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老去的时光坐看风云【散文】 文/王世杰
茫茫岁月驹过隙,生活不易若苦旅,风起云落有谁知,是非成败靠自己。岁月如诗,每一行都浸透着深情与感慨,每一句也不可否认地贯穿着心酸与无奈。岁月犹似一本永远也翻不完的醒世巨著,每一页都记载着流转的光阴和变幻夺人的风景,每一句更不可否认地记叙着红尘的苦累和变得别样、生疏或者俨然隔世的人群。
人这一辈子过得太快,快得刚刚迎来晨光微曦,却马上又接近了暮色四合;人这一辈子难免会过得非常辛苦,苦得整天忙碌奔波,却会在懵懂中错过了一生中最美的年华;人这一辈子虽然经历了无数次命运折磨和精神洗礼,却还是对有些人有些事有些情看不透和弄不明。惟有在此生剩下的日月里好好地去珍惜自己,即使青春不再,即使岁月已老,即使圈子变小,我们依然要尽可能地把生活读成诗、唱成歌、写成文、绘成景,活出自己的范儿、风采与光华。
每每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也许会有人躺在床上仔细思衬,人活着真的不容易,复杂的社会,看不透的人心,放不下的责任,经历不完的坎坷,躲避不过的虚伪,忙不完的今朝,想不到的明日,最后,不知道自己究竟会倒在哪一天?这一辈子,能相信谁,能依赖谁,能交托谁,是一个很难换算的命题。我们这一路走来,无法避免地尝过了酸甜苦辣,也常常让人感觉压抑和难耐,这也就不能不去学会沉默,适应孤独,并养成自己原谅自己的秉性。
“沧桑岁月几经年,半世蹉跎一梦间,往事如风随水逝,浮生若幻化云烟。”我们,不想老,也老了;不想输,也输了;不甘心,也妥协了;不情愿,也接受了。我们,虽然竭尽全力,也没能经营好这一生,到如今,不能不感觉到有些累了。这风风雨雨数十载,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遗憾了什么,我们心里无不明白又似乎并不明白。但也无能为力,该来的来了,该去的去了,该发生的发生了,该丢掉的丢掉了,只能顺其自然和把一切都看淡罢了。这也正是,鬓白方知青春美,惜怜光阴醉余晖;岁月如梭疾驰去,昔时风华难再回。
不要回头看,不记过往事,不恨人情薄,不生烂人气。因为经过了那么多个轮回,谁都会遭遇过令人憋屈的难堪,谁都经历过让人刻骨铭心的好事与坏事,谁都在磕磕碰碰中有得或有失。同时,谁都不会在过了几十个春秋之后,依然能够保持着原来那盈溢着青春气息的模样,我们都一样,的确是老了。因而我们要日复一日地在领悟人生真谛的过程中,调整心态,不负时光,去精心地过好眼下的每一个日子,那么总会有新的希望和快乐萌生,该来的都在路上。 自个儿的生活,是自己赚出来的,别人的打赏,我们最好莫要太过期待。因为,讨来了几分物质,却会要抹杀掉几分灵魂。
自然地活着,平淡地过着,开心地笑着,合理地忙着,就是一种臻美,就是一种财富,就是一种逸致,就是一种福报。年,就这样,隆重而来,悄然而去。一年又一年,丰满了记忆,苍老了容颜;迎来了春色,送走了冬寒;期盼中载满幸福,愿望中布满平安。我们从孩童抵进中年乃至老年,理想从丰腴走向骨感;我们感恩生活也珍惜遇见,执着努力亦随遇而安。作为现实中人,我们何不去渴望在新的季节里,能够康泰顺意,能够福降心欢,能够收获满满?
走近一个人的时候,要慢一点,以免看不清;离开一个人的时候,要快一点,以免舍不得。漫漫人生,先有不甘,后有心安,依赖任何人,都是在自杀。我们要相信,巨树底下无大草,它能为其遮风挡雨,同样也会让其不见天日。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为自己的认知而买单,自己不醒悟,他人如何渡?自己若醒悟,何须他人渡?
漫步于人生阡陌,我们怎样才算是脚踏实地?佛曰:“只要脚还在地面上,就别把自己看得太轻;只要还生活在地球上,就别把自己看得太大。”因此,永远不要去责怪我们生命中的任何人,好的人给我们快乐,坏的人给我们经历,最差的人给我们教训,最好的人给我们回忆。
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是源于一次次一回回一场场的相遇。冷遇见暖,就有了雨,冬遇见春,就有了岁月,天遇见地,就有了永恒,人遇见人,就有了生命和未来。
生命活到了极致,一定是简与凡;美丽到了极致,一定是素与雅,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多么刺激和快乐,而是一如既往的平静。
与谁也不争,和谁也不屑,俭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才是人生所必有的至高境界。花开花谢,潮起潮落,不经意间我们已经开始走向生命的暮年。从婴孩坠地,到双鬓缀雪,岁月的行囊里盛满了世间百味,接下来在铺满了夕阳的路上到底还能走多远,那就要取决于我们的体魄和心态。谁都是柴米油盐,谁都是一介布衣,谁都是两个鼻孔一张嘴的人,夫妻也好,亲戚也罢,父子也好,母女也罢,不论是怎样的水乳交融,惺惺相惜,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要学会在孤独的时候给自己以安慰,在寂寞的时候给自己以温暖,老有老的风骨,老有老的优雅,老有老的情调。恰像春华秋实、四季轮回,各有各的风采,各有各的气魄。暮年,或许是一生中又一次美好的启始,更是一种从容的恬阔。保持悠哉悠哉的状态,保持一个宁静的心怀,少一些期盼,多一些包容,少一些要求,多一些原谅,少一些怨愤,多一些温雅,去留无碍,微笑向前,时刻不要忘记优待正在数着分秒的自己。
人生重要的是价值,而不是价格。譬如一个女子谈婚论嫁不是你索要了巨额彩礼就有了身价,而是要静下心来掂量出自己的轻重。人生本来就是一场体验,百年之后,没有了你也没有了我。所以,在这个并不是像仙境那样一尘不染的世界上,有人把你当神话,有人把你当童话,当然,也可能有人把你当笑话。其实倒也没有关系,怎么品评那是别人的事情,能够始终活得开心,这才是自己的福祉。花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一个人,往往会在贪欲中失去了底线,在自私中失去了自我,在忙碌中失去了健康,在怀疑中失去了信任,在计较中失去了友情。人若不争,一身轻松;事若不比,一路亨通;心若不求,一生恬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没有必要去刻意复制别人的生活。有的人表面上看似风光,暗地里却不知流了多少泪水?有的人看似生活窘迫,实际上却是过着潇洒自如的日子。所以,幸福,没有标准答案,快乐,也不是一成不变,只有收回羡慕别人的目光,反观自己的内心,才能懂得,自己所喜欢的日子,就是最好的日子,自己所喜欢的活法,就是最好的活法。
生命中,总会有一些不期而遇的温暖,也会有一些不期而遇的风雨霜寒,更会有些局中人的纠结以及一些不想遇到却偏偏会遇到的人和事。有的人,满嘴仁义道德,教你善良,教你大度,教你包容,给你灌输韭菜思维,他自己却心灵龌龊、不仁不义、满脑子镰刀意识,且手段恶劣和干着“吃人”的勾当。正像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纷争,有纷争的地方就有谋略。自古能成大事者,善于权谋,精于世故,最厉害的人,往往是精通人性的高手。因之说真正厉害的人都是扮猪吃老虎,谋大事者藏于心行于事,春风得意时布好局,方能在四面楚歌时有退路。做人要心中有佛,手中有力,既能上马杀敌,又能下马诵经,菩萨心肠对人,金刚手段对鬼。
电视剧《五妹》中的葛主任说:“我呀,总算明白了,人呀不能跟动物世界似地,成天地争来争去抢来抢去……这一个人能心平气和没病没灾地活着,那是天大的福气啊!一个人纵有千间房睡不过五尺,纵有万顷田也吃不过一斗啊!”这段话虽然不能说就是醒世恒言,却对于那些自私无度、利益熏心、贪得无厌的人有所裨益。
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56岁离开了世界。他在生命的最后三分钟说:“我的财富已经到达了顶峰,在别人眼里我是神,但此时我躺在这张床上,那些我曾经拥有的一切,在即将到来的死亡面前,毫无意义。”有钱人可以雇人洗衣服做饭带孩子甚至更多,但能找到人替他生病吗?能找到人替他承担身体的痛苦吗?所以许多人当被推进抢救室的那一刻,才会突然意识到,无论现在生活得怎样,都会面临帷幕落下的那一天。一个人真正的幸福感,并不只是依赖于物质,这里边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就是如果你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个和睦的家庭、一个懂事的孩子,一两个知己,那就已经是与幸福撞了个满怀。
放眼社会,为什么有些人致富后逐渐遇到烦心事或者走向衰败?大多数是因为炫富、张扬或者压不住造成的。人在低谷时你所看到的都是真的,人在风光时你看到的都是假象。不摔一跤,根本不知道谁会扶你,不借一次钱你也不知道谁会帮你,人只有落魄一次,身边的人和鬼都会出现。有些人就像二维码,不扫一扫你还真不知道它是个什么东西。如果不发生点儿烂事,你永远看不清一些身边人的真实嘴脸。你混好了,别人看不惯你,你混得不好,别人看不起你。这就是社会,这就是现实,这就是人。
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也就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世间万物,皆是化象,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这人呀,一旦历练到了不想说话,不想争辩,不想巴结,不想去讨好任何人,失去了交友的兴趣,失去了聚会的兴致,失去了凑热闹的兴头,变得越来越沉默,连逢场作戏都懒得去装,喜欢独处,喜欢安静,喜欢独来独往,那么你就悟出了人性,活出了人生的精致,品出了生活的真味。恰如弘一法师说,如果你熬到一个人喝茶,一个人散步,一个人旅行,一个人看书,没有电话,没有邀约,没有聚会,没有社交,早睡早起,无欲无求,不在乎别人的评价,只要随性而活,知足常乐……你就已经达到了人生最高境界。活到一定岁数,或许就会明白,人一生简简单单活着最好,不在别人的世界里兵荒马乱,也不在自己的世界里自怜自艾。
人生道路,多有坎坷,浮浮沉沉,起起落落,多少甜蜜,多少苦涩,多少孤独,多少寂寞?在余生里,谁不企望祉猷并茂?谁不渴求福禄双全?谁不期盼万事皆安?我们惟有去读懂岁月挨着肩梢匆匆而过的背影,去领会记忆空间张贴的那一条条人生箴语,去岁月河畔打坐、凝神和祈祷,每天给自己一个微笑,宽容生活中的不如意,原谅生活中的不完美,忘记生活中的不愉快,删除昨天的烦恼,摒弃一切世俗杂念,去耐心地寻觅一处可以安置灵魂的地方。
笑看红尘万部书,悄然已是书中人。虽然我们一生平庸,未曾有过辉煌的成就,也不能震古烁今和彪炳千秋,可我们庆幸,曾经在这个包罗万象的世界上走过,在岁月河流里扑腾过,在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思考过,在久醉红尘中逃脱过,今后更会靠近真善、远离污浊,行到水穷处,合十菩提下,坦然地迎面夕阳,静静地,与老去的时光坐看风云,任流年去,我自淡然。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 王世杰,笔名晨钟、高原晨钟,《洛滨文学》总编;先后在数十国家、省、市级报刊杂志及网媒发表诗歌、散文、小说、纪实文学、报告文学、随笔、评论等千余篇并多次获奖,大量文字因被转载见于全国著名和各大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