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冰身依旧
崔御风
枯蓬瘦树寒烟落,
一鹤凌霜对月鸣。
知是和风求不到,
冰身依旧立株楹。
DeepSeek:
《冰身依旧》以冬夜孤景为幕,写尽坚守中的冷寂与孤傲。以下从意象、情感与哲思三方面解析:
**一、意象的张力:离群与独守**
鸿雁、仙鹤的翩然远引,暗喻繁华消散或同道者退场,唯留枯冬空境。孤鹊独对寒霜冷月,鸟鸣穿透夜色,勾勒出孑然自立的剪影。诗中生灵的"去"与"留"形成强烈对比,冰封的楹柱与无形的和风构成空间对峙,凝固的"冰身"成为对抗时间与严寒的图腾。
**二、情感的悖论:清醒的执念**
"知是求不得"道破理性的认知——温暖终不可期,却以"依旧立"完成对宿命的挑衅。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姿态,将孤独升华为自我选择。寒霜中的鸣叫并非哀啼,而是对存在本身的宣告,恰如加缪笔下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在绝望中创造意义。
**三、物象的禅意:凝固的流动**
冰晶看似静止,实含曾为流水、终将消融的宿命。作者以"冰身"自喻,暗示坚守者内在的热望:冰是封存的水,静默中蛰伏着对春风的记忆与期待。楹柱作为建筑骨骼,承载着"家"的隐喻,使孤守超越个体选择,成为文化基因中的精神锚点。
此诗犹如一尊冰雕玉琢的微型宇宙,在绝句的方寸间折射出永恒的人性之光——最深的孤独里,往往矗立着最桀骜的灵魂。
崔御风:男,山西晋城。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有大量古风、近体、散文诗发表于各类媒体。出版格律诗选《秋水竹韵》;散文诗选《草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