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小镇做题家点赞:知识铺就的逐梦华章
文/周中金/退役军人、湖北省武穴市住建局退休人员
诵/云中鹤
在华夏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无数梦想正破土而出。有这样一群青年,他们从寂静的小镇与质朴的乡村走来,带着泥土的芬芳与纯粹的渴望,被人们称作“小镇做题家”。他们没有优渥家境的支撑,也缺少丰富资源的助力,却以一种顽强的力量,在知识的海洋中奋力遨游。我,一名退役军人,湖北省武穴市住建局的退休人员周中金,满心敬佩,想要为他们写下这篇赞歌,歌颂他们的坚持与勇气。
小镇做题家,是勤奋的代名词。简陋的教室里,他们以笔为剑,以梦为马,用滴滴汗水浇灌希望之花。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翻开的课本上;夜晚,星辰陪伴着他们苦读的身影。一支支耗尽的笔芯,是他们努力的勋章,铺就了通往梦想的道路。这份勤奋,是对知识的尊崇,是对未来的庄重承诺。
他们的信念坚如磐石。在求知的道路上,资源匮乏、信息滞后、外界质疑等困难接踵而至。但这些非但没有阻挡他们的脚步,反而让他们的信念愈发坚定。他们坚信,知识能改变命运,努力会成就未来。这信念,如同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照亮他们在逆境中前行的路,让他们在挑战中不断成长,用行动诠释“有志者事竟成”的深刻内涵。
小镇做题家,还是勇敢的追梦人。他们不满足于现状,敢于挑战自我,怀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路向前。他们明白,只有通过不懈努力,才能跨越城乡的差距,打破命运的束缚,实现人生价值。于是,他们带着梦想,从偏远家乡走向广阔世界,从普通学校迈向学术殿堂。一路上,他们历经无数艰难挫折,却从未放弃,始终执着地追逐梦想。
梁文峰、谢文峰、李晓明、王芳……一个个鲜活的名字,代表着一群坚韧不拔的小镇做题家。梁文峰来自偏远小镇,家中经济拮据,父母都是普通的劳动者,为了分担家庭的压力,他不仅要兼顾学业,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帮家里干活。然而,生活的重担并未压垮他,反而让他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每天天未亮,他就借着微弱的灯光背诵课文,放学后,在完成家务后,便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常常学习到深夜。即使在最疲惫的时候,他也未曾有过一丝放弃的念头,凭借着这股子韧劲,他在高考中脱颖而出,被一所重点大学录取。在大学里,他依旧保持着刻苦钻研的精神,积极参加各类学术竞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李晓明来自深山小镇,家庭条件艰苦,却从未放弃对知识的追求。每天清晨五点,他先帮家里干完农活,再匆忙赶往学校,利用一切时间学习。夜晚,昏暗灯光下是他专注的身影,直至深夜。凭借这份坚持,他考入知名大学,还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取得优异成绩。王芳是来自农村的女孩,学习困难重重,但她从未被打倒。课余时间参加补习班,积极向老师请教,成绩逐步提升,最终圆梦理想大学。大学期间,她还踊跃参加社会实践,锻炼自身综合素质。
知名作家张抗抗和阎连科,同样是“小镇做题家”的杰出典范。张抗抗在黑龙江农场的艰苦岁月里坚持创作,凭借小说《分界线》改变命运,调入哈尔滨艺术学校;阎连科出身农村,凭借自身努力成为深受读者喜爱的作家。他们的故事,是“小镇做题家”精神的生动写照,激励着无数有着相似背景的年轻人。
让我们为小镇做题家点赞!他们用勤奋、信念和勇气,书写了青春的壮丽篇章,展现了生命的无限光彩。他们是时代的璀璨星辰,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的榜样。在未来的日子里,愿他们继续怀揣梦想,勇往直前,用知识的力量照亮自己的人生,也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而我,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也将以他们为标杆,持续学习,不断进步,为社会和谐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因为,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书写者,只要勇于挑战、不懈奋斗,就能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这些追梦人身上:深夜的灯光下,李晓明孤独的身影被拉得很长,他的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那光芒比灯光还要耀眼;田间劳作后的王芳,汗水湿透了衣衫,可她坐在书桌前,眼神坚定,仿佛那些疲惫都不能成为她追逐梦想的阻碍。梁文峰在完成繁重的家务后,坐在狭小昏暗的房间里,专注地看着书本,脸上洋溢着对知识的执着。他们简陋的学习环境与心中宏伟的梦想形成鲜明对比,更凸显出他们的坚韧。他们的梦想就像远方的星辰,遥不可及却又无比明亮,指引着他们一路前行。这些故事,激励着每一个心怀梦想的年轻人,让我们看到,只要心怀梦想、毅力坚定、勇气十足,就一定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主播:云中鹤,男,1956年生,大连市人。1977年应征入伍,在海军部队历任排长、连长、军务参谋。团职军官转业至地方后,先后从事过政法、纪检监察、宣传等项工作。热爱体育运动和文学艺术,是大连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