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元宵节
文/盛百珍(辽宁)
春节的祥和气氛还没有降温,又迎来了第一个传统的文化节日一一元宵节。
从小到大,除了过年,最喜欢过的就是元宵节了,元宵节不但可以吃上一碗美味的汤圆让我大饱口福,而且,还可以观灯,猜灯谜,赏烟花。
在我的记忆中,元宵节也是我们童年时期的企盼节日。
喧天锣鼓闹新正,
家家户户灯火明,
队队秧歌走街扭,
冰灯影里舞龙灯。
当天刚眼察黑时,我就穿上厚厚的棉衣服,戴上老狗皮帽子和妈妈亲手做的棉手闷子,同小伙伴们手提着自制的纸糊灯笼,灯笼里点燃洋腊或磕头了腊,忘记了天气的寒冷,玩的开心快乐。在厚厚积雪的小道上脚一踩发出嚓嚓的声响,犹如说给春天的俏俏话,元宵已到,春日可期。
然后,我们随同大人一起去老家房后的池塘上去滚冰,传说滚冰一年身体健康,祈祷事事顺利。随手还要砸几块冰,放到嘴里,凉凉的,脆脆的,说一年四季不牙疼。
喧闹的夜里,一轮明月高高挂上树梢,在记忆中那个年代文艺活动就是踩高跷,闹正月,十五过后秧歌队也很少见了。
记得小时候,一到元宵节,首先期盼的当然是吃汤圆,圆滚滚的汤圆代表着团团圆圆,白白的,有大有小,馅更是五花八门,有黑芝麻的、花生的,水果的,馋的直流口水。元宵节那天,亲人们都来到了我家,家里变得可热闹了,妈妈拿出一个个像小雪球样的汤圆,我把小小的汤圆一颗颗放进锅里,刚放进锅里的汤圆一下就沉了底,过了几分钟,汤圆慢慢的浮了起来,妈妈告诉我汤圆熟了。浮在水面上的汤圆颜色变了样,晶莹剔透,有点棕色,就像一颗颗大珍珠,真诱人呀!我忍不住拿起勺子,舀起颗大汤圆,闻了闻,嗨!真香。迫不及待使劲吹了一下,小心翼翼地放进嘴里,咬了口,甜甜的馅流了我一嘴,回味无穷,真棒呀!
元宵节是圆月的象征,愿你我心中的圆满永远不缺,幸福和团圆永远相伴。

【作者简介】盛百珍,男1949.11月出生,中共党员,辽宁台安县人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辽宁省诗词学会会员
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
辽宁省当代文学艺术联合会会员
鞍山诗赋协会理事
鞍山市诗词学会副秘书长
台安县诗词学会副会长兼党支部书记
辽河新韵副主编
三十年来共出版,辽水欢歌,黑土地芬芳,等三十四集诗刊,作品分别发表在省,市,县报刊杂志五千余首(篇),乡镇公务员退休。
【老丫文苑 :创始人】 陈艳丽,女,汉族,吉林松原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 ,《华夏诗词文学社:社长主编》江南诗词协会会员。作品有诗词、散文、小说《老丫》。经常发布在《华夏诗词文学社》《江南诗絮》《都市头条》《北方都市文化》《松原日报》《松花江》《温馨微语》《艺苑百花》《大江诗社》《巴马文化社》《中国爱情诗刊》《花花上酸菜》等报刊与微信公众平台。(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立即删除。183044397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