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岚皋:心灵的归泊之所
文/赵明磊
在时光长河的一隅,岚皋,这座隐匿于巴山的小城,宛如一颗温润的明珠,静静散发着独有的宁静与悠然气息。
提及岚皋,其历史底蕴犹如陈酿的美酒,醇厚而悠长。回溯往昔,它承载着岁月的斑驳痕迹,历经无数朝代的更迭,见证了无数的兴衰荣辱。古老的巴文化在这里生根发芽,与当地的风土人情相互交融,孕育出独特而迷人的地域文化。那些流传千年的民俗传统、古朴厚重的建筑风格,无一不是这座小城历史文化的生动注脚。
巴山的冬日,少了几分凛冽,多了一丝温柔。轻柔的暖风如母亲的手,徐徐拂来,那是大自然给予小城最温存的安抚。枝头的鸟儿欢快地啼鸣,清脆的嗓音宛如天籁,在静谧的寒冬中奏响一曲灵动的乐章,为这座小城增添了别样的生机与活力。
街头巷尾,是小城生活的真实写照。美女们身姿曼妙,穿梭于大街小巷。她们修长的美腿,或搭配简约的长裤,或衬着俏皮的短裙,自成一道别具一格的景致。她们的欢声笑语,时而轻言细语,似山间清泉流淌;时而笑语盈盈,如春日繁花绽放,为这座小城注入了浓浓的烟火气息。我常常坐在街边的茶馆里,静静地观察着这一切。茶香袅袅中,内心不禁泛起层层涟漪:生活,可不就是这般美好而纯粹吗?
小城的美食,虽不奢华,却满是温暖的味道。每日三餐,简单却足以滋养身心。清晨,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筋道爽滑,搭配几碟清新爽口的小菜,瞬间唤醒沉睡的味蕾。若是再来上一杯清酒,浅酌慢饮间,满足感便在心底蔓延开来。
饭后,我喜欢在小城的街头漫步。阳光洒在身上,暖融融的。兴致来了,便随口吟上几句诗,或是随性舞弄几下刀剑。寒风中,身躯却始终保持着一份灵动与活力。若是感到疲倦,我会走进一家静谧的书屋。
身躯在寒风中依旧保持着一份灵动与活力。感到疲倦了,便寻一家静谧的书屋,翻开一本典籍,沉浸于文字的天地之中
心情舒畅时,约上三五友人,相聚一堂,谈天说地,纵情欢笑。而当心情烦闷,家人和朋友的宽慰就像冬日里的暖阳,总能驱散心头的阴霾,让我重新振作精神。
生活在岚皋,我越发懂得聆听与观望。耳朵虽只有一对,却能听见世间万象。对于那些粗俗恶语,我选择充耳不闻;而优美的诗词歌赋,却总能令我如痴如醉。用双眼观望这世间,抬头可见悠悠白云在蓝天飘荡,低头能看到肥沃土地上农民辛勤劳作的身影。人生之路,恰似在这一仰一俯之间。一只脚奋力向前,勇敢地拼搏奋斗;另一只脚适时后退,学会在困境中转身,不被风雨困住前行的脚步。
有人穷尽一生追逐万贯家财,渴望纵情享受人间繁华,这固然也是一种快意人生。然而,在我看来,即便最终可能一无所有,又何必在有限的生命里徒增悲伤呢?
我愿安然坐于高台之上,以虚空为印,将这大好河山尽纳胸怀。岚皋,这座充满魅力的小城,已然成为我的心灵归处。在这里,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宁静与悠然,也领悟到生活的真谛——不骄不躁,不卑不亢,用心感受每一个平凡日子里的小美好。
【作者简介】赵明磊:网名:梦蝶追修,陕西省岚皋县人,正一道士,陕西密集山水画传人,2020年和诗人大月亮(刘杏丽)创立了道经体诗派。著现代诗集《谁生道》,《八歌》。
陈艳丽,女,汉族,吉林松原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 ,《华夏诗词文学社:社长主编》江南诗词协会会员。作品有诗词、散文、小说《老丫》。经常发布在《华夏诗词文学社》《江南诗絮》《都市头条》《北方都市文化》《松原日报》《松花江》《温馨微语》《艺苑百花》《大江诗社》《巴马文化社》《中国爱情诗刊》《花花上酸菜》等报刊与微信公众平台。(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立即删除。183044397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