔嫦娥情未了
惊艳人间夜美好
汤圆香甜好味道
花好月圆灯弄巧
烟花散尽春来早
美梦成真看今朝
元霄节的灯(散文诗)
文 // 杨浩然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是宋代元宵节的灯,是辛弃疾笔下的元宵节里的灯,是我从文学作品里记取的元宵节的灯。
“风销绛蜡,露浥红莲,灯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这是周邦彦笔下的元宵夜的灯。
元宵夜的灯,其旖旎绚丽之美,在宋代最佳。
在我的崮乡沂蒙山,儿时的元宵节,那没有电的年代,一家家的灯,就点亮起生活的美好与憧憬。
那时的灯多用地瓜面做成或用萝卜刻成,灯是朴素的,却是清寒的生活里的希望与期许。表达的是人们对丰收的祈福与渴望,对家小的祝福与祈祷。
当然还要给故去的亲人送灯,是一种缅怀,也是一种礼俗。
这民俗的延续里,有一味的痴迷与固执,有一种坚守与真诚。
虽然那时没有绚烂的烟花盛放,但是简约里包含的仪式感与虔诚度却是一丝不苟的。
而今天,元宵节的灯,家里的灯大多被蜡烛取代,街上的灯成了五彩绚丽的霓虹灯,元宵节也被烟花所渲染。
这远离农事的元宵节,这元宵节的灯,似乎也成为一个节日的点缀了。
而古人的诗词里的元宵节的灯,再也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霓虹掩映的花海灯市,是现代生活虚浮的华光与炫动闪烁的无限魅影,是人们永不回头的一片追光。
杨浩然,山东沂水人,历任中小学语文教师、教育集团业务校长、北京文鑫教育写作学校校长、《传奇故事•校园作家》主编、《经典美文》执行主编等职,兼任中国教育科学院成功作文课题组执行组长、北大青少年手拉手立志成才全国作文大赛评委主任等。发表散文、小说、诗歌、故事等一千九百余篇。主编《小美文大智慧》《经典阅读》《月亮的温度》《小河轻轻对我说》《一棵小草的品格》《我和夕阳有个约》《雪与霜的记忆》《鸟儿的故乡在哪里》等文学图书二十余部,策划主编中小学作文、阅读理解、识字练字、诗词讲解等语文配套教材六百多本,三十多年来累计在全国各省市青少年报刊指导推荐点评学生作文发表一万三千多篇,个人出版小说、影视剧本、散文诗图书七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