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6 黄陂大余湾①赋
文/潘安兴
明清屋舍,皖赣风标。踞木兰川之前哨,仙河襟带;扼梳子店之大门,太乙龙窑。潋滟方塘之照影,千年古树;蜿蜒溪水兮绕湾,一座小桥。老石碾,轳轳转;旧臼碓,细细敲。坐北朝南,百户人家排一字;枕冈挹水,千寻川峪腾九蛟。拥抱细余湾,瓜瓞延绵香火盛;翱翔霸楚风,诗书显贵子孙骄。
马头墙,清一色;龙角拱,凌九霄。翘角飞檐,老宅之美轮美奂;啄牙展翼,合湾之惟妙惟肖。粉墙黛瓦,古色古香之梗概;飞脊硬山,石门石壁兮扶摇。四水归堂,天井兮霞光云彩;两厢分野,主厅兮龙脉凤巢。左昭右穆,阴坎阳爻。风水兮天人合一,易经据典;寢居之物我无间,形势占鳌。斗榫穿梁之邃宇,流光溢彩;横椽立柱兮华堂,刻兽镂鵰。花鸟鱼虫兮鲜活,精工化境;山川人物之自然,哲匠神交。
洪武移民之后裔,传家耕读;康熙发迹之贤孙,延脉熏陶。子弟读书以致仕,祖宗染色;家庭及第而登科,礼乐细胞。漫说一门三太守,殊荣宗谱;曾经五代四尚书,独领风骚。登党魁,有家菊②;秉红烛,出传韬③。真诚药局,桔井悬壶以济世;元久④讲坛,儒林跨海以抚箫。能工巧匠,斐誉神州之大地;巨擘贤才,争光祖国之前茅。
噫嘻!望族名村,沉淀人文之底蕴;丰姿老宅,承传历史兮聚焦。地藏毓秀,昨夜星光之璀璨;湾出高贤,今归游子兮迢遥。辟旅游,踏芳郊。寻觅家园之感觉,江西过籍;流连桑梓之神怡,湖北弄潮。文化寻根之苦旅,乡情浓郁;宗亲延绪兮慧源,土地富饶!祖母娘家仔细瞧,依稀隔世话唠叨。
当年兄弟皆成古,此日亲缘尚未抛。
寄梦几回寻老屋,端阳数度摘新桃。
【注释】
①黄陂大余湾:属黄陂区管辖的研子岗镇,依山傍水,宁静如画。占地面积300亩,该村的古建筑群属明末清初的民俗建筑,20余条巷子纵横分隔。现存50多户石砌屋,大部分至今仍保持较完好。这些石屋雕梁画栋,是典型的明清徽派建筑风格。该村先祖曾有过“一门三太守,五代四尚书”的辉煌历史。②家菊:指余家菊(1898——1976),字景陶、又字子渊,湖北黄陂大余湾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国家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乡村教育的倡行者和理论构建者,而且是近代中国新式学校军事训练的最初提倡者,对儿童教育及儿童心理、义务教育、民族教育及国家主义教育等,均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形成了相应的理论或主张。③传韬:余传韬,(1928年6月27日- ),生物化学家,教育家。湖北黄陂大余湾人。曾先后就读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附属中学、国立北京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加州大学生物化学博士。曾在台湾地区任教育部技职教育司司长、教育部常务次长、台湾国立中央大学校长、亚太科技协会理事长等职。④元久:指余元久 男,汉族,1950年1月生,湖北黄陂大余湾人。任武汉市工商联主席、武汉市总商会会长,湖北省工商联副主席,湖北省政协常委。历任黄陂县一中教师、县研究室副主任、县教委副主任、黄陂县副县长、黄陂区副区长。1997年,由国家教委选派赴德国学习进修。2002年任市政协专职副秘书长。(图片来自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