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设置目标(3分钟)
(一)紧扣核心素养
1、时空观念:借助时间轴与历史地图,帮助小老师明确北朝在魏晋南北朝大时代背景下的发展脉络,以及北方民族迁徙与交融的空间分布变化。
2、史料实证:提供文献、文物、壁画等多类型史料,引导小老师学会甄别、运用,以此论证北朝政治特点与民族交融现象。
3、历史解释:鼓励小老师用自己的语言,基于史实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等重大事件进行合理的解释与评价。
4、家国情怀:通过了解各民族共同创造北方历史文化的过程,激发小老师对多元一体中华民族格局的认同与热爱。
(二)明确知识目标
任务一:小老师熟知淝水之战的关键要素,包括时间、地点、双方兵力、战术、结果等,理解战争对南北局势的影响。
任务二:深入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目的、具体措施,如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政策等,并能分析改革对北魏社会进步和民族融合的深远意义。
任务三:清晰阐述北方民族大交融在经济生产、生活习俗、语言文化、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具体表现。
二、达成目标
(一)个体自学(10 分钟)
1、阅读与标记:小老师自主阅读教材相关章节,用不同符号标记出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等重点内容,如用波浪线划出孝文帝改革的措施,用横线标注民族交融的典型事例。
2、问题记录:在自学过程中,将不理解的问题记录下来,例如 :“北魏统一北方后面临哪些统治难题促使孝文帝改革?”、“民族大交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推动机制是什么?”
(二)对子帮扶(7分钟)
1、成果交流:同桌结成对子,互相分享自学成果,交流对知识点的理解。比如,一人讲述淝水之战的大致经过,另一人补充其中关键的战术运用。
2、难题探讨:针对个体自学时记录的问题,先在对子内展开讨论。若一方对其有所理解,可为对方讲解。若两人都无法解决,将问题整理后准备在小组讨论中提出。
(三)小组讨论(10分钟)
1、问题汇总:4 - 6 人组成小组,汇总对子讨论后仍未解决的问题。同时,结合大先生给出的拓展性问题,如 “从文化传承与创新角度分析孝文帝汉化政策的影响”“民族大交融对中国传统艺术风格演变的作用” 等,进行深入探讨。
2、资料查阅与分析:小组内分工合作,通过查阅教材拓展板块、大先生提供的资料,收集有助于解决问题的信息。例如:为探讨 “民族交融在文化艺术领域的表现”,查阅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雕塑、文学作品等资料,并分析其中体现的民族元素融合。
3、观点整合与总结:经过讨论,小组成员共同整合观点,推选代表梳理出小组讨论成果,形成条理清晰的发言提纲,准备在全班交流环节汇报。大先生巡视各小组,适时引导讨论方向,提供思路启发,如:提醒从政治、经济、文化多维度思考问题。
(四)全班交流(8分钟)
1、小组汇报:各小组代表依次上台,向全班汇报小组讨论成果。重点阐述对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民族大交融等核心问题的分析与理解,展示讨论过程中形成的观点和论据。
2、互动与质疑:其他小组小老师认真倾听汇报内容,提出疑问、进行补充或发表不同见解。例如,在某小组汇报完孝文帝改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后,其他小组可结合不同史料,从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提出补充观点,引发全班进一步思考与讨论。
3、大先生引导与总结:大先生在全班交流过程中,引导小老师深化对问题的认识,纠正错误观点,补充完善知识体系。针对小老师讨论中的亮点与不足进行总结,强调历史学习的方法与要点,如:如何从不同角度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如何运用史料支撑观点等。
三、反馈目标
(一)限时测评(5分钟)
1、测评设计:设计一套涵盖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的限时测试题。选择题考查小老师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如 “淝水之战中,东晋的指挥将领是( )”;填空题涉及重要历史事件的关键信息,如 “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____”;简答题要求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影响等,如 “简述北方民族大交融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2、测试实施:课堂预留5分钟,让小老师独立完成测试。测试结束后,对子之间交换试卷进行批改,大先生快速统计答题情况(最高分和最低分),最高分分享得分秘诀、最低分分享努力方向,小老师纠错,对子讲解。了解小老师对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存在的问题。
(二)高快演讲(3分钟)
1、主题选择:给出多个演讲主题供小老师选择,如 :“我眼中的北魏孝文帝”、“民族大交融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从淝水之战看战略决策的重要性” 等,小老师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对知识的理解进行准备。
2、演讲展示:随机抽取 1 - 2 名小老师进行 2 - 3 分钟的演讲。演讲过程中,要求小老师语言表达清晰、逻辑连贯,观点明确且能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进行阐述。其他小老师认真倾听,感受不同视角下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解读。
3、评价与总结:演讲结束后,组织小老师从演讲内容、语言表达、情感感染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小老师代表及时点评。评价过程不仅是对演讲小老师的反馈,也是引导全体小老师进一步深化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同时锻炼小老师的批判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
作者:李英岐(三晋名校实达中学大先生)
宋文静副校长精彩点评:
李英岐老师的课堂卓越非凡,他秉持“从个体出发”的理念,通过“三标课堂”的清晰流程,充分尊重个体主体性,有效引导小老师深入学习历史知识。限时测评环节设计精巧,既检验了学习成果,又促进了个体自我提升。课堂上,李老师始终把握历史核心素养这一方向,培养小老师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不仅让他们掌握历史知识,更提升了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同时,展现了李英岐老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智慧。祝福!
责编: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