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盛脉的八卦奇城
作者:张泽新
2024年8月,我随今古传奇天山笔会采风团重走丝绸之路,感受玄奘取经之旅。意外知晓,在祖国西北边陲、古丝绸之路最西端的壮丽山河间,存在着一个迥于众异、中华传统文化印记鲜明的“八卦奇城”——特克斯城。它是一个将《周易》八卦学说与城市规划实践完美结合的经典之作,易经文化在这里散发着神秘的幽光。
特克斯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千百年来,东来西去的商旅、王公贵族、文化名人不绝于途。这里交织着中亚文化,更是古老的易经文化与乌孙文化的交融地。古城、岩画、石刻、古墓、草原石人、鹿石等古迹和遗迹,在此相互映照,蕴含了中国悠久历史的渊源、灿烂文化的精髓,彰显了古代文明的辉煌与繁荣,见证着自汉代以来特克斯乃至伊犁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动人史实。
八卦城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21年,距今已有2200多年。据《新疆图志》记载,这座古城原名“昭武城”,建于汉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特克斯”这个名字,早在公元649年就已经出现了,居住在此的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和维吾尔族都把这里称为“特克斯”。“特克斯”,其名在蒙古语中意为“山水纵横的旷野”,在哈萨克语中则寓意着“野山羊出没之地”。
特克斯城所处的地理位置,正好符合古时“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易学理论。它北靠天山支脉平均海拔3500米的乌孙山,是县城所背靠的玄武山,又叫龙山,既能阻挡西伯利亚南下的寒流,又能挡住沙尘;全城面迎山内曲折迂回、宽阔浩荡的伊犁河上游特克斯河,是“观水”必存的“水龙”,河南岸是高高的平台,地域开阔,水草丰美;南接连绵起伏的天山主脉,正南方为木孜套峰,是所谓的“朱雀”山,能挡住来自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热浪干风;城西侧为阿腾套山,可接纳来自大西洋、地中海的暖湿气流,城东侧为达更别勒山,东西两山呼应对立,成守护之势,暗合了“左青龙,右白虎”之说。独特的方位给特克斯增添了山秀、草丰、隘峻、水氲的神秘之美。
放眼望去,特克斯城以其独特的“八卦”布局脱颖而出,成为全球唯一建筑正规、卦爻完整的八卦城。这座城市以易经“八卦”为蓝本进行规划,历经百年沧桑,依旧保持着其原始的韵味。城市中心向外辐射出八条大街,与四条环路交织成网,完美呈现了“八卦”的玄机理律,因而得名“八卦城”。

特克斯八卦城,这座充满神秘色彩的城市,其建设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据传,南宋嘉定三年(公元1220年),道教全真七子之一、龙门派教主“长春真人”丘处机,以74岁高龄应成吉思汗之邀前往西域,历经千辛万苦,为的就是给那位雄心勃勃的大汗讲述修身养性、治国安邦的道理。当丘处机的队伍路过如今特克斯这片地界时,他被眼前开阔又灵秀的草原风光吸引。下马踱步间,他掐指一算,只觉此地气场独特,风水绝佳,脑海里瞬间浮现出八卦的乾坤布局。
他想,若在此地依八卦之形筑城,必能汇聚天地灵气,福泽一方百姓。于是,他和弟子们在草原上用石块、树枝简单勾勒出八卦轮廓,并向当地牧民讲起八卦蕴含的天地哲理、阴阳调和之道。牧民们听得云山雾罩,但又觉得高深莫测、充满敬畏,这就给特克斯和八卦初步牵上了红线。
几百年过去了,这片土地上没有出现第二个知晓《周易》的人,这块古人眼中的“风水龙脉”几乎被人遗忘。令人想不到的是,历史的真实中往往暗含着某种巧合。七百年后的一个冬天,也就是1936年,精通“易”理的伊犁屯垦使邱宗浚来到特克斯,发现这里果真是一块风水宝地,简直就是塞外江南。因他是沈阳人,见过沈阳的“八卦街”,再加上受到俄罗斯、德国一些近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影响,于是参照八卦布局理念,在新疆这个特殊的地方,开始了一次完整的城市建设试验,建一个全新的理想城市——“八卦城”。他用无数匹布拉线、20头牛拉犁,才勾勒出特克斯的城市轮廓。整个八卦城的修建,足足花了两年时间。
如今的特克斯八卦城,是新中国成立后,由专家设计、改造、完善后的文化古城建设杰作,不仅有古老神秘的文化底蕴,还充满现代活力,旅游业蓬勃兴起。
进入特克斯八卦城,映入眼帘的八卦城标,巨大犁铧形状的黑白雕塑上,镶嵌着两个象征阴阳鱼眼睛的黑白圆球。四周用花岗岩建成,上面刻有“天、地、雷、电、水、火、山、泽”与“乾、坤、震、坎、艮、巽、离、兑”8个不同的三画卦。城标外围由64根铁柱组成,象征易经的64卦。
八卦城门矗立着一座太极八卦图城雕,以同圆内的圆心为界,画出相等的两个阴阳鱼表示万物相互关系。阴鱼用黑色,阳鱼用白色,这是白天与黑夜的表示法。阳鱼的头部有个阴眼,阴鱼的头部有个阳眼,表示万物都在相互转化,互相渗透,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合,相生相克。
位于县城中心的太极坛城市展览馆,是特克斯的地标性建筑。整体风格简洁大气,蕴含了周易文化内涵,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这里成为展示特克斯人文、历史和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窗口。

据了解,特克斯八卦城的建构灵感源自《周易》的八卦原理,整个城市严格按照八卦图的形状规划,形成了独特的城市空间。其中心圆广场象征着“太极”,由此放射出八条分别以八卦命名的主干道。其理念出自《系辞传》之“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围绕着中心圆广场这个“太极”,共有四条环路,与八条干道相交,每增一环,辐射状街路增加一倍,三环至四环之间共有64条放射状街路,以符合六十四卦的生成机理。这些街道不仅宽敞笔直,而且相互交织,构成了一个完美的八卦图案,使得整个城市仿佛一张活生生的易经图谱。
在城市布局上,特克斯八卦城充分运用了易经中的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等哲学原理。例如,城市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对应着木、火、金、水四行,而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四个斜向则分别对应着风、泽、山、雷四象。这种布局方式不仅使得城市的各个区域在功能上得到了合理划分,还在视觉上形成了一种和谐统一的美感。
特克斯八卦城中的建筑与文化符号同样充满了易经文化的氛围,这是它的神秘所在。城中心八卦广场内每条街根据“后天八卦图”定位,铺就相应的卦符,并放置对应寓意的雕塑,雕塑内容是人物和动物,内含周易文化寓意,借用人物的男女、动物的种类、所放的位置,来反映八卦所代表的方位和阴阳等。广场上雕龙刻凤的门楼上方刻太极、伏羲出世、文王坐监、亢龙有悔、天马行空五副图画,将深奥复杂难懂的易经文化直观呈现,以有形方式让世人感受浓重的易经文化气息。
城市中的许多建筑都采用了八卦形状的屋顶或门窗设计,体现出独特的文化特色与哲学思想。同时,城市中的公共设施与景观也融入了八卦符号,如花坛、路标、指示牌等公共设施都采用了八卦图案,进一步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内涵与视觉效果。
特克斯八卦城在城市规划中展现的独特创新性与前瞻性,非常令我佩服。首先,在布局方式上,它打破了传统城市规划中直线型、网格型单调的布局模式,采用了富有哲理和象征意义的八卦布局,不仅有助于城市的通风、采光和排水,还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理念,使得整个城市在视觉上更加生动、有趣。其次,在功能划分上,它充分考虑了不同区域的功能需求,将商业区、居住区、文化区等进行了合理划分,使得城市的各个区域都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同时,城市中的公园、绿地等公共空间也得到了充分利用和规划,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休闲场所。此外,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上,它不仅保留了易经文化的精髓和象征元素,还将其与现代城市规划理念相结合,创造出了具有独特魅力和时代感的城市形象。这种创新性的城市规划方式不仅为特克斯八卦城带来了独特的文化特色和竞争优势,也为其他城市的规划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正因如此,特克斯八卦城被国家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中国天山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漫步于特克斯八卦城,仿佛穿越时空之门,先辈们的非凡创造力跃然眼前,一街一巷都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故事。探寻八卦城的奥秘,其实是一个感悟易经文化的过程,这种感悟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收获。我在想,从伏羲创八卦,到周文王演绎六十四卦,孔子作《易传》,这些古圣先贤无不是在阐述天、地、人和谐相处的道理和智慧。易经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瑰宝,其八卦符号蕴含着天地自然之规律与人生哲理,并非人们想像的那样深奥难懂。说穿了,六十四卦就是六十四个做人做事的大道理,三百八十四爻就是为人处世的三百八十四个小道理,大到治国理政,小到修身齐家。

特克斯同时也是乌孙文化的发源地和重要组成部分。据中国古代历史文献《史记》《汉书》《唐书》等记载,公元前二世纪前期,乌孙人由甘肃西迁新疆伊犁,占据了最富饶的特克斯河流域天然大草原,生息繁衍长达500余年,建立了当时西域第一大国——乌孙国。“乌孙”哈萨克语中意为“团结、联合”。在地处古丝绸之路北道的喀拉峻草原上,有草原游牧先民遗留的代表性文物——草原石人,可以一瞥远古草原文化的影子。当年,乌孙王在这一地区迎娶细君、解忧公主,更增添了流芳千古的佳话。
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意在联盟乌孙牵制匈奴,从而减轻汉朝感到的威胁。年迈的乌孙王莫昆接见张骞后,认为同国力强盛而富有的汉朝联姻,会使乌孙的繁荣得到保障,于是便向汉武帝献上了1000多匹乌孙骏马。汉武帝十分高兴,将乌孙马命名为“天马”(后来武帝见大宛国进献的汗血马更为雄健,遂将乌孙马更名为“西极马”),并把江都王刘建之女刘细君作为公主嫁给了乌孙王。
历史上,细君公主被称作“江都公主”“乌孙公主”。由于出生在江南水乡江苏扬州,长在长安皇宫,肤色白净、花容月貌,因此她又被乌孙人称作“柯木孜公主”,意为“肤色白净美丽得像马奶酒”。乌孙王也在特克斯专门修建的“夏都”宫殿,按乌孙和汉朝习俗隆重迎娶了细君公主。细君公主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和亲公主,被称为西汉与乌孙友好的和亲大使。
细君公主去世后,为继续汉朝与乌孙的友好联盟,汉武帝把楚王刘戊的孙女解忧公主嫁到了乌孙。解忧公主深得乌孙人民爱戴,被尊称为“乌孙国母”。汉朝宣帝时,乌孙国已归属汉朝的西域都护府管辖。
自古以来,人杰地灵的特克斯如同一个巨大的摇篮,护佑着各民族的生息繁衍,形成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草原文化。特克斯境内至今保存有丝绸之路上著名的乌孙古道遗迹,以及2万多座乌孙古墓,是中国保存完整、数量最大的乌孙古墓群。而位于乌孙古道上的重要驿站——琼库什台村,现已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这个木结构的“建筑博物馆”,在当地群众的守护下,数十栋百年松木民居安然存续,带给人们最原始的感动。如今,特克斯县已成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大家庭,包括汉、哈萨克、维吾尔、回、柯尔克孜、蒙古、锡伯等33个民族在这里和谐相处,共生共融。哈萨克族的盛大婚礼、维吾尔族的花果庭院、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弹唱会,还有传统的龙舞社火,各民族文化百花齐放、美美与共。春节、端午节、中秋节、肉孜节、古尔邦节、纳吾热孜节……隆重而热闹的传统节庆活动与习俗,已然成为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纽带和载体。
特克斯的雪山、森林和草原,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特克斯这颗璀璨的明珠,在壮丽风光与深厚人文的交织下,更显其独特魅力。作为“新疆天山”世界自然遗产的关键组成部分,以及国家5A级景区喀拉峻大草原的所在地,特克斯拥有九曲十八弯的阔克苏河大峡谷、神奇的科桑溶洞国家森林公园,以及壮观的阿克齐村万亩麦田等自然奇观。这些大自然的杰作,无疑给特克斯增添了更多令人心驰神往的美丽景致。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正推动特克斯致力打造国内顶尖的休闲观光度假胜地。这座八方融通的八卦城,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感受这片土地的“诗与远方”,领略丝路古城的非凡气象。

特克斯八卦城的八条大街中,有一条离街,是当地一条古朴而又民族风情浓郁、能留住城市记忆的步行街,属国家AAA级景区,新晋成为新疆网红打卡地。
“离”在易经中代表“火”,象征着吉祥喜庆、红红火火。民俗风情街总长1700米,由七条巷道和多个特色院落巧妙融合,汇聚了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回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等6个民族的居民,共计120户。街区业态共分为3大类24项内容,包括农牧产品、手工艺品销售、特色餐饮,民俗特色体验等。街区内还矗立着4栋商业楼和41间门面房,形成了一个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多维度互嵌的嵌入式街区。
离街是个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每条街道,每座房屋,每幅壁画,每个人物,都会给你不同的感受。它具有丽江民族风情、鼓浪屿的精致纤巧、磁器口的地方特色,还有宽窄巷子的热闹气息。
走在离街狭窄的小巷里,有一种久别重逢的感觉,独特的建筑,宽敞的院落,尖顶的蓝窗,别致的门扉,精美的木雕,灵动的壁画,艳丽的雕塑,攀援的绿植,盛开的繁花,茂盛的果树,温暖的气息,亲切的民风,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新疆民族风情。无论走到任何一处,都能找到很美的拍照点,让人赏心悦目,惬意着迷。
小街的装饰充满着原生态的味道,街前的很多小件物品都是木质结构,游客休憩的凳子是一整块木头掏空做成的,墙上立体画马匹延伸而出的木车也来自于牧民家,包括每个精巧的铁制垃圾桶也是居民家里用来装煤的;街边的民宿外墙大多是土坯的,门口有各种各样的布匹或木质牌匾。



每条巷道都有不同民族风格的墙绘涂鸦和雕塑,维吾尔族打馕的场景、牛栏里探头而望的牛儿、热情的新疆舞蹈、等待钉马掌的马儿等等,将立体画面与实物完美结合,惟妙惟肖,不禁让人感叹设计者的构思精巧。
连接南北巷子之间,有家店名叫“南北通吃”,街道的墙上用土坯刻有几幅浮雕,牛拉着犁的图案,是向人们介绍特克斯现在的完整八卦布局,在建城之初就是用牛拉着犁画出来的;羊的造型代表的就是特克斯县城;三尊草原石人,向人们展示特克斯是整个新疆发现草原石人最多的地方。
还有一幅立体街景图,囊括了特克斯的旅游风光:喀拉峻、九曲十八弯、草原石人、琼库什台,用立体的方式将整个元素得以展现。这边画了一个鹰和兔子,鹰画的很小,兔子很大,形容老鹰想搏这只兔子,同时也体现出特克斯是一片肥沃的土地。
离街的卫生间更是别具匠心,外表看起来像小木屋,它的LOGO除了将必要的男女性别字样呈现外,更主要的是为游客讲述了新疆独特的男女婴儿摇床差异,整个排版如同一张报纸。

离街的商铺都是居民原来闲置的房屋改造而成的,一间间小店就此而生,让居民闲置的房活起来,不仅增添了街区的活力,而且给居民增加了收入来源。
随便找一家小店,就能品尝到特克斯的美食。而且小店虽然分布密集竞争激烈,但听不到高声吆喝和喧哗。离街,就这样安静地等待每一位欣赏它的知己。
街区内的文创小店是离街的一大亮点。这些小店以当地文化为创意源泉,设计出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临街的商铺内,纯天然的蜂蜜、风干的蘑菇、奶疙瘩、牛油制作的土肥皂、薰衣草茶、新疆挂毯、冬不拉、艾德莱斯以及手工艺品等特色产品,吸引着游客的目光。
更多人家的院落被改造成了客栈、民宿。一杯茶、两杯咖啡、三五好友,慵懒的午后,阳光洒在身上,看白云悠然,听鸟鸣虫吟,风柔草青,花朵儿似精灵,音乐也格外好听,能让人静享小城慢生活的美好。
街道内每个民宿都有不同风格。“行色青年旅社”四个红灯笼挂在门前,两侧对联让人回味:等相见恨晚之人,走随遇而安之路;“娜菲莎民宿”敞开着大门,家里接待客人的房间虽不大但非常干净整洁,摆满了各种特色的小挂件; “兄弟客栈”的旗挂在家门口,院里种了各类蔬菜,供游客随便采摘;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民宿叫“馕来了”,他家既是民宿,也是卖馕的地方,屋子前面就真实地摆放着一个打馕的馕坑。
我们一行人在离街支边巷写有伟人语录“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标语墙下照了多张合影,不仅仅是为了追忆那些为戍边援疆献出美好青春甚至生命的人们,更是为了怀念新中国建设初期的一个激情燃烧的时代以及那个划时代的、世界公认的杰出领袖。
特克斯一路走来,从远古星空下的神秘天象,到丘处机的无心点化,历经岁月战火洗礼,再到现代华丽变身,每一步都像是老天爷精心编排的剧本,把天地、人文、历史巧妙融合,成为西域大地上一颗独一无二、熠熠生辉的明珠,正吸引着全世界好奇的目光,续写着属于它的奇妙故事。
【作者简介】
张泽新,湖北省作协会员,仙桃市作协副主席兼党支部副书记,仙桃市孔子研究会副会长。出版有《一代人杰张难先》《说痴道怪》《沔水廉思录》等著述七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