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钱恩情
宋云亮
处暑这天夜里,老天有了凉意,觉睡的又香又甜,然尔,四十多年前二爷爷借我一元钱买车票的情景梦中再现——
俗语说:“一分钱憋死英雄好汉。”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因为我家虽是贫雇农,解放时分得地主家的房屋和土地,但因我爷爷下关东死在尚志,爷爷的兄弟是国民党军医在台湾,一句“历史不清白”使我考大学、“三不脱离干部”、“社来社去”、村民办教师等机会,即使考的再好,表现再积极也都成了泡影。但我没有任何抱怨,我从小就记住了母亲的话:是咱的咱就要,不是咱的争也白争,人只要走正道走大道会有好结果的。
有一天,我蓦地生起做生意赚钱致富的意念,并且果断行动,那时改革的春风刚刚吹拂北方大地。我把积攒的百拾块钱缝在衣服内兜里,直奔济南,那也是第一次闯省城。一切顺利,在槐荫区一家村办企业里买了些当时流行的牛皮筋腰带急匆匆往长途汽车站赶,因在路过的书店买了几本书,其中有赵朴初的诗集《片石集》,所以手头紧。尽管坐公交车毛儿八稀的,但还是背着货步行去赶车。当进了站买车票时,使我出了身冷汗,兜里的钱全掏出来还差一元钱,我掏了几遍上身和裤子的所有布袋,确切无疑,分文找不到了。我焦急,我害怕,因为那时举目无亲,若是走不了,住宾馆没钱,还怕小偷。
“孩子!你也来济南了?”一声熟悉的声音使我喜出望外。“二爷爷,我买不了车票走不了了。”二爷爷是我们村的明白人,上过私塾,识文解字,通情达理,他多年做“经纪”生意,现今叫“经纪人”,黄牛、木材等交易,他都做的既公平又能成交。
“走!一起买票上车回家。”我的泪水顿时如雨下,模糊的眼睛看见“二爷爷”那高大的背影像是给一个盲人带路一样。那时心里光知道感恩、高兴、激动。后来在人生之路上方悟道:人在难时拉一把,胜似富贵给黄金的大道理。
二爷爷买的俩人挨着的座,他帮我把东西放在座位下边,又掏出一个面包我让我吃,“快吃点吧!天不早了。”那时食品很单一,一般就是牛奶饼干,面包可称得上奢侈品了。其实我两顿只吃了一个掺假的馒头,肚子早就打仗了。我几乎哭出声来,面包和泪水融在一起走进我的心田——
汽车缓缓行驶在公路上,那时交通很不方便,现在一个小时的高速路那时需转禹城、平原,用多半天的时间。
“孩子,我也听说你几次机会都失去了。”他用手抚摸着我买的几本书说,“君子不给命争,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只要吃苦努力,一定会成功的!”
“放心吧,二爷爷,我再忙也要读书,坚持业余写作,今年我的诗歌、散文见报变铅字了,我要当作家,歌颂真善美,抨击假恶丑。”
二爷爷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人要该争取的争取,不要欲望过高,要知足常乐。”接着又之乎者也起来,“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作。”因为那年代不让读“孔老孟庄”的书,所以听起来很陌生,但我知道知足常乐的大意。
汽车在不平坦的公路上颠簸行驶着。他又打开话匣子接着对我说:“做人做事都要顺应自然,那叫无为而治。人这辈子很不容易,但要一切想得开,别给天过不去,别给地过不去,别给人过不去,更重要的是别给自己过不去。要学会把吃苦当成幸福,把不顺利当成顺利,力争达到正视人生,善待人生,逍遥一生。”他又紧接着一句,“你不爱写作吗?坚持走下去,一定会成功的。”他环顾了一下客车的旅客接着对我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你们年轻人交朋友太盲目,要记住:不应交金钱朋友、酒肉朋友,要交患难朋友,良师益友,并且要长长远远。中国有句老话,宁可不识字,不能不认人。”
听了二爷爷一席话,使我这个在十字路口徘徊的迷路人顿时茅塞顿开,心明眼亮,似乎看见了前面的光芒和方向。
后来,我几次还他那一元钱,他都拒收,他说:留着买几本书吧。那时一本书几毛钱,文学刊物也是三毛五毛一本。
十年磨一剑,又十年磨一剑。我读经典读名著,坚持笔耕不辍,退稿信像雪片一样飞来,但我从不气馁灰心,一如既往地在格子上艰难地攀爬,在生活中感悟,在时间上奋争。我牢牢记住二爷爷的那句话“坚持走下去,一定会成功的!”后来,我才懂得周华健唱的朋友一曲里的话,一句话一辈子,一杯酒一生情。
我的执着努力终来迎来满满的大丰收,自1980年发表处女作后,相继在人民日报副刊、泉城文艺、东方少年杂志、鲁北文学、时代文学、山东文学、当代散文、中国散文诗等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一百多万字,先后出版了诗集两部《悠悠爱河》、《爱的绿荫》,散文集一部《晾晒不干的记忆》,长篇小说一部《灵魂的祈祷》,并不断荣获省以上奖项。我还光荣地加入了省作家协会,当选为山东省散文学会理事。
正在我人生收获丰收的季节,传来二爷爷不幸故去的噩耗。当时真像是晴天一声霹雳,那时我正在北京学习,刚买了老款式西门子手机,不能参加二爷爷的葬礼成了我终生的遗憾。
一元钱,使我走上回家的路——
一元钱,让我走上成功的路——
一元钱,让我实现了我的梦想——
人生如梦!梦醒时分方明白,人永远不能忘恩!
宋云亮简介
宋云亮,笔名,鲁峰,汉族,中共党员。1957年12月26日出生于山东省夏津县,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理事、会员,夏津县散文创作基地主任,中国散文诗刊签约作家,《青年文学杂志》签约作家。曾任《齐鲁英才》、副主编,夏津县《棉花地》文学杂志主编。在师范上学时曾任《蚯蚓》文学社社长兼主编。
自1980年发表处女作以来,先后在《人民日报》、《大众日报》、《山东青年报》、《泉城文艺》、《时代文学》、《当代散文》、《东方散文》、《山东文学》等报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100多万字。多篇散文、散文诗、诗歌入选各类文集,并获省以上奖项。传略1994年被收入《山东作家辞典》;1998年被收入中国专家人才库。著有 诗集《悠悠爱河》、《爱的绿荫》,长篇小说《灵魂的祈祷》、散文集《晾晒不干的回忆》。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