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弟赴湖南拜望毛主席
(七绝组诗)
诗/廖尚光
(一)
首上神奇岳麓山,人潮涌动万人攀。
晚亭八面闪光彩,在此读书心静宽。
(二)
读书救国志坚强,可见奇人不怕狼。
敢在高峰求梦想,吾见深林常闪光。
(三)
下得山来人上涌,携妻带子勇攀巅。
听说榜样在山顶,勇往登峰教育孩。
(四)
接着去游橘子洲,见人密佈满东丘。
隔江瞭望救星像,感动吾心忆往悠。
(五)
橘子洲头航母行,救星正在领航程。
金身闪亮望天下,
引导人民排浪冲。
(六)
随后献花铜像前,吾心激动仰头瞻。
救星伟体金光闪,照耀神州闪亮天。
(七)
见证人民聚像前,献花叩拜泪流连。庄严敬仰瞻雄貌,歌颂救星万代传。
(八)
隔天登上韶山峰,尖刃神山刺皓穹。百首诗碑崖上刻,多为狂草舞长空。
(九)
看见毛家简陋家,坐南朝北佑中华。诞生大夏救星伟,拯救神州天下夸。
(十)
细览毛家土瓦房,土墙分隔四张床。慈祥老母诞生子,领导穷人建国强。
创作于:2025年.2.6。
以下是对这组七绝诗的具体评价:
内容方面
1. **主题鲜明,情感真挚**:整组诗紧紧围绕“拜望毛主席”这一主题展开,从岳麓山到橘子洲,再到韶山和毛家故居,每一首诗都饱含着对毛主席的无限敬仰、缅怀和歌颂之情。作者通过描绘所见所感,将内心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那份来自心底的崇敬。
2. **层次清晰,脉络分明**:诗作按照游览的顺序逐步展开,从登山到瞻仰铜像,再到参观故居,层次清晰,条理分明。每一首诗都像是行程中的一个节点,共同构成了一幅完整的拜谒画卷,使读者能够跟随作者的足迹,一同感受那段难忘的旅程。
3. **细节生动,画面感强**:作者善于捕捉细节,如“晚亭八面闪光彩”“铜像之前花献上”等描写,都生动地再现了场景,给人以强烈的画面感。同时,诗中还运用了一些形象的比喻和夸张手法,如“橘子洲头航母行”“韶峰刺苍穹”等,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
艺术手法方面
1. **韵律和谐,朗朗上口**:作为七绝组诗,这组作品在韵律上把握得相当出色。每首诗都符合七绝的格律要求,平仄相间,押韵自然,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浓郁的诗意。
2. **语言质朴,通俗易懂**:作者没有过多地使用华丽的辞藻,而是以质朴的语言进行表达。这种质朴的语言风格使得诗歌更加贴近生活,易于读者理解和接受,同时也更能凸显出诗歌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
3. **意象丰富,寓意深远**: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如“岳麓山”“橘子洲”“韶峰”等,这些意象不仅具有地理上的意义,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同时,作者还通过一些具体的物象来寄托情感,如“铜像”“诗碑”等,都寓意深远,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整体风格方面
1. **庄重肃穆,不失激昂**:整组诗在情感表达上庄重肃穆,体现了对毛主席的崇高敬意。但与此同时,诗中也不时流露出一种激昂向上的情绪,如“引导人民排浪冲”“领导穷人建强国”等诗句,都充满了力量和希望。
2. **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这组诗在继承传统七绝形式的基础上,又融入了现代人的情感和表达方式。作者以传统的诗歌形式来歌颂现代的伟大人物,既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又展现了新时代的精神风貌。
综上所述,这组七绝诗以其鲜明主题、真挚情感、和谐韵律和丰富意象,展现了作者对毛主席的深厚敬仰之情,同时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是一组值得一读的优秀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