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花筒》回忆录一一(308)
作者/佃巧娇
漫话生活:《方言的坚持者林伦伦教授》林教授是一个很优秀的人,责任感很强,不管教书或做科硏,在“韩师”的时候,他每天工作连轴转,十几个小时都停不下来,一干就是十多年。他总想把事情做到最好让大家满意,整个人,整个心都扑在事业上,家里的事全让夫人给包起来……由于长期的工作压力他病倒了,胆囊炎发作了才住院治疗,好几次哩,病情有点缓解他就又拖着病体工作。夫人无不心痛地嗔怪他:爱工作勿命。
林教授在韩师工作时,学生们也很喜欢他,他的校长室不设障碍,学生可以直出直入,学生们特爱去他那里,潮州俗语叫:“人款佮街市”,“一处有情处处情”,在汕大如此,来韩师也如此。
每年的毕业典礼,学生们最开心的是跟林校长合影,他来者不拒,半天里给几百个学生拨穗合照,夫人都担心他的嘴给笑彊了。[憨笑][偷笑]他却对学生的要求是有求必应,林教授说他被学生的热情、可爱所感染,自己虽然累,还是很高兴,一直笑着,他的笑带给学生的不只是表情,更是内心的温暖。
林伦伦教授和林朝虹教授合著了一本《全本潮汕方言歌谣评注》为的是方言的保护从儿童抓起。从退休以后,自2017年重阳节以来,开设公众号“林伦伦方言茶室”致力于方言及乡土文化的保护。茶室“茶客”来自四面八方,还有很多是他原来的学生,课堂生动有趣,常引发一阵阵的热烈讨论和笑声。他总爱说:方言是我们家乡的密码。
到2023年他又写出了《乡愁入梦》和《乡音萦耳》,并到潮汕地区各个地方去开新书发布会。他从《中山大学》毕业以后一直从事这方言的保护工作,几十年了仍痴心不改,即便退休了还“耕耘”不辍,令人尊重。
我在2018完成了一套《潮州熟语集释》的书,由《潮州佃介眉研究会》佃锐东会长请林伦伦教授为我的书写序,林教授没有因为我是门外汉,他放下身段为我写序,让我非常感动!他去年来潮州参观《陈伟南文化馆》,又特地过来《潮州佃介眉研究会》交流文化,不失时机的为我的书推界。他总是对热心潮州文化的人,不区一格地给与支持。我念念在心。
人生最大的修养是包容:是察人之难,补人之短,扬人之长,谅人之过,而不会嫉人之才,鄙人之能,讽人之缺,责人之误。包容是善于承认他人的优点,是一种善待生活,善待社会的境界。在包容的背后,蕴含的是爱心和仁慈,这需要有博大的胸怀。林伦伦教授便是这样的人

编者按语: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一直在弘扬传播民族优秀文明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软实力,为实现民族文化自信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