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 杰
诗曰:
年少从戎十几春,南征北战建功勋。
上甘战役歼敌寇,汉水江桥泣鬼神。
两次京城参盛会,一腔碧血铸军魂。
英名永驻垂青史,业绩常存鉴后人。
一九五九年九月,七叔第三次回家探亲返回部队后,家里给他写了两封信都被退回来了,信封上贴着一个回单,上边写着:查无此人,退回原处。全家人都感到很奇怪,不知是怎么回事。又过了几天,七叔平时用用的一些东西都被寄回来了,包裹里边还有他各个历史时期获得的军功奖章及证书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把一家人都弄懵了。几天后县民政局寄来了七叔的牺牲材料及革命烈士证明书。
七叔牺牲了!这消息真是晴天霹雳,让全家人都陷入了极大的悲痛之中。年逾古稀的爷爷,老泪纵横,悲痛欲绝,几次昏厥过去。望着七叔的遗物,捧着他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军功奖章和证书,我把嗓子都哭哑了。我只见过七叔三次,而且每次都是那么短暂,还没等和他亲热够就回部队了,上次分别还盼望什么时候再见面,可谁会想到这竟然成了永别。我甚至都不敢相信,多次自己问自己七叔是真的牺牲了吗?
杭州市革命烈士陵园座落在杭州西湖风景区“玉皇山”南麓南山陵园内,占地近十亩,背靠玉皇山,左前方是贺家山,右前方是钱王山,两山之间有一口水塘,延伸出去是一片平原。极目南望,钱塘江像一条玉带蜿蜒东去。这里山青水秀,风景秀丽,不是公园胜似公园。
陵园正门书写着“杭州市革命烈士陵园”九个大字。陵园内林木葱郁,绿树成荫,亭台楼阁,四季鲜花盛开。陈云题写的“死难烈士永垂不朽”的纪念碑高高耸立。环境肃穆而优雅。陵园里安葬了杭州各个历史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四百三十名。在墓区一排三十一号墓的墓碑上,用隶书体镌刻着:“付荣山烈士之墓”。
七叔一九二八年出生在巴彦县兴隆镇太平岭村。因家中贫穷没有上过学,从九岁就开始给地主家放猪放马,年纪大了给地主家作长工,吃尽了各种苦头,受尽了各种欺凌。
东北解放后,为了保卫革命的胜利果实,一九四七年六月,他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七叔在部队里,立场坚定,思想进步,一九四八年八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部队提拔为班长,不久又晋升为排长、连长。全国解放后,和他一起参军的人大部分都复员退伍了,他仍然选择留在部队里。不久又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参战。
巴彦县志上这样写着:“无论在解放战争时期,还是在抗美援朝中,他都表现坚定顽强,勇敢作战,多次立功,成绩卓著。”
一九五一年十月在赴朝作战中,在严寒的冬季,带头下水抢修桥梁,提前完成任务,受到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政治处的表彰,荣立三等功;
一九五二年十月,善于组织,发挥群众智慧抢救列车脱险,使军火物资顺利运往朝鲜前线,受到团政治处的表彰,立三等功一次;
同年光荣获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长康良煜授予的军功章及证书。
一九五四年回国后,七叔又放弃了复员退伍,积极地参加了祖国的铁路建设,又荣立了多次战功。同年四月五日在汉水江桥工程中认真负责,深入基层,发挥每个工程人员的作用,使吊立钢塔提前四天完成任务,在打四号桥墩工程中,提前十八小时完成任务,提高工效一倍,受到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司令部、政治部的表彰,荣立二等功一次;
同年四月二十二日,在同一项工程中,指挥万能打桩机与司机密切配合,创造了八小时打水泥管二百一十点五米的最高纪录,又荣立二等功一次;
同年在上述工程中,创造了六小时桥台打桩二百六十米的最高纪录,又荣立二等功一次。
一九五四年五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在北京召开第三届庆功大会,七叔光荣地出席了大会,并和王震、崔田民、李寿轩、陈力、于家典等领导同志一起被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朱德总司令接见并和出席大会的功臣代表们合影留念。
一九五六年四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以铁奖字0二0号命令颁发给他《中华人民共和国奖章证书》一册,解放奖章一枚。
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在修建黄河大桥过程中,创造了全桥没水沉桩三十八点五四米的最高纪录,获铁道兵独立桥梁团政治处授予的三级先进生产者称号。
一九五八年四月,七叔又以解放军功臣代表的身份,出席了中华全国青年第三次代表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宋庆龄、董必武、贺龙、彭真等接见了全体代表并合影留念。他在第二排,坐在刘少奇、周恩来二人的身后。
七叔参军后,只探亲回家三次。第一次是五四年七叔去北京参加铁道兵庆功大会,领导批准他顺便回家探亲。他回到家里,全家人都高兴极了,特别是我。七叔参军那时我还没出生,七八岁了还是第一次见到他。爷爷奶奶看见历经枪林弹雨、九死一生,如今平安归来的儿子,心里乐开了花。乡亲们闻讯也都前来探望。我还没上学,整天围着七叔,问这问那的,让他给讲在朝鲜打美国鬼子的故事。七叔中等身材,一身军装,非常英俊、威武。总是笑眯眯的,脾气也很好。过了十几天,我还没和他亲热够,他就返回部队去了。
七叔第二次回家是一九五八年四月,他去北京参加全国青年代表大会,会议结束后,组织批准他回家结婚。他很喜欢我,让我睡在他的炕上。晚上睡觉脱衣服时,我看见七叔浑身上下,伤痕累累,这些伤疤有的是打仗时的枪伤;也有的是修铁路掏山洞、架桥梁时留下的创伤。他左手的小指头已经砸断了,好了后关节上留下一个大疙瘩,都已经伸不直了。每天睡觉前他都给我讲故事,讲在北京开会国家领导人接见他们的事情。他讲这些,我知道一是让我好好学习知识,向那些英雄模范学习,长大了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另一个是他在勉励自己,戒骄戒躁,再立新功。奶奶一九五五年冬天去世了,弥留之际还在叫着七叔的名字,当时因为施工任务紧张,打了多封电报他也没回来。一天七叔让我和他一起去给奶奶上坟。他久久地跪在奶奶坟前,喃喃地说:“妈,你老人家去世的时候我都没回来见你最后一面,没有给你老人家送终,儿子不孝啊!”他把头深深地埋在胸前,我看见七叔悲痛地哭了……回家的路上,他一句话也没说,我知道他是心里难过啊。
我当时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家里困难买不起书包,用一块包裹皮包书,使用蘸水钢笔。七叔给我买了一个带卡子的绿色帆布书包和一支翠绿色带小碎花的自来水钢笔。他一再嘱咐我好好学习,对我说:“我小时候因家里穷念不起书,没文化现在工作起来太受憋,国家建设
诗曰:
年少从戎十几春,南征北战建功勋。
上甘战役歼敌寇,汉水江桥泣鬼神。
两次京城参盛会,一腔碧血铸军魂。
英名永驻垂青史,业绩常存鉴后人。
一九五九年九月,七叔第三次回家探亲返回部队后,家里给他写了两封信都被退回来了,信封上贴着一个回单,上边写着:查无此人,退回原处。全家人都感到很奇怪,不知是怎么回事。又过了几天,七叔平时用用的一些东西都被寄回来了,包裹里边还有他各个历史时期获得的军功奖章及证书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把一家人都弄懵了。几天后县民政局寄来了七叔的牺牲材料及革命烈士证明书。
七叔牺牲了!这消息真是晴天霹雳,让全家人都陷入了极大的悲痛之中。年逾古稀的爷爷,老泪纵横,悲痛欲绝,几次昏厥过去。望着七叔的遗物,捧着他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军功奖章和证书,我把嗓子都哭哑了。 我只见过七叔三次,而且每次都是那么短暂,还没等和他亲热够就回部队了,上次分别还盼望什么时候再见面,可谁会想到这竟然成了永别。我甚至都不敢相信,多次自己问自己七叔是真的牺牲了吗?
杭州市革命烈士陵园座落在杭州西湖风景区“玉皇山”南麓南山陵园内,占地近十亩,背靠玉皇山,左前方是贺家山,右前方是钱王山,两山之间有一口水塘,延伸出去是一片平原。极目南望,钱塘江像一条玉带蜿蜒东去。这里山青水秀,风景秀丽,不是公园胜似公园。
陵园正门书写着“杭州市革命烈士陵园”九个大字。陵园内林木葱郁,绿树成荫,亭台楼阁,四季鲜花盛开。陈云题写的“死难烈士永垂不朽”的纪念碑高高耸立。环境肃穆而优雅。陵园里安葬了杭州各个历史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四百三十名。在墓区一排三十一号墓的墓碑上,用隶书体镌刻着:“付荣山烈士之墓”。
七叔一九二八年出生在巴彦县兴隆镇太平岭村。因家中贫穷没有上过学,从九岁就开始给地主家放猪放马,年纪大了给地主家作长工,吃尽了各种苦头,受尽了各种欺凌。
东北解放后,为了保卫革命的胜利果实,一九四七年六月,他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七叔在部队里,立场坚定,思想进步,一九四八年八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部队提拔为班长,不久又晋升为排长、连长。全国解放后,和他一起参军的人大部分都复员退伍了,他仍然选择留在部队里。不久又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参战。
巴彦县志上这样写着:“无论在解放战争时期,还是在抗美援朝中,他都表现坚定顽强,勇敢作战,多次立功,成绩卓著。”
一九五一年十月在赴朝作战中,在严寒的冬季,带头下水抢修桥梁,提前完成任务,受到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政治处的表彰,荣立三等功;
一九五二年十月,善于组织,发挥群众智慧抢救列车脱险,使军火物资顺利运往朝鲜前线,受到团政治处的表彰,立三等功一次;同年光荣获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长康良煜授予的军功章及证书。
一九五四年回国后,七叔又放弃了复员退伍,积极地参加了祖国的铁路建设,又荣立了多次战功。同年四月五日在汉水江桥工程中认真负责,深入基层,发挥每个工程人员的作用,使吊立钢塔提前四天完成任务,在打四号桥墩工程中,提前十八小时完成任务,提高工效一倍,受到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司令部、政治部的表彰,荣立二等功一次;同年四月二十二日,在同一项工程中,指挥万能打桩机与司机密切配合,创造了八小时打水泥管二百一十点五米的最高纪录,又荣立二等功一次;同年在上述工程中,创造了六小时桥台打桩二百六十米的最高纪录,又荣立二等功一次。
一九五四年五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在北京召开第三届庆功大会,七叔光荣地出席了大会,并和王震、崔田民、李寿轩、陈力、于家典等领导同志一起被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朱德总司令接见并和出席大会的功臣代表们合影留念。
一九五六年四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以铁奖字0二0号命令颁发给他《中华人民共和国奖章证书》一册,解放奖章一枚。
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在修建黄河大桥过程中,创造了全桥没水沉桩三十八点五四米的最高纪录,获铁道兵独立桥梁团政治处授予的三级先进生产者称号。
一九五八年四月,七叔又以解放军功臣代表的身份,出席了中华全国青年第三次代表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了全体代表并合影留念。他在第二排。
七叔参军后,只探亲回家三次。第一次是五四年七叔去北京参加铁道兵庆功大会,领导批准他顺便回家探亲。他回到家里,全家人都高兴极了,特别是我,七叔参军那时我还没出生,七八岁了还是第一次见到他。爷爷奶奶看见历经枪林弹雨、九死一生,如今平安归来的儿子,心里乐开了花。乡亲们闻讯也都前来探望。我还没上学,整天围着七叔,问这问那的,让他给讲在朝鲜打美国鬼子的故事。七叔中等身材,一身军装,非常英俊、威武。总是笑眯眯的,脾气也很好。过了十几天,我还没和他亲热够,他就返回部队去了。
七叔第二次回家是一九五八年四月,他去北京参加全国青年代表大会,会议结束后,组织批准他回家结婚。他很喜欢我,让我睡在他的炕上。晚上睡觉脱衣服时,我看见七叔浑身上下,伤痕累累,这些伤疤有的是打仗时的枪伤;也有的是修铁路掏山洞、架桥梁时留下的创伤。他左手的小指头已经砸断了,好了后关节上留下一个大疙瘩,都已经伸不直了。每天睡觉前他都给我讲故事,讲在北京开会国家领导人接见他们的事情。他讲这些,我知道一是让我好好学习知识,向那些英雄模范学习,长大了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另一个是他在勉励自己,戒骄戒躁,再立新功。奶奶一九五五年冬天去世了,弥留之际还在叫着七叔的名字,当时因为施工任务紧张,打了多封电报他也没回来。一天七叔让我和他一起去给奶奶上坟。他久久地跪在奶奶坟前,喃喃地说:“妈,你老人家去世的时候我都没回来见你最后一面,没有给你老人家送终,儿子不孝啊!”他把头深深地埋在胸前,我看见七叔悲痛地哭了……回家的路上,他一句话也没说,我知道他是心里难过啊。
我当时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家里困难买不起书包,用一块包裹皮包书,使用蘸水钢笔。七叔给我买了一个带卡子的绿色帆布书包和一支翠绿色带小碎花的自来水钢笔。他一再嘱咐我好好学习,对我说:“我小时候因家里穷念不起书,没文化现在工作起来太受憋,国家建设没有文化科学知识不行,没文化怎么赶超英国、美国啊!”我十分珍惜七叔给买的书包和钢笔,一直用到念完初中,那枝钢笔我一直保存着舍不得用,成了永久的纪念品。因为部队要换防接受新任务,七叔没有度完新婚蜜月就提前返回部队了。
一九五九年七月,七叔第三次回家探亲。当时正值大跃进年代,工业上马,全民大炼钢铁,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都进城搞工业去了,屯子里只剩下些老弱和妇女搞农业生产。夏锄时节,生产队的庄稼地里草苗齐长。七叔看了很着急,每天吃完早饭就和社员们一块去铲地。我们学校也正在放农忙假,学生也都到生产队参加劳动。一次铲玉米时我不小心铲掉一棵苗,七叔看见了很心疼,对我说要爱惜庄稼,别小看这一棵玉米苗,到秋就能结一个大玉米棒子,有了它一天就饿不着了。于是和我讲起他小时放猪挨饿的往事。不久,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挨饿的滋味我真的尝到了。
那年夏天,小咬不知道咋那么多,飞来飞去的,直往人的眼睛里钻,把人的脸和手都咬出了大包,汗水一浸钻心的痒痛。七叔去街里买回药布,母亲用药布做成罩,给我们缝在帽子上,这回小咬就进不去了。
生产队干部和乡亲们都劝七叔在家休息,他说:“几年没干庄稼活都快忘了,过几年我复员还要回来和大家一块儿种地呢”。休息时他和大家坐在一起聊天,还真看不出他是个解放军军官呢。可是又有谁能想到,一个多月后,七叔就牺牲了呢?
一九五九年九月五日,天刚亮就下起了小雨。早饭后雨停了,因为修建杭长铁路任务较紧,接到上级命令不休息,战士们也提出了抢干二十天,提前五天完成任务,向国庆十周年献厚礼的口号。七叔和指导员庄令彪等几个连干部商议完工作后,就披上雨衣,带着连部通讯员刘铭沿着新修的铁路路基一起去他深入的一排三号桥梁工地。
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天灰蒙蒙的,远山近岭都像被罩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隐隐约约的看不清楚。走着走着,快到一排工地了,七叔好像听到了什么声音,急忙回过头去看,只见身后的山坡上,一节脱钩运料的板车(有叫“轱辘马子的”)正飞快的向他们驰来,眼看就要到面前了。七叔大喊一声,“小刘,快躲开!”小刘被这突如其来的事情吓呆了,一动不动地愣在了那里,七叔一个健步猛回身一把推开刘铭,板车疾驰而过……刘铭爬起来,看见七叔倒在了血泊中,昏迷过去了,两条腿冒出的鲜血,把军裤都浸透了。他抱起七叔哭着喊叫:“连长!连长!你快醒醒啊!”事后据庄令彪指导员说,在去往杭州医院的汽车上,七叔曾经醒过来,问刘铭咋样了,还和他说,如果我不行了,就把我埋在这里,我要和战友们在一起。七叔在去往杭州医院的途中,终因流血过多不幸牺牲了,年仅三十一岁。
由于那时我们年龄小,父亲身体有病,由五叔去部队处理七叔善后的事宜。解放军八五0八部队召开了隆重的追悼会,遵照七叔生前的遗嘱,他的遗体被安葬在杭州市南山公墓,战友们在他的陵墓前立了墓碑,上面镌刻着“付荣山烈士之墓”。后来六一年杭州市人民政府修建革命烈士陵园,七叔的陵墓又被移葬在烈士陵园中,因当时的部队调防,新的墓碑改为杭州市人民政府立。
前几年巴彦县在县城西郊建立了烈士陵园,七叔的名字也刻入了陵园的烈士名录中,巴彦县志、兴隆镇镇志中都记叙了七叔的生平和功绩,刊登了他和国家领导人的合影。
七叔牺牲后,令人高兴的是,七婶在六0年二月生了一个遗腹子,为了纪念他的父亲,起名字叫傅英。后来傅英四岁时被母亲抱回我家抚养长大。
一九九0年、一九九二年我曾借出差的机会先后两次赴杭州扫墓,当时正值烈士陵园修建,跑了许多路都没有找到七叔陵墓失望而返。二00九年是七叔牺牲五十周年,我再次赴杭州祭扫七叔陵墓。这回我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在动身前先向杭州民政局电话咨询,并在网上查寻,知道了七叔的陵墓在杭州市革命烈士陵园。陵园一位姓王的女士还给我寄来了几张烈士陵园和七叔陵墓的照片。
在陵园办公室我办完了祭祀的相关手续,一位工作人员陪同我来到了七叔的陵墓前。我敬献了花蓝,久久地伫立在那里,热泪盈眶,抚今追昔,思绪万千。
七叔牺牲我刚十四岁,正在上小学四年级,每次背起七叔给我买的书包,拿起他给我买的钢笔,他的音容笑貌和高大形象就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他勉励我好好学习的话又回响在耳边。我暗暗下定决心要以七叔为榜样,学习他思想坚定,忠于党,忠于人民,全心全意为革命事业奋斗终生的奉献精神;学习他英勇顽强,为完成任务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战斗精神:学习他危急关头抢救战友,奋不顾身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做到学英雄事迹,走英雄的道路,不断地鞭策激励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做一个七叔那样的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这些年,七叔的光辉形象和卓著的功绩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我们一家人,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我站在陵墓前,举目远望,群山环抱,重峦叠嶂,苍松翠柏,鸟语花香。钱塘江象千万匹骏马奔腾东去。此情此景让人心潮澎湃,激情满怀。我又写了一首诗缅怀他老人家。
志愿从军气如虹,英雄事迹傲苍穹。
援朝抗美授勋奖,筑路修桥获誉荣。
青岳巍巍埋劲骨,碧波缓缓祭英灵。
天堂展望六十载,笑看神州腾巨龙。
作者:
傅杰,男,1951年7月1日出生。
退休前在巴彦县兴隆镇政府工作。主要著作:
长篇传记文学《乡愁》,2019年2月出版。全书45.2万字。
多首诗词在《中华诗词》,《中华诗词月刋》、《诗词世界》、大庆日报等刋物发表。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黑龙江省楹联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诗词协会会员》
巴彦县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兴隆镇文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