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融媒讯:“刷单、扫码加微信送礼物、高金额返现等很有可能是诈骗手段,要远离。”2月5日,新年上班第一天,网格员陈姗姗在父城街道北街社区河阳家园内为居民宣传防诈骗小知识。
网格员,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社区“管家”。他们穿梭于社区大大小小的角落,无论是邻里间的小摩擦、环境卫生问题,还是安全隐患排查,网格员都能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理。 北街社区党支部书记梁适逢多年前就尝到了网格化管理带来的便利。据梁适逢介绍,北街社区分布5个大网格,采取党小组履职在楼栋、党员作用发挥在社区、横到边纵到底、各领域深度融合的基层组织工作运行机制,通过700平方米的河阳路党群服务中心,以“一有七中心一站”,让党员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实施分类管理,深入群众,倾听民声,积极参与社区的各项活动,解决居民的实际困难,让党建红在基层一线绽放光彩。
“物业和业主本身就是一家人,过去因为管理不合理出现过矛盾,后来经过社区干部、网格员的调节,一切都解决了,特别是过年期间,物业做了大量为小区服务的活动,现在相处很和谐。”河阳路河阳家园二期业主提起网格化管理带来的变化,连连夸赞。这也是“为民做主”转变“让民做主”又一亲密互动。像这样因为很小的一件事儿,闹矛盾发生口角琐事很多,梁适逢带领社区引进“枫桥”经验,采取“一社区一警”“一社区一法律顾问”“一社区一检察官”模式,通过常态化宣讲政策、调解、以案讲法等形式,达到了“调解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不少居民从社区事务的旁观者变为积极参与者。而如今,“让民做主”的理念如春风化雨般融入社区的每一处角落。 “我家过年买的几盆花就是在这买的,还能买到新鲜的鱼和草莓等,比较方便。”附近居住李姐讲,过去这一块空地常年空着浪费,杂草丛生影响美观,社区多次到有关部门协调,打上地坪,申请了文玩市场,每到节假日这里也是热闹非凡,文玩、花鸟、水果、儿童乐园等在网格化管理下到指定地点经营,市场的打造不仅活跃了市民的生活,也给附近居民带来了便利,深受居民喜爱。
这也是社区为民服务又一举措,这些看似微小的能量,点滴善举、每份参与,打破了以往社区治理的僵局,让曾经棘手的问题迎刃而解。
如今,北街社区治理已在这股力量的撬动下驶入高质发展的轨道,未来也将继续凭借这些小能量持续焕发生机,构建更加和谐、温馨、宜居的社区环境。(范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