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寻“梅”作者:高军
我对梅花情有独钟,我与那“梅”有不解之缘。“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生病的这段时间里,我读了不少书,其中最喜欢看的是本《石评梅散文选集》。有“才女”之称的石评梅是二十年代蜚声文坛的女作家,她的散文幽远哀婉,绮丽缠绵。读起来,有一种书中寻“梅”的感觉。
石评梅是山西省平定县人,因爱慕梅花之俏丽坚贞,自取笔名石评梅。她出生于1902年,病逝于1928年,年仅26岁,是中国现代女作家中生命最短促的一位。“五四”运动的大潮,曾将一批中国才女震上现代文学的星空。继冰心之后,同庐隐、陆晶清相伴出现的石评梅,虽仅似慧星一闪,便消逝于天幕;但她那冷艳的异彩,却永远辉耀于现代文学的史册里。
石评梅的父亲是清末举人,自幼便得家学滋养,除酷爱文学外,还爱好书画、音乐和体育,是一位天资聪慧、多才多艺的女性。1919年,“五四”运动将刚刚读完太原女子师范的石评梅召唤到古都北京,考入了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结识了冯沅君、苏雪林等,并同庐隐、陆晶清成为至友,常常一起开会、演讲、畅饮、赋诗,在“浪漫”中闯入了文学的门槛。她开始在《语丝》《晨报副刊》《文学》以及她与陆晶清参与编辑的《妇女周刊》、《蔷薇周刊》等杂志上发表作品。
1923年秋,石评梅在北京女高师毕业后,留校任该校附中女子部主任兼国文、体育教员。这时正值“五四”运动落潮期。曾经被这股大潮震起的文学才女们,正经历着梦醒后的迷惘和失落。在这样的环境下,她在教育上找到了自己事业的立足点;在友谊上找到了自己感情的寄托点;而更其重要的是,她同高君宇的爱情,使她短暂的人生,变得无穷的美丽,又无穷的痛苦。
高君宇系山西省静乐县人,曾就读于北京大学,为李大钊所器重。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家之一。在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二次代表大会上,均当选为中央委员。1922年曾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出席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编辑过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向导》;领导过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运动,是山西省共产党组织创始人。他和石评梅因同乡而相识,至互相爱慕。高君宇曾红叶题诗向她示爱;但是,一因石评梅先前同吴天放爱情破灭所造成的心灵创伤尚未平复;二因高君宇在老家尚有包办成婚的妻子,她宁愿牺牲自己,而不忍“侵犯别人的利益”,因此,她将那求爱的红叶退回,将自己的感情深深掩埋。两人之间,一直保持着“冰雪友谊”。1925年3月,高君宇因过度劳累,一病不起,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高君宇的死,让她痛悔交加,深刻反省:她责问自己,君宇那“柔情似水,为什么不能温暖了我心如铁?”;她觉悟了“从前太认真人生的错误”,同时忏悔自己“受了社会万恶的蒙蔽”。她按照高君宇生前的愿望,将其安葬于她同君宇生前经常漫步谈心的陶然亭。自此,石评梅便常在孤寂凄苦中,前来高君宇墓畔,抱着墓碑悲悼泣诉。她将满腔血泪凝作断肠文字,“寄向黄泉”。她决定将君宇生前未能得到的那颗心,那份爱,完全献给死去的君宇。
经过一段剧烈的感情阵痛之后,评梅心灵的创伤稍稍平复。感情逐渐为理智所培养,她认真教学,关注国事,在以后发生的“三一八”惨案中,她曾愤然作文:《血尸》、《痛哭和珍》等等,表达出对爱国青年的同情和支持。1928年9月,她猝患脑膜炎,医治无效,亦死于当年高君宇病逝的协和医院。她死后,友人们根据其生前曾表示的与高君宇“生前未能相依共处,愿死后得并葬荒丘”的愿望,将其葬在君宇墓畔。于是,在陶然亭那寥廓、萧森、凄清的背景上,演出了一个现代的梁祝悲剧。陶然亭是滋育其爱情的温床,亦是埋葬其爱情的墓地。石评梅用情之专,让人贊叹,她短暂的一生如同她的名字一样:高尚、高雅、高洁,令后世敬仰。
石评梅和高君宇凄美动容的爱情故事,曾经引起我强烈的共鸣,在她去世70年的时候,我曾专门到北京陶然亭公园去瞻仰过两人的墓地;2011年,反映石评梅和高君宇爱情故事的电影《情归陶然亭》上映时,我曾连看过两遍,而今读《石评梅散文选集》,更是百感交集,她带着无穷的思爱与遗憾离开了人间,却将无比美丽的断肠文字留在了人间。爱情,这是石评梅蘸着血、和着泪抒写的主题,它构成了石评梅散文的精华。
书中寻“梅”,我读懂了石评梅,更加钦佩这位心中的“女神”!“假如我的眼泪真凝成一粒一粒珍珠,到如今我已替你缀织成绕你玉颈的围巾。”,“假如我的相思真化作一颗一颗的红豆,到如今我已替你堆集永久勿忘的爱心。”,这是石评梅在《墓畔哀歌》中写的两句扣人心弦的话,我非常非常的喜欢,现摘录下来。书中寻梅千百遍,才女活在人心头,石评梅这位现代的薄命才女,正在为当代越来越多的读者所熟悉和热爱。
作者简介:
高军,男,汉族,中共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都市头条》认证编辑,山东省泰安市作家协会会员,东平县作家协会会员、东平县诗词学会理事,第二届泰安市政府特邀督查员,第七届东平“十大杰出青年”,东平县首届道德模范。近年来,先后创作美篇四百多篇和诗歌散文微小说通讯稿等九百余首,《都市头条》点击数量突破9000万大关。曾荣获第四届“华夏杯”诗词大赛优秀奖和“星河杯”中国品牌作家文学奖亚军奖,获得“屈原杯”端午诗词会季军奖和第五届“炎黄杯”中华诗词创作大赛优秀奖。2025年1月获邀入驻唯一走进联合国的中国微刊《诗歌名人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