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春晚机器人表演看铁路发展
尚新联(西安机务段)
智能奇蕊绽芳华,机巧旋身乐众家。
科技赋能添韵致,轻盈律动看流霞。
2025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机器人舞蹈表演惊艳了全国观众。这些机器人不仅动作协调、节奏感十足,更展现出了惊人的智能与灵活性。这场表演不仅是对科技进步的一次展示,更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在未来,铁路系统传统的行业的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创新,新设备不断跃出,人、机、设备日新月异加速转型升级,岗位竞争将更加预演激烈,而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将在这场竞争中扮演改革创新的重要角色。春晚机器人的舞蹈表演,就是将科技进步的缩影引用到春晚上,在一场别开生面表演中以成功展现给了亿万观众,让观众受到了惊艳。
近年来,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非常大的成果。这些机器人通过深度学习、机器视觉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对舞蹈动作的精准模仿与自由发挥。它们的表演不仅展示了技术的成熟与应用的广泛,更激发了人们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无限遐想。
在这场机器人春晚表演中,机器人貌似被赋予了生命,它们与人类舞者共同演绎了一段美轮美奂的精彩的东北二人转。这一幕,不仅让观众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更让人们意识到,机器人已经在很多领域开始取代人类,成为新的生产力。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这一伟大的号召,给铁路系统的智能化转型也将在各行业不断加速,智能机器人的“上岗”,摇身一变成动车“超级管家”,编组站无人驾驶机车试运行让安全又有了一层安全系数、智能售票系统解放了传统售票、人工智能AL人脸识别进站解放了传统的进站等正都在逐步普及应用,并逐步渗透到了铁路生产的各个环节中。
比如:西安机务段全球首创的5G+AL铁路智慧系统的应用,工务部们无人机对山体巡视,供电部门无人机对接触网状态观察,设备库房机器人管理……等,都实现了数据分析、远程操作;铁路无人驾驶机车在编组站上线,安全、高效完成工作;机车运行途中状态,在生产调度室就可以实现远距离操控指挥……它们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更在保障安全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铁路行业的智能化转型将更加进一步深入。
调度岗位: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结合,可以辅助进行更准确高效的调度决策。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预测列车的运行情况、客流量等,优化调度方案,提高运输效率。虽然不能完全取消调度岗位,但可减轻调度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压力,使其能更专注于复杂情况的处理和应急指挥。
乘务岗位:可能会出现机器人乘务员,提供一些基本的服务如引导、咨询等,分担乘务人员的部分工作。未来也可能实现免检票进站等更为便捷的服务流程,改变乘务岗位的工作内容和方式。
火车司机岗位:目前国内已出现无人驾驶的城市轨道列车,虽然在远距离货运等方面, 火车司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不可替代,但从长远来看,随着技术的发展,火车司机的工作模式可能会发生变化,部分简单、重复的操作可能会被人工智能系统接管,司机更多地承担监控和应急处理等职责。
设备维护岗位:人工智能可用于设备的监测和故障诊断。通过安装在设备上的传感器收集数据,利用机器学习等技术分析数据,及时发现设备的潜在问题和故障,并提供维护建议,使维护人员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维护工作,提高维护效率和质量,降低设备故障率。
票务岗位:人工智能可用于票务系统的优化,实现更便捷的购票、退票、改签等服务。例如,通过智能客服回答乘客的票务问题,提供个性化的购票建议等,减少人工客服的工作量。同时,也可能会改变传统的售票模式,如增加电子客票的使用比例等。
未来,机器人将在更铁路各领域取代人的繁忙,去完成繁重、危险或重复性高的工作。这将使得铁路岗位的竞争更加激烈,对从业者的技能和素质要求也将更高。
在铁路,在人员素质与技术上已由大专的学历起步,本科学历是基础,甚至还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未来,铁路行来对学历和技能都有着更高的要求。
岗位竞争的加剧与应对面对未来铁路安全要求和岗位竞争的加剧,我们就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素质。一方面,我们需要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以适应人工智能化生产的需求;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以应对更加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铁路也需要采取措施,推动铁路行业的转型升级和人才培养。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校企强强联手共同培养具备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机器人与人类共同创造美好未来,尽管机器人将在未来铁路行业中扮演重要角色,但人类的作用依然不可替代。机器人可以完成很多繁重、危险的工作,但在创新、决策和人文关怀等方面,人类仍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在未来的铁路行业中,机器人与人类将共同携手创造美好未来。铁路与机器人将相互协作、相互补充,共同推动铁路这一行业的智能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迎接挑战,共创未来,春晚机器人舞蹈的表演,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更让我们看到了未来铁路生产上和岗位上竞争的激烈程度。面对这一挑战,我们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性,积极应对和适应变化。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素质,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我们一定能够改革创新中迎接未来的挑战,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铁路行业美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