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几年,我们所面临的困难将远超想象。这不仅是一次普通的经济下行,而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性危机。对于未来,不要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真正重要的是如何活下去。在这个过程中,无论多么艰难,都不要放弃自己,因为只有坚持到最后,才有可能迎来转机。
首先,我们的外贸将加速下滑,且比过去几年更加严峻。过去,我们依赖全球市场,利用低成本制造优势获取外汇,但如今,这个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原因在于,我们正在失去全球金融体系的信任。政策的不确定性、市场的不透明性以及一系列短视决策,我们过河拆桥,我们不信守承诺,我们出尔反尔,我们垄断市场,别人不愿意根我们玩了,我们正在权力集中从而导致大量国进民退,使得资本和企业加速撤离。国际市场不愿意再与我们合作,大量订单流向其他国家。而与此同时,国内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要么选择外迁,要么被市场淘汰。大量资金和人才流失,留在国内的又是些什么人?易中天曾说:“财富和知识走了,剩下的就是愚昧。”当外贸不再是经济支柱,企业倒闭潮将随之而来,直接导致大规模失业。而没有工作的人,又该如何生存?
其次,房地产的崩盘将重塑社会财富格局,并加速经济下行。房地产过去几十年是经济的核心驱动力,带动了数百个行业,创造了无数就业机会。然而,房地产的繁荣建立在居民收入的增长和市场信心之上。当人们挣不到钱,房价自然撑不住,泡沫破裂成为必然。房地产不是孤立的行业,它的崩盘将引发连锁反应——建筑行业、家装行业、家电行业,甚至金融系统,都将遭受重创。房价下跌,财富缩水,消费信心崩溃,导致实体经济进一步萎缩,失业率继续上升,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第三,基建红利已经消失,政府无路可走。过去三十年,我们通过大规模基建拉动经济,修公路、建高铁、盖高楼。但现在,大部分核心基建已基本完成,新增投资的边际效益不断递减。更重要的是,政府财政收入正在枯竭。过去,我们靠房地产卖地赚钱,靠民营企业的税收维持运转,但当这两大经济支柱同时崩溃,政府还能靠什么来支撑财政?答案是:向老百姓开刀。于是,我们看到各种“创收”手段层出不穷——医保上涨、水电费上涨、燃油涨价、各种罚款查车、无休止的隐形税收。当一个经济体无法创造财富,只能通过压榨民众来维持生存时,这已经是衰败的前兆。
第四,通货膨胀将是最大的财富收割机,而普通人将无力抵挡。当政府无力填补财政黑洞,最简单的手段就是——印钱。然而,货币超发不会创造实际财富,它只会让普通人的资产缩水,让物价飞涨,让人们的生活成本不断上升。而马斯克早已一语道破本质:“政府的过度支出,就是通货膨胀的根源。”当财政缺口越来越大,通胀失控,最终买单的,依然是我们普通人。你以为钱还在,但它已经悄悄变得不值钱了,就像我们如今我们花100元就跟以前5元一样。我们的资产一直在缩水。
与此同时,我们还面临另一个严重的问题——资源错配和低效运作正在加剧社会的不公。村里的一个红绿灯,竟然需要十几个人来管理,各种机构和部门臃肿不堪,大量的资源被浪费在无意义的行政支出上。基础设施建设的腐败更是触目惊心,农村自己修一公里路只要十五万,而政府工程却要三五十万,而且几年就坏了。我们的豆腐渣工程随处可见,如此挥霍,最终买单的,还是我们纳税人。
面对这些现实,未来几年该如何生存?
1. 守住钱袋子,谨慎消费。别被市场的虚假繁荣迷惑,别相信所谓的“专家”预测,保住现金,不盲目投资,不轻易负债。
2. 远离投机,提升自身竞争力。不管是技术、管理、商业能力,都要具备核心生存技能,适应市场的变化,提升自身价值。
3. 保持低调,不露财,不炫耀,不参与高风险行业。当环境不确定时,最安全的做法是降低暴露风险。
4. 保持清醒,别被忽悠。市场上充满了各种割韭菜的骗局,不要幻想一夜暴富,不要相信轻松赚钱的神话,三金在手是王道(现金、黄金、美刀)。
5. 熬过至暗时刻,等待真正的机会。每一次经济周期的调整,都会淘汰一批人,也会成就一批人。真正的机会,不是现在,而是在大部分人都倒下之后。
未来的路会很难,但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下去。因为,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