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李宝智
春节过后,暮色中的村庄静得出奇。我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望着远处零星的灯火,想起二十年前这里的热闹景象。那时,晚饭时分,村道上满是端着饭碗串门的人家,孩子们追逐打闹,老人们坐在门槛上唠嗑。如今,连狗叫声都显得稀稀落落。
作为村民小组长,我每天要处理的事务多得让人喘不过气。清晨五点,天还没亮,就得挨家挨户提醒老人们打扫门前卫生。张大爷腿脚不便,李大娘眼睛不好,可环境卫生检查的标准一点没降低。我只能帮他们收拾,常常忙到日上三竿。
催收保险的日子最难熬。老人们攥着皱巴巴的钞票,一遍遍问我:"娃啊,这钱交了有啥用?"我解释不清,只能硬着头皮收。防火防汛季节,我得像只陀螺一样在村里转,生怕出一点差错。网格员的工作更是马虎不得,手机二十四小时开机,随时待命。
最让我揪心的是修路的事。村里就剩这么些老人,修路的劳力都凑不齐。上次下大雨,王奶奶摔在泥坑里,我在医院守了一夜。看着她青紫的膝盖,我心里堵得慌。
每月三百多块的补贴,连油钱都不够。家里两个孩子上学,老人看病,处处要钱。妻子总说:"你这组长当得,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可我又能怎么办?撂挑子不干,这些老人怎么办?
前几天,我去镇里开会,提了提村里的困难。领导说:"要克服困难,要有奉献精神。"我张了张嘴,终究没再说什么。回家的路上,我看见几个老人坐在村口晒太阳,他们浑浊的眼睛里透着期盼。我知道,他们把我当成了主心骨。
夜幕降临,我翻开工作笔记本,明天要办的事密密麻麻写满了一页。合上本子,我走到院子里。月光如水,远处的山影朦胧。这个生我养我的村庄,正在慢慢老去。而我,一个普通的村民小组长,又能为它做些什么呢?
风吹过老槐树,沙沙作响。我忽然想起小时候,父亲常说:"做人要像这槐树一样,扎根在哪里,就要撑起哪里的天。"如今,我也成了一棵槐树,只是不知道,还能撑多久。
1. 村里的现状:
-人口流失严重,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只剩下老人和少数孩子。村庄显得空荡荡的,失去了往日的热闹。
基础设施落后甚至没有,由于劳动力不足,村里的基础设施维护困难,尤其是道路年久失修,雨天泥泞不堪,老人出行极为不便。
2. 村民小组长的职责与困境一言难尽,没有建议权和发言权,
- 常态化环境卫生已成负担,每天清晨要督促老人们打扫卫生,但由于老人们身体不便,常常需要亲自帮忙,工作量巨大。
催收各类保险,催收养老保险和合疗费用时,老人们不理解这些费用的用途,催收过程艰难。
防火防汛,冬季防火、夏季防汛,需要时刻保持警惕,防止意外发生。
网格员工作更是难上加难,电话访问,一月补贴电话费就用了一半,作为网格员,需要随时待命,处理各种突发事务,精神压力大。
田长制:田长制的实施增加了额外的工作负担,忙上加忙。
各类矛盾调解:调解村民矛盾时,常常出力不讨好,难以得到理解和支持。
3. 经济压力大好泰山:
补贴微薄:每月300多元的补贴,远远无法覆盖日常开销,家庭经济压力巨大。
-家庭负担:上有老下有小,家庭开支大,村民小组长的工作成了家庭的负担。
4. 政府任务与个人困境:
-任务繁重**:政府各项任务指标一纸通知,样样都得干,工作量大且繁琐。
缺乏发言权:在村民小组建设中,缺乏发言权,难以有效推动村庄发展。
文化建设:由于人口流失,村里的文化建设大不如前,文化活动几乎停滞。
5. 情感与责任:
对村庄的感情还是有的:尽管困难重重,但对村庄的感情深厚,不忍心撂挑子不干。
良心与责任感:老人们把村民小组长当作主心骨,责任感驱使着继续坚持下去。
6. 未来的不确定性:
村庄的未来:村庄正在慢慢老去,未来的发展充满不确定性。
个人的坚持:尽管不知道还能撑多久,但依然选择坚守岗位,为村庄尽一份力。
村民小组长在村庄凋敝背景下的艰难处境和复杂情感,反映了农村现实问题的深刻性和紧迫性。
2025年正月初八李宝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