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国泰先生提出的“人人都是小老师,个个都是好老师”,这绝非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教育中蕴含的深刻智慧。三标课堂,尤其是语文课堂,是知识与素养的殿堂,更是师生心灵交汇的舞台。在这里,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更是学生潜能的发现者、信心的点燃者和成长的陪伴者。
发现学生,从细节中捕捉光芒。
语文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等待着被发现。课堂讨论时,那个平时沉默寡言的孩子突然举手发言,虽然声音微弱,但他的观点却独辟蹊径;作文批改时,那个常被忽视的角落里,某个学生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动人的情感。这些细节,如同夜空中的星星,虽小却亮。教师要做的,就是用敏锐的目光捕捉这些光芒,用真心去感受他们的独特之处。发现学生,不仅是发现他们的优点,更是发现他们成长的可能。
相信学生,给予他们成长的空间。
相信学生,是教育中最温暖的力量。语文学习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过程,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表达方式。教师要相信,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探索知识的海洋并形成必要的语文核心素养。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让他们自己去分析文本、去讨论问题、去表达观点。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他们去思考、去尝试。相信学生,就是相信他们的潜力,相信他们能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赏识学生,用鼓励点燃自信的火焰。
赏识是教育中最动人的语言。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当学生在朗读中表现出色时,一句“你的声音真美,仿佛把我们带进了那个场景”;当学生在写作中有所进步时,一句“你的进步真大,老师为你骄傲”……这些简单的言语,如同阳光,温暖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的自信。赏识学生,不仅是对他们成绩的肯定,更是对他们努力的认可。
提高学生自信,让他们成为真正的小老师。
当学生被发现、被相信、被赏识时,他们的自信心会逐渐增强。语文课堂上,这种自信会转化为一种力量,让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敢于挑战新的知识。当学生在课堂上自信地分享自己的见解时,他们已经成为了小老师。这种自信不仅体现在课堂上,更会延伸到他们的生活中,让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勇敢地迈出步伐。
“人人都是小老师,个个都是好老师”,这不仅是对学生的期望,更是对教师的鞭策。语文教师要用心去发现学生、相信学生、赏识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语文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位置,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作者:李慧娟(三晋名校实达中学大先生)
宋文静副校长精彩言论
李慧娟老师的分享体现了卓越的教育素养与人文情怀。她以语文课堂为舞台,倡导“发现、相信、赏识”的教育理念,致力于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其自信心。慧娟老师善于从细节中捕捉学生的独特之处,相信学生的成长潜力,并用鼓励的话语点燃他们的自信之火。她的教学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勇敢表达的精神。慧娟老师的分享,展现了其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与关注,以及作为教育者的智慧与爱心。祝福慧娟,成长的非常快。蛇年吉祥!
责编:华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