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七律·步韵奉和明·高
启梅诗九首之四
饱经霜雪未留痕,
濯洗犹呈软玉温。
和靖吟诗松径鹤,
元章洗砚竹斋村。
清凉笔墨寒汀韵,①
老辣精神冷月魂。②
我欲梅前献佳句,
愧无骨气哂旁门。
①和靖即宋代诗人林逋,隐逸湖山,有梅妻鹤子之雅典。
元章即元代画家王冕,号竹斋,有洗砚墨痕树之典。)
②江寒汀、陶冷月均为近代画梅大家。)
附:高启梅诗九之四:
淡淡霜华湿粉痕,
谁施绡帐护香温。
诗随十里寻春路,
愁在三更挂月村。
飞去只忧云作伴,
销来肯信玉为魂。
一尊欲访罗浮客,
落叶空山正掩门。
❊ ❊ ❊ ❊ ❊ ❊
诗翁风雅颂梅花精气神
———赏读王建群步高启梅花诗.
~李稼夫~
王建群先生这首《步韵奉和明高启梅诗九首之四》堪称当代古典诗词创作之典范,其诗骨格清奇、意境高远,将咏物言志与人文情怀熔铸一体,尽显大家风范。
首联"饱经霜雪未留痕,濯洗犹呈软玉温"如工笔白描,以"霜雪"衬梅之坚韧,"软玉温"三字尤妙,既传梅色之温润,更寓君子之德,物我交融间气象自生。颔联运典如盐入水,"松径鹤"与"竹斋村"意象并举,林逋之隐逸超然与王冕之清雅脱俗跃然纸上,更借古贤风骨铸就梅花魂魄,笔力千钧。
颈联"清凉笔墨寒汀韵,老辣精神冷月魂"堪称诗眼,以江寒汀、陶冷月两大画梅圣手之艺术精髓喻梅,工对中见奇绝。"清凉"与"老辣"形成张力,"寒汀韵"与"冷月魂"互文生辉,既摹梅之形神,又显诗人之艺术追求,意象层叠如丹青长卷。尾联谦辞自况,以"愧无骨气"反衬梅之高格,"哂旁门"之语更显傲骨铮铮,收束处余韵悠长。
全诗章法谨严而不失灵动,典故信手拈来而浑然天成,既得宋元咏梅之遗韵,又具现代文人之思辨。诗人以梅为镜,照见历代文心,更在步韵唱和中完成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当代诠释,实为咏梅佳构,堪称七律典范,再三品读,感慨万千矣。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