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天台之二: 五百罗汉道场
作者:常照
乙巳正月初八,开工大吉。在这样的日子里前往天台山礼佛,内外都有一种别样的氛围。
此行的目的地是参访古方广寺。古方广寺坐落在现天台石梁景区内,又称下方广寺,始建于宋代(1101年),南宋全盛时期增建了上、中方广寺。古方广寺寺额由明代董其昌所书,现存主体建筑多为清代建造,寺内最珍贵的是镀金五百罗汉像。
方广寺的前身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代,西域出身的昙猷法师云游至天台山,据《高僧传》记载:,圣僧昙猷在天台山(大约公元363至385年间)的石梁飞瀑(现为天台山著名景点之一)修行时得遇由天竺而来的五百罗汉点化——景区内有巨石一座被称为“迎宾石”,传说五百罗汉曾坐在石头上亲会昙猷大师——昙猷大师遂结庐于此,取当地的地名“石桥”二字,名之为石桥庵(史上又称石桥寺)。又过了大约两百年后的公元575年(陈宣帝太建七年),智者大师初次来到天台山修止观时,度石梁,夜宿定光禅师的草庵(即东晋昙猷大师所遗石桥庵),开天台宗十二道场之始。据《天台山全志》记载:下方广寺正式建寺始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后毁于火;又于1198年(南宋光宗绍熙四年)复建,彼时,岳飞的嫡孙岳珂正在其父辈努力的基础上,再接再厉为岳飞的彻底平反昭雪而奋斗着。
那么,为什么天台古方广寺会有豪华的五百罗汉像呢?
“罗汉”本意为阿罗汉,是梵文Arhat的音译,泛指修得“阿罗汉果”果位的人。梵门中所言之五百罗汉,是指常随释迦佛祖听法传道的五百弟子,以及佛教史上第一次结集三藏的五百证果圣僧。《舍利弗问经》中亦记载:弗沙秘多罗王毁灭佛法后,有五百大阿罗汉重兴圣教。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东晋法显大师在《佛国记》中载:“佛言,震旦国方广圣寺,五百大阿罗汉居焉。”更清楚地点明了天台山方广寺即是五百罗汉栖真隐圣之地。《西域志》载:“天台山石梁桥古方广寺,五百罗汉之所住持,其灵异事迹往往称著。”《高憎传》中记载:“天台石桥山悬崖之上,有殊胜精舍,是得道者所居,有石桥跨涧而横石断人。猷(昙猷)洁斋累日,度桥见精舍五百圣僧,因共烧香中食。神僧谓猷曰:却后十年自当来此,于是而返”。此后,凡佛教僧众皆知天台山石桥寺(古方广寺)为五百应真显化之圣地,前来朝圣隐修者络绎不绝。于是古方广寺就成了中国佛教史上的第一个五百罗汉道场。
《天台山志》中《五百应真居方广寺感应异记》云:“永嘉长史全亿,画半千罗汉形像,供奉方广寺。”至五代时,罗汉信仰尤为盛行,吴越王钱氏造五百铜罗汉供奉于天台山方广寺。公元954年,道潜禅师(与苏东坡交往密切的北宋著名诗僧)受吴越钱忠懿王的诏令,仿照天台罗汉道场,于杭州净慈禅寺创建了五百罗汉堂。
在民间广为传颂的济公活佛(南宋高僧道济法师,浙江天台县人),被誉为天台山五百罗汉中第十七尊降龙罗汉之化身。因道济法师出生时正好碰上国清寺罗汉堂里的第十七尊罗汉(即降龙罗汉)突然倾倒,于是人们便认定济公是罗汉投胎。释迦摩尼佛临涅槃时,嘱累五百大阿罗汉弟子住世护法,以游戏神通,作人天眼目;受众生供养,为万世福田。出于佛门两序信众对世间圣者阿罗汉的深厚崇敬,自宋以后,全中国各地的寺院均纷纷建立罗汉堂,塑造五百罗汉像并供奉。从此,五百罗汉信仰与观音、地藏、文殊、普贤四大菩萨信仰一起,成为千百年来中土佛教最受信众喜闻乐见、最深入人心的文化传统之一。
作家简介
常照
本名沈林沼。作家、美评家、油画家;美国爱缪斯基金会副会长、美国中文作家协会会员、阿联酋艺术家协会会员、中东华人收藏家协会创始人;曾任迪拜政府经济发展部《中小企业家》杂志“聚焦中国”专栏作家;曾执教于北京大学EMBA课程并兼任多家中外企业的经营战略顾问;2018年中加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获“杰出艺术家”称号;2022年第五届美国传承杯国际艺术节获金像奖;著有《陈糠录》、《常照诗词选》等古体诗专集,另有短篇小说及美学评论多篇发表于中外刊物。
参赛详情请点击以下征稿启事
墨韵新年•中华黄河杯文学盛宴大赛征稿启事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