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的“庆”字用于何时取何意,庆城还有哪二个名字你知道吗
甘肃省:张志良
据《太平寰宇记》卷之三十三关西道706一711页记载:夏衰,后稷子不窋奔戎翟(狄)之间,今州理东南三里有不窋故城。
对于这个问题《括地志》(《史记.周本纪》正义说:“不窋故城在庆州弘化县南三里,即不窋在戎狄所居之地也。”庆州在邰以北四百多里的地方,而夏时的农耕与(戎狄)游牧应该说在今关山为界,这个“奔戎狄之间”是否正好在关山一带。今天,已经引起了考古界和学术界的讨论,杨宽《西周》第二章周的起源和兴起中说:“邰以北(略偏西),唐代弘化县在今甘肃的庆城县,恐怕不窋不会迁得那么远,该是后人因‘不窋有自窜戎狄’之说而附会上去的。”
不窋故城春秋时为义渠戎之地。秦灭后,得其地属北地郡。后汉晋,戎虏所侵,没有郡县。后魏及周,以为镇防,故后魏书云:大统十一年(545)置为朔州。后周废。隋文帝初改置合州镇,开皇十年(590)废镇,十六年割宁州归德县置庆州(这才开始有庆州)。庆州的“庆"字取意:以庆美取其嘉名。这可能是目前资料显示,关于庆阳的“庆”字使用最早年代。炀帝初改为弘化郡。唐武德元年(618)李渊于长安废隋恭帝杨侑自立,国号唐,建都长安。改为庆州,领合水、乐蟠、三泉(今桐川)、马岭、弘化五县。六年置总管府。七年改总管为都督府。到开元五年罢都督府,以庆州隶原州都督府,也就是说归原州管辖。二十六年升为中都督府。天宝元年改为安化郡。至德元年改为顺化郡。乾元元年(758)又改为庆州。今郡城亦名尉李城
(周地图记云:郁郅城,今名尉李城。),亦曰不窋城
张志良,男,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人,庆阳陇东学院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庆阳市范仲淹研究会及庆城县范仲淹研究办公室成员。中国散文诗研究会作者联谊会会员,喜欢文学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