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欢
信义庄
初五晨起,伺候老娘吃罢早饭,俺就想去佛慧山转转。昨夜群里众驴的雾凇片片太诱人了,如此难得的奇景,焉能错过。
下楼忽然想起,去佛慧山,来回怎么也得三个小时,如此,老娘的午饭就出问题了。这天气佛慧山有雾凇,近在咫尺的郎茂山也应该有!对,去郎茂山。
楼下恰有小黄车一辆,立即扫码骑行。路上少有车辆,骑行很是惬意。但没想,忘带手套的手,很快冻的就有些麻木了,赶紧一手扶把,一手插进口袋里暖和。这情景,让俺蓦然想起,当年刚工作那会,也是这样一个冬日,也是冷风劲吹,一个人双手大撒把,在历山路骑行的情景。青春不再,大撒把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未来,唯有笃定前行。
不到十分钟,即到郎茂山东门,路边还车,迅即沿步道前行。有几年没来了,这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路边不知何时,竟竖起了一块块的公益广告牌。其中一块,“记住1、3、5、7这几个数字”的标牌,让俺驻足良久。是啊,按照标牌上四个数字的意思锻炼,嘿嘿,任谁,身体管保刚刚的。

不知是过节的缘故,还是天气阴霾寒冷,山上几乎空寂无人;一个人在步道上悠悠前行,冷风吹拂,竟不觉寒意,反倒有几分淡淡的欢喜。路边一棵黄栌,树上缀满了一树的红叶,让人惊喜又意外。风霜雪雨中的摇曳,这是多么的浪漫啊。

几只鸟雀在空中的电线上啾啾鸣唱,清脆悦耳地声音,仿佛就像一首迎春的乐曲,在呼唤春天的到来。挥挥手,与鸟儿作别,在宁静、愉悦的心情中,继续沿步道畅行。上到山腰一处平台,只见两位老者,正悠闲地坐在亭子里聊天,轻轻的话语,放松的神态,幸福地笑容,无言诉说着时代的美好。转身回望,山下迷雾朦胧,宁静祥和。偶尔的几声爆竹,在城市的角落里轰然鸣响,整个城市沉浸在浓浓的节日气氛中。
路边那棵高大粗壮的构树,光秃秃的枝条伸向灰蒙蒙的天空,似乎在向路人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和季节的变迁。人生如树,总会慢慢地成长,总会不经意间老去,顺其自然应是最好的归宿。
转过这处弯道,还有一段不长的斜坡,就要到达山顶了,怎么不见一丝雾凇的影子?这湿润的空气,这近200米的海拔,怎么可能没有雾凇!加油,也许山顶会给你满满的惊喜。
疾步前行,一鼓作气来到垭口位置,仍然不见雾凇的影子。赶紧去“郎东堡垒”瞅瞅,那里是郎茂山海拔最高的位置了,如果那里也没有,这看雾凇的事,八成真要歇菜了。
连蹦带跳爬上海拔227米的山顶,绕场一周,不光雾凇没有,连个人影也没有。瞅一眼干净整洁的广场,默默瞻仰一番济南战役纪念广场的英雄雕塑,遗憾地踏上了下山的路程。
难道就这样打道回府?想到此,几年前每早来此晨练的情景,瞬间浮上心头。既来之则安之,没有雾凇,何不来一番故地重游。
循着记忆中的线路,从“郎东堡垒”北侧台阶下行,悠悠地向北面健身广场奔去。1000多米狭长的道路上,两旁矗立着高高的松柏和一棵棵的黄栌,浓雾打湿的树枝上挂满了晶莹的水珠,一闪一闪煞是好看;摸一把外衣,湿漉漉的,好像淋了小雨一般。嗨,这样的天气,这里竟然没有雾凇!路过单杠、双杠的位置,禁不住停下来,就想上去耍几下。两手抓着杠子,连试几下,终没敢上杠。前几年每次至此,虽说不敢做什么前滚翻、后滚翻的,但至少每次上杠。看来,老去总在不经意间悄悄到来。
来到健身广场,只见一溜的健身器材,仍是空无一人;抚摸着各样的器材,恍惚间一下回到了过往,看到了一个个晨练中熟悉的身影,听见了滴滴答答的军号声,一丝莫名的惆怅悄然飘上心头。人生匆匆,余生很贵,珍惜当下,珍惜余生的每一天吧。
离开健身广场,快步向乐民广场走去,上坡的时候,终见一位路人;看其四下撒么的样子,我想,肯定也是寻找雾凇未果的同道中人。看来,这傻人不仅仅是我一个啊。擦肩时,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乐民广场是郎茂山景色最美的地方,亭台楼阁,绿树环绕,每天清晨总有周边众多的居民在此晨练,每每至此,总忘不了那“厉害了我的国”的歌声与舞蹈。此时此刻,这里却是那么的宁静安详,除了偶尔的几声鸟鸣,什么也没有,一切仿佛凝固了一般。站在观景台向北眺望,薄雾中的城市轮廓线,竟一望无际。静静环视,不知不觉中,生活的城市竟一点点变大、变高、变强,变得熟悉而又陌生,想想,盛世中的你我是多么幸运、幸福。

沿着山脊平坦的小路东行,很快即达最东面的观景平台,这里是郎茂山看日出和欣赏济南夜景的最佳之处了。记不清多少个晨曦,在此等待日出东方的刹那;记不清多少个傍晚,在此欣赏万家灯火的点燃。修饰一新的亭子更加靓丽,俯卧撑的条石更加整洁,仰卧起坐的条凳上缠上了结实的条带,沙包、杠铃默默横卧在平台一角。睹物生情,禁不住想说:“毛驴他爹、一枝花姚姐、瘦猴老张……,你们还好吗?春节快乐!万事顺遂!

时间近午,该回家给老娘做饭了,顺着台阶快速下行,迅达东门出口。此时忽见一老人正提着一个袋子,乐哈哈的从对面走来,身边竟有三只漂亮的肥猫昂首同行。这是什么阵仗啊?疑惑之际,忽听老人对着三只猫讲:“狸花”去左边,“大黑”到右边,“小花”前面等我。说来真是惊奇,这三只猫竟真的按照老人的指令,乖乖地走向指定的位置。老人随后从袋子掏出猫食,放到地上,笑哈哈的说到:“狸花”吃肉肉了,都是你喜欢吃的好东西。此情此景,我忍不住相问,“老人家,多大了,这猫怎么那么听你话?”老人满面笑容地说到:七十四了,这些猫,我天天来喂。哈哈,人与动物相处,人的爱心是最最重要的啊。
迎着寒风步行回家,想想近两个小时的寻觅,虽未看到美丽的雾凇,但一路的收获还是让人满心欢喜。
伺候老娘吃罢午饭,稍事休息。上午没看到雾凇,心有不甘,下午去还是不去佛慧山,不禁有些纠结。看天气,明天晴天,一晴天,这雾凇肯定玩玩。“悠优”在群里也说,看雾凇要趁早。上午郎茂山没有雾凇,下午佛慧山就一定有吗?雾凇形成的条件主要是“温度、湿度、风力”,这郎茂山与佛慧山除了高度有差距外,其它条件应该基本一致啊!管他呢,碰碰运气吧,如果不去错过,哈哈,至少要后悔一年的。
打“滴滴”快车,很快到达舜耕街道办事处门口,登山路上一盏盏的红灯笼高高挂起,三三两两的行人满面春风,处处溢满了浓浓的节日气氛。此时,天空突然放晴,环山步道上阳光灿烂。麻烦,如此阳光,这看雾凇不是白日做梦。想到此,赶紧寻登山小路,急急地向山顶狂奔。

窄窄的小路,光滑的石阶,近乎垂直的拔高。海拔200米、250米,仍然没有一丝雾凇的影子,难道真的就这样错过了。撑着登山杖,拽着身旁的树干,一刻不停地向上攀登。不管有没有雾凇,先到山顶再说。2.26分,经过16分钟拼命地攀登,终在气喘吁吁中,一步跨进了“英雄关”步道,看运动软件显示,海拔307.1米。
想不到这里的海拔与郎茂山竟有百米之差,就是这百米之差,让这里的草木山川犹如被施了魔法一般,变成了一处晶莹的童话世界,变成了一处人间仙境。

路旁柏树的枝叶上,就像敷上了一层或厚或薄晶莹的琉璃,又像是上帝用毛笔,蘸着白色的油墨,在其上潇洒地描绘了一番。这上帝俨然就是一位书画大师,把那“浓淡干湿焦”运用的出神入化。风作笔,水作墨,蘸一滴黑虎泉的水,轻轻晕染,那树叶上薄薄的雾凇晶莹剔透,如梦如幻;舀一池趵突泉的水,在迎风的枝叶上反复勾点、皴染,那枝叶竟如白玉般温润,琥珀般惊艳;携一湖明湖的水,洋洋洒洒,泼向草木山川,整个佛慧山宛如梦幻般的画卷。



沿着步道前行,不时被路边的美景惊讶地目瞪口呆,不时身不由己地驻足不前。在一处雾凇长廊里,流连忘返,徘徊不前,痴呆的样子,让一位陌生的游人,忍不住说:前面的景色更美!“俯察廊”前,仰视头顶晶莹中透着青绿的松柏,俯瞰松柏掩映中的开元寺残垣,心旷神怡。

小路两侧悬崖上的连翘枝条全成了或粗或细的银丝,根根耸立,有的竟形如刀片,肆意张扬,轻轻一碰,簌簌作响,寒气逼人。不过这别样的白,倒比那春日漫山的黄花,更显妩媚,且多了几分幽幽禅意。


来到“一线天”位置,抬眼观望,山顶黄栌竟如梨花盛开一般,恰应了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句。只是这“梨花”比那雪后的“梨花”,更多了一份坚强,几许晶莹。
继续前行,雾凇渐浓,树枝上的冰羽层层叠叠,压得枝桠弯成了白虹。山风过处,整片林子都在簌簌摇落星屑。忽有鸟雀振翅,惊碎梢头琼英。一片冰晶恰恰落进颈窝,凉意直沁心脾。这刹那的凛冽,让我骤然想起刚工作那会,在曲水亭街看冰挂,檐角垂下的冰锥足有尺长。而今满山冰挂更胜往昔,却不知是泉水愈丰,还是人间渐暖?

望佛亭前,凭栏眺望,崖畔玉树琼花,一派清凉;品"齐烟九点,千佛一山,泉城自在画中看;舜地千秋,河风万里,梦想更于心底飞",心底一片澄明。

踏着一地的冰屑,在欢喜中悠悠前行,不知不觉来到了“环翠亭”的位置,“驻足高崖,千里风光开眼界;寄情胜地,一山诗意润心田”。好一副妙联。此时,这里阳光灿灿,周围柏树几无一丝雾凇。都说“十里不同天”,看这里,简直就是“十米不同天”啊!

立在亭前眺望,昔日“佛头青”般的佛慧山,今日却是尽白,恰似古佛垂眉观雪。难得的奇景,实在令人慨叹。

从“环翠亭”,沿“千米画廊”下行,游人渐多,不时听到对眼前奇景的赞叹。有对年轻的情侣,女孩不停地表扬着男孩,“真棒!没你坚持,那能看到如此的美景!”一家三口,爸爸说,“今天这地真的来对了,想不到会遇到这样的奇观”。“群贤毕至”厅前,一家人其乐融融,合影留念,爸爸、妈妈已经走出好远了,那儿子还双手挂在步道的护栏上,望着眼前的美景,迟迟不肯离去。

走出“千米画廊”,上到山崖顶端,忍不住眺望对面山崖,努力搜寻着昨日群里“洋洋”发布的景观。那一树洁白的繁花太美了,像极了春天盛开的杏花。但望来望去,连树的影子都没有看见。继续下行,来到“观景台”位置,静心搜索,终于找到了那棵树,只是阳光下,那一树的杏花早已凋零。美丽,有时几乎就是瞬间,能不能抓住,就看你的机遇和福分了。


天气逐渐放晴,树上的雾凇一点点在融化,从垭口去“大佛头”的山路,台阶湿滑,行走战战兢兢。佛心使然,再难也得去“大佛头”看看。
本以为雾凇不会再现,想不到上到与大佛平行的位置,就连崖边阳光直射的柏树上,那雾凇依然十分可观,且别有一番味道。更令人惊奇的是,右侧山林里,犹如水晶宫一般,不仅小草、灌木、枝叶,连那粗粗的树干上,竟也裹满了厚厚的晶莹剔透的琉璃,令人瞠目结舌,难以置信。我不知道为什么,这里的雾凇如此这般?我只能说,也许是离佛太近的缘故吧。


驻足大佛头前,但见山岩裹素,石佛含笑。整座山仿佛都成了水晶雕琢的坛城,连游人呼出的白气都化作了缭绕祥云。十万冰枝诵楞严;满目琉璃皆般若。大佛正静静地看着人间。
从大佛头东侧台阶下山,来到一处垭口,左行即是从“开元寺”下山的小路,右行则是平坦的佛慧山环行步道,看时间尚早,对面蚰蜒山方向也有雾凇,忍不住沿步道前行。
进入步道,瞅着山崖上的雾凇,静静转过一个弯道,很快来到了佛慧山后山。此时阳光灿烂,步道幽静,一个人大步流星,惬意前行。观山、听风、晒太阳,悠游7.36公里,5点准时下山,走进了137路公交的车厢,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人间至味是清欢,平平淡淡才是真!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