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晚的硬伤
于献龙
一、画面杂乱
追求大场面,追求火爆,搞大合唱,大合舞,大摇滚,人海战术。结果是一锅粥,只见蒸气,不见八宝。人头晃动,拳手舞动,在蹦跳,在串高,乱遭遭,视角失败。无艺术品味。
二、节目幼嫩
80%的节目处于婴儿期,沒长成。相声小品粗草,无包衭,无幽默,无笑料,无生活。像刚出生的娃娃在哭喊。令人不知所意。魔术、几个小品,几段相声,沒有二十年前的生动、感人。让观众失望。
三、广告成灾
节目间串插广告过多,过乱。
小品式的广告,伴着节目,人们分不清那是广告,那是节目。引起观众反胃。
三条建议:
一是选定节目要走群众路线。
好节目要有好本子。发动省市县电视台创作小品、相声、歌曲本子。他们都有一批深入基层的创作队伍。创作出的本子上报总台,评一二三等奖。
二是组织评审组委会。对上报的本子一一评审,——再创作。要发扬十年谋一戏的精神,实践一年课一戏。不成精品不出笼。要谋出若干个《世界赠予我的》本子,从生活土壤中长出来的壮禾。
三是压缩总量。将四小时压成两小时。两小时内出春晚精品汇。
不要再设分会场。
广告放在春晚之前半小时,设“春晚广告集”。
对英模,主持人简单介绍即可,不要新闻采访。
减少观众互动场面。
一切都要为出精品节目服务。把毛主席的《矛盾论》用上来,突出主要矛盾。
演员队伍要老中青结合。由本子选定人员。对那些德艺双馨的老戏骨不要排斥。对那些德不配艺的名星坚决杜绝。
作者:于献龙(笔名大孤山翁)
写于2025年2月4日

【于献龙简介:
1939年11月生。研究员,曾任长春社科院常务副院长(主持工作),长春市社科联驻会副主席、党组书记。
退休后从事散文、诗歌创作。任吉林省作家学会会员,长春市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新诗学会理事,吉林省两岸文化艺术交流协会顾问,长春市新诗学会顾问,长春汉俳学会副会长。出版散文集3部,理论文集3部,诗集7部。
地址:长春市朝阳区白山胡同72-2号
电话:158-4306-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