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文字传奇人
文/王苠
刘总申报的关于文字研究的非物质遗产获批了,刘总激动地把证书递给我。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这位兄长内心满溢的骄傲与自豪。《传奇文字》是他几十年研究甲骨文的成果,如今终于得到相关部门认证,这个成果来得太不容易了。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刘总的名字便如同一颗石子,投入我生活的湖面,泛起涟漪。缘由是我岳父所居住的那栋居民楼,正是出自刘总之手。时光匆匆,转瞬45载已逝,一次对王超的采访,将我带到了刘总的公司大楼。当刘总作为嘉宾现身的那一刻,我终于与这位久闻大名的人物碰面。他身姿挺拔,足有一米八五,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整个人散发着一种气宇轩昂的气度,让人一眼望去便知绝非等闲之辈。听闻他八岁便拜于名师门下,学习工笔人物和古汉字,在哈尔滨美术学院的学习经历,为他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若不是生逢那个特殊的年代,以他的天赋与才情,必定能在艺术的浩瀚星空中成为一颗闪耀世界的美术之星。
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东风,刘总的传奇之旅正式启航。他单枪匹马从冰城哈尔滨奔赴渤海之滨的天津卫,在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上,他让河北区地纬路大楼拔地而起,这座大楼成为他辉煌创业史的一座丰碑。想当年,他几乎身无分文,却凭借着非凡的胆识与魄力开启了这一浩大工程,个中艰辛与神秘,即便历经四十五年的岁月冲刷,依旧萦绕心头,令人难以参透。
当年刘总的妻子在街道办事处兢兢业业地工作,一次机缘巧合的老友聚会,宛如一把钥匙,开启了刘总在天津大展宏图的希望之门,商机如同点点繁星,在他眼前闪烁。

他那宽广似海的胸怀、果敢坚毅的气魄,以及对梦想执着的追求,历经45年的时光沉淀,这些品质在我心中非但未曾磨灭,反而愈发熠熠生辉,让我由衷地崇敬不已。
刘总创办的久和书画俱乐部,更是一方令我大开眼界的艺术天地。每到周六,全市的书画爱好者们仿若嗅到花香的蜜蜂,纷纷朝这里赶来。长达四米的画桌前,常常是排队等候一显身手,若是来晚一步,便只能望“桌”兴叹,寻不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那日,王超老师手提二斤鸡蛋,脚步略显蹒跚,却又带着几分悠然,走进俱乐部,此情此景,恰似一道光,瞬间驱散了我心头的迷雾,让我恍然大悟。王超老师可是范曾的同窗好友,如今已是85岁的耄耋高龄,却依旧能与刘总相谈甚欢,怡然自得地享受着这里的氛围。由此可见,刘总的人格魅力宛如一块强力磁石,牢牢地吸引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令人折服。

有一天,我有事前往刘总办公室所在的楼层,刚走到楼上走廊,便听到他办公室里欢声笑语,热闹非凡。我心下有些踌躇,便移步到其他房间,静静地等待客人离去。不多时,客人与刘总一一告别,随后,两个年轻人吃力地搬着沉重的纸箱走进他的屋里。我下意识看了看手中准备送刘总的一小袋花生,顿觉寒酸,犹豫再三,没敢打招呼便悄然离开了办公楼。
后来,我和我们微刊主编为筹备年会一事,再次来到刘总这里,商量借用他公司的场地。交谈间,提及前些日子我来看到有人搬箱子那一幕,刘总不禁哈哈大笑起来,爽朗地解释道:“那是我和一个印刷厂在为书画家们谈合作,箱子里装的是人家送来的扉页样书。”听闻此言,那一刻,我窘得满脸通红,不知如何是好。我本以为,以刘总在天津书画界的赫赫声名,与他打交道的人所送之礼必定非比寻常。刘总察觉到我的窘迫,便接着娓娓道来,讲述了他在房地产行业摸爬滚打几十年的风雨历程,我不禁又惊又佩,双手下意识地搓动着,嘴巴微张,眼睛瞪得滚圆。怪不得刘总单位每到周六日,会议室和楼上的大会议厅总是人声鼎沸,歌声与笑声交织在一起,让所有的画家、书法家们都能在这里尽情地放松身心。我带着好奇的神情,看向刘总,问道:“你有什么特长吗?”刘总嘴角上扬,轻松地回应:“有啊。”我追问道:“那是什么特长?”他眨了眨眼睛,笑着说:“玩啊!”我被他的回答勾起了更大的兴趣,又接着问:“你有信仰吗?”刘总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有了。”我迫不及待地追问:“那你信仰什么?”他爽朗地大笑一声,说道:“吃饱了不饿!”一时间,办公室里充满了我们欢快的笑声。
在刘总的组织下,书画家们常常奔赴各地采风,印刷厂免费为他们制作画册的扉页,所有书画家的作品都能被印刷厂博物馆永久收藏,这般一举多得的美事,皆是刘总凭借个人魅力与卓越的协调能力促成的。提及此事,所有书画家的话匣子瞬间打开,滔滔不绝地分享着其中的点滴趣事。刘总这里就像艺术磁石,对书画爱好者有着无穷吸引力,谁舍得离开这充满魅力的地方呢?
今年恰逢我的本命年,刘总特意送了我一幅绘有蛇的精美画幅。我将其挂在客厅显眼处,过节了,有亲友串门,看到这幅画,无不啧啧称赞。大家听闻画是刘总所赠,心中对这位传奇人物的好奇与向往愈发浓烈,纷纷表示想见见他,这也是人之常情了。...

简介:刘泮书,1950年出生,自幼从师研习工笔人物及古汉字。六十余年的从艺经历,积累了深厚的艺术功力和修养,建立了独特的审美方式。其作品内涵丰富,表现独特,善用现代的审美观念表述中国古老汉字的艺术精髓。
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民革天津书画院理事,台北故宫书画院客座教授。
退休后致力于对古汉字的研究及密码的破译与书画的公益活动,近年来主持设计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国家公祭鼎大型系列作品的捐赠与出版工作,同时又主持策划了祭黄帝陵与天津平津战役纪念馆大型系列作品的创作与捐赠活动。历年来陆续出版了《神奇的汉字》系列作品集,其中部分作品被港、澳、台,日本,韩国等收藏,尤其是最近出版的《神奇的汉字说文部首》一书,已被国家图书馆及各省市图书馆与各大院校图书馆收藏。
2022年12月,刘泮书老师的异体篆书传统技艺被天津市河北区政府批准为河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24年1月被命名为异体篆书传统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撰稿:王苠
责编:刘泮书、许壮楣
微刊制作:五子天地文化传媒工作室王广杰
微刊推广:五子天地文艺创作社推广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