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生态农业促进会
西府有机农业推广中心李宝智
二十年前关中西部正月十五的社火活动,充满了浓厚的民间自发性和文化传承意味。社火作为传统民俗活动,不仅是民众庆祝节日的方式,更是社区凝聚力的体现。人们自发组织,参与热情高涨,活动形式多样,如赤沙的血社火,陇县的马社火,曹家塬的地台社火,三合村的高跷,还有舞龙、舞狮、高跷、秧歌等,充满了节日的喜庆氛围。这种热闹不仅源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相对简单的文化生态。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的社火活动逐渐被地方政府纳入“任务”范畴。地方政府出于文化保护、旅游推广或政绩考核的考虑,开始主导社火的组织和实施。这种转变带来了两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政府的介入为社火活动提供了更多资源和保障,使其规模更大、形式更规范,甚至成为地方文化名片。例如,通过媒体宣传和旅游推广,社火活动吸引了更多外来游客,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政府的过度干预也可能削弱社火的民间性和自发性。当社火变成“任务”时,民众的参与动机可能从文化认同转变为被动配合,活动的初衷逐渐淡化。此外,形式化和程式化的倾向也可能使社火失去原有的活力和多样性。
这种变化引发了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深度思考: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民俗活动的生命力?政府的角色应当是引导而非主导,尊重民间文化的自发性和多样性,避免过度干预。同时,民众的文化自觉也至关重要,只有真正理解和热爱传统文化,才能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
总之,社火活动的变迁反映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挑战与机遇。如何在保护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是地方政府和民众共同面对的课题。
2025年正月初七李宝智
李宝智、男、生于1962年7月,张家塬镇曹家塬村人,农民、中共党员,1979年毕业于文家坡中学,高中文化程度。1998年毕业于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大学(果树专业),2018年进修于陕西省团校(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专题培训)。1984年被千阳县文家坡乡人民政府评为致富能手,并授予“万元户称号”,2010年被千阳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表彰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2011年被千阳县人民政府评为优秀种植户三等奖获得者,2012年被张家塬镇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2012年、2013年连续三年被宝鸡科学技术协会评为十佳农村科普带头人,2013年入选全国好人榜,2019年被张家塬人民政府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同年被曹家塬村村委会党支部评为优秀村民及优秀共产党员,2019年被宝鸡市杂文散文协会评为先进个人,2020年获得宝鸡市老科协技术协会学术金秋活动论文三等奖,并被宝鸡市老科协评为2020年先进个人,2019年被杨凌生态农业促进会聘请为副会长,三十多年日积月累,共有专利五个,草木共生学术研究课题一项、有机农业合理施肥研究课题一项。几十年如一日奔赴于田间地头宣传农业科技技术及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作物要点,足迹遍布千阳每一个小村庄及周边麟游县、凤翔、岐山、凤县、陈仓区、渭滨区、金台区、陇县等地。推广有机生态农业新技术,合理施肥,远离农药化肥,促进食品安全,自有宣传车1辆,足迹遍布宝鸡,天水,平凉等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