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年味
作者:安红丽
朗诵:海纳百川 影儿 叶子
在城市的高楼大厦间,新年的鞭炮声乍响,这熟悉的噼里啪啦,瞬间穿越了层层岁月,将我拉回到.小时候那充满烟火气的春节时光。作为一名70后,那些关于过年的记忆,犹如窖藏多年的美酒,散发着醇厚而迷人的芬芳。
小时候,我家住在市中心的一片平房区,几家合用一个厨房。狭小的空间里,邻里间的烟火气却格外浓郁。每到过年,这份烟火气就愈发浓烈,仿佛要将整个寒冬都暖化。
大年三十的下午,是我一年中最期待的时刻。母亲总会提前.把新衣服整整齐齐地摆在床头,那带着阳光味道的新衣,每一道褶皱、每一颗纽扣,都满含着新年的期待。我和兄弟姐妹迫不及待地穿上,在镜子前转来转去,满心欢喜。父亲.在一旁微笑着,帮我们.整理衣领,嘴里念叨着:“打扮得这么漂亮去奶奶家过年,可别调皮哦。” 奶奶家离我家不远,步行十来分钟就到。一路上,街边的房屋都贴上了红彤彤的春联,墨香与喜庆交织在空气中。偶尔有调皮的孩子在路边放着小鞭炮,“噼里啪啦”的声响吓得我们赶紧躲到大人身后,却又忍不住探出脑袋,好奇地张望着。那时候,过年的氛围就像冬日里的暖阳,暖到了心底。
一到奶奶家,原本宽敞的大平房瞬间热闹起来。大伯一家,二伯一家,再加上我们,欢声笑语瞬间填满了每一个角落。还没进门,就能闻到从厨房里飘出的阵阵香味儿,那是奶奶和婶婶们忙碌一上午的成果。
走进屋内,长辈们的欢声笑语立刻将我们包围。爷爷坐在炕头,手里拿着他的小铜壶烫酒,笑眯眯地看着我们,脸上的皱纹都透着慈祥。奶奶则在厨房里忙得不可开交,听到我们的声音,连忙探出头来,招呼我们赶紧坐下,吃些糖果点心。
奶奶家的厨房很大,里面是那种老式的土灶。每到过年土灶就成了家里的“主角”。大锅里煮着香喷喷的红烧肉,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香气弥漫在整个屋子里。婶婶们在一旁帮忙切菜、包饺子,母亲则在一旁打下手,大家有说有笑,一年的疲惫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年夜饭是过年的重头戏,也是一家人最温馨的时刻。当所有的菜都端上桌,满满一桌的美食让人垂涎欲滴。有油亮红亮的红烧鲤鱼,寓意着年年有余;有软糯香甜的粉蒸肉,入口即化;还有奶奶亲手做的豆腐丸子,外酥里嫩,咬上一口,满满的都是家的味道。爷爷会先端起酒杯,说上几句祝福的话,然后大家一起举杯,欢声笑语中,新的一年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吃饭时,大人们总会互相询问.孩子们的学习情况。每当这时,爸爸妈妈总会一脸骄傲地说:“我们家孩子 学习好着呢!”我在一旁听着,心里既开心又有些不好意思。其实,我的身体一直不太好,家人总是对我格外照顾,生活上对我关怀备至,尽量不让我受一点委屈。也许是为了不辜负这份关爱,在学习这一块,我总是格外努力,也总能取得不错的成绩,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家人的照顾。
爷爷对我更是偏爱有加。他虽然话不多,但每次我去奶奶家,他总会把我拉到身边,用他那粗糙的大手摸摸我的头,眼神里满是疼爱。有一次,爷爷偷偷塞给我一个红包,小声说:“好好学习,以后肯定有出息。”那红包里的钱,对当时的我来说是一笔“巨款”,但更让我感动的是爷爷对我的期望。 吃完年夜饭,大人们就开始准备包饺子。这时候,我们小孩子也会围上去帮忙。虽然包出来的饺子形状各异,有的像小枕头,有的像小包子,但大人们总是会笑着鼓励我们,说我们包的饺子最有创意。在包饺子的过程中,大人们会在其中一个饺子里放上一枚硬币,谁要是吃到了,就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会有好运。我们都眼巴巴地盼着自己能吃到那个幸运饺子,所以吃饺子的时候都格外认真。
包完饺子,一家人就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春节联欢晚会。那时候,春晚是全家人过年必不可少的节目。我们一边看着精彩的节目,一边吃着瓜子、花生,时不时被节目逗得哈哈大笑。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小品、李谷一和李双江的歌声,成了我们童年记忆中最深刻的片段。零点的钟声敲响,外面的鞭炮声震耳欲聋,我们都跑到院子里,看着满天的烟花,欢呼雀跃。那绚丽多彩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照亮了我们的脸庞,也照亮了我们对未来的憧憬。 大年初一,天还没亮,我们就被父母叫起来,穿上新衣服,去给长辈们拜年。奶奶家所在的院子里,邻里间都互相串门,见面就说“新年好”,那一声声亲切的问候,传递着浓浓的乡情和温暖。每到一家,长辈们都会给我们准备一些糖果和点心,我们的口袋很快就被装得满满的。
小时候的春节,虽然没有现在的高科技玩具,没有豪华的大餐,但却充满了最纯粹的快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简单的饭菜,聊着家常,一起守岁,一起放烟花,一起迎接新年的到来。那些温馨的画面,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镶嵌在我的记忆深处,成为我心中最宝贵的财富。
如今,时光流转,城市日新月异。那些曾经的平房区早已被高楼大厦所取代,奶奶家的大院子也消失不见。过年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挤在一个屋子里,而是选择在饭店里吃年夜饭;不再自己动手包饺子,而是直接从超市里买来速冻饺子;不再围坐在一起看春晚,而是各自拿着手机,沉浸在虚拟的世界里。 有时候,我会怀念小时候的春节,怀念那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怀念奶奶家温暖的土炕,怀念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的欢声笑语。我知道,那些美好的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但那份浓浓的年味,那份对家的眷恋,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中。
或许,过年的意义并不在于形式的改变,而在于那份家人团聚的温暖,那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我们身处何方,家永远是我们心中最温暖的港湾,而春节,就是我们回家的信号。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放下忙碌,放下疲惫,回到家人身边,重拾那份久违的温暖,让新年的味道在心中延续,让亲情的纽带在岁月中更加牢固 。作者简介:
安红丽 ,笔名星辰大海,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人。现就职于呼伦贝尔东北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事化工化验工作。从小就喜欢诗词作品,曾在扎兰丰讯、今日头条、北京日报、岳杨书院和长江诗社等多家媒体发表作品《麻雀》、《松柏》、《初春》、《梅》、《春夏秋冬四部曲》散文《我的奶奶》、《我的老弟》等。主播简介:
海纳百川,不经意间爱上了朗诵;一间心灵客栈,外面喧嚣,这里可以安心落脚,专注用声音传递温暖。主播简介:
影儿:中国朗诵联盟高级会员、辽西大地文学社驻社主播。热爱朗诵,用声音作画,描摹一幅或清丽婉约或激越悲壮的立体音画。 主播简介:
叶子:热爱朗诵,在朗诵中体味着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感悟着作者的情感,让心灵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