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梦回额尔古纳
文/徐亮
昨夜又梦回额尔古纳。
如果没有那一次工会组织的额尔古纳之行,我对城市的印象还停留在拥挤、过高的PM2.5值、好大喜功的建设、与人交往时的防备这些名词上,一趟额尔古纳之旅,却让我发现了地处北方边陲不一样的中国小城。
额尔古纳市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位于大兴安岭西北麓,蒙古高原呼伦贝尔草原东北端,额尔古纳河右岸,西部和北部隔额尔古纳河与俄罗斯相望。它是内蒙古自治区纬度最高的市,也是中国最北的边境城市之一。全市面积2.8万平方公里,人口仅为8万。
都说北方地域辽阔,到了呼伦贝尔草原,才真正明白什么叫天高地阔。空气是格外的清新,天就像刚洗过一样湛蓝,蓝天下的朵朵白云千姿百态:有像雪花的,有像鱼鳞的,有像可爱的动物造型的,最多见的是那大块大块的状似棉花糖的云团,垂悬在半空中,有的尾巴拖得很长,仿佛伸手可及。
额尔古纳的美景令人陶醉。很少有这样一个地方,能将苍茫的草原景色和柔美的湿地景色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小城坐落在草原深处,从呼伦贝尔市所在地海拉尔到额尔古纳100多公里的车程,一路行来一路景。车窗外,满眼皆绿,无边无际。草原就像一条巨大的绿色丝绒毯,绿得那么直接,绿得那么纯粹,绿得那么坦荡,让人心旷神怡、如痴如醉;草原的主角——牛群、羊群、马群,点缀在绿毯上,美得像夏加尔的油画。热情好客的牧民心灵和草原一样美,是草原上的另一道风景。而位于额尔古纳城西北面的额尔古纳湿地,是我国最大的湿地之一,同时是全国保持原状态最完好、物种最为丰富的湿地,被誉为“亚洲第一湿地”“中国最美湿地”。湿地几乎涵盖了额尔古纳所有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站在城西3公里处的西山山巅,宛如仙境的湿地美景跃入眼帘:白桦、杨柳,矮树、灌丛,草甸、鲜花,曲水、河漫滩……如此多的自然景观竟错落有致地排列在一起,色彩、视觉层次极为丰富。第一次欣赏湿地美景的游历者,无不心潮澎湃,激动万分。
额尔古纳城不大,街道宽阔整齐,路上车辆稀少。楼房普遍不高,低密度的建筑给人感觉相当舒适,绝然没有大城市水泥森林所制造出来的那种压抑感。在街道两旁的人行道上漫步,耳边没有嘈杂的汽笛声和喧嚣烦扰着你,一切都是那样的恬静怡然。
小城虽小,但生活设施并不缺,超市、酒店、银行、邮局以及时髦的KTV、网吧等一应俱全,甚至还有节目丰富的电台、电视台。依托于湿地和草原两大旅游王牌,额尔古纳的旅游业近年来发展很快,加上向来发达的农林畜牧业,这座城市的经济发展势头不错。虽然人均GDP较高,但在小城街头看不到国内外一些城市在经济发展之后的那种张扬和排场,而是处处透露出一种令人舒心的淡雅的风味。
在额尔古纳第一天的晚餐安排在城南端的一家饭馆。饭馆位于一条宽阔笔直的大道的尽头,再往南就是空旷的郊外。晚餐很丰盛,特别是用当地出产的小麦做的面包,口感之好至今还回味无穷。老板很热情,一个劲地问我们“吃饱了没有”,让我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晚饭过后,大家步行回酒店,顺便看一下景色。沿途有一排别墅式的木头房子,听导游说,这是当地居民的民居(后来才知道这种房子叫“木刻楞”,是典型的俄罗斯族民居建筑)。在一栋红色的房子前面,我们惊奇地看到一个很小的白种小男孩独自在屋前玩耍,于是上前好奇地问:“小朋友,你是什么地方的?怎么一个人在这里玩?”
小男孩朝我们笑了笑,明亮的蓝色大眼睛清澈,可人。
过了一会儿,从屋里走出来一个穿着警察制服的高个男子,也是黄头发、高鼻梁的白种人。我们问他:
“你是什么民族的?你怎么会是中国警察呢?”
“我是俄罗斯族的。在额尔古纳市,有一个室韦俄罗斯民族乡,聚居着俄罗斯族和华俄后裔。我们俄罗斯族也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用流利的普通话回答我们。
“这么小的孩子一个人在路边玩耍,你们不担心吗?”
“不担心,我们这里都是这样。在室韦俄罗斯民族乡,我们晚上睡觉也不锁门……”
短短的几句对话让我们这群南方来的游客不禁感慨万分。在钢筋水泥的现代都市里,楼房越建越高,手机、电脑、网络等现代化的产品越来越多,在物质变得丰富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远。敞开心扉的交流少了,提防、猜疑变多了,以致很多人发出了“人性冷漠”“人心不古”的感叹。在这个远离大城市的中国北方边陲,在这个多民族聚居的草原深处,人口只有几万人的边民却让现代都市久违了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成为现实。朴实敦厚的边民,让我们惊喜地看到了现代人身上最原始、最宝贵的光辉!
温带地区的秋天来的特别早,时间还是8月下旬,全国其他地方正是太阳火辣的盛夏季节,在这座边陲小城,夜风已透出丝丝秋意。额尔古纳之夜,秋风拂面,秋意渐浓,但你感觉不到丝毫萧索,那是一种心灵被荡涤过的平静。
由于行程的安排,我们没有去室韦领略俄罗斯风情。后来,旅行社安排我们到边境口岸满洲里参观。从额尔古纳到满洲里的途中,有很长一段路都是沿着额尔古纳河行进的,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额尔古纳自然风光之大美。
额尔古纳河是中俄界河,也就是我国版图上雄鸡巨冠左侧的那一部分。两岸风景极为优美:河的两侧长满了我们认识或不认识的美极了的植被,一望无际的草甸子托着蜿蜒曲折的河流缓缓前行;远处,夏日的俄罗斯旷野呈现出永远的墨绿色,异国风情的村庄若隐若现。额尔古纳河流域是蒙古族的发源地,河右岸的山岭森林,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故乡;这里又是中俄边界,有着全国唯一的俄罗斯民族乡,中、蒙、俄三个民族在这里和睦共处、繁衍生息。这是多么美丽神奇的一片土地啊!
额尔古纳之旅已过去多年,后来也去过其他不少地方游览,唯独额尔古纳最让我魂牵梦萦,更屡次在梦里重游这座绝美的边陲城市。由于事务繁忙,好几次想重游额尔古纳最后都没有成行。美丽的额尔古纳,我何时能有幸再睹你的芳容?
作者简介:
徐亮,男,1971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毕业于杭州大学历史系,现为中共温州市龙湾区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科员。近年来,担任主力,先后完成党史二卷等党史正本和其他具有收藏价值的党史资料编撰,多次获得嘉奖和温州市党史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笔耕不辍,党史文章和散文、时评经常在各大报刊、网站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