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泸州古志校补图注》 序
四川古称天府,然处盆地之中,山川迂远,云雾缭绕,交通不便,“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主要物流赖长江一线与中原相通达,由成都出川,需经嘉、戎(叙)、泸、渝、夔五州。此五州,经历千年风霜而持续发展至今,蔚为蜀中巨镇者,又仅嘉、戎(叙)、泸、渝。渝镇川东,泸镇川南,戎(叙)镇川西南,各领一方,雄兵布列,商
贾骈阗。四川接受中原文化略晚,直至唐代,犹被人目为蛮荒之地,尤其是川南地区,尚多夷獠蛮僰,人文未振。故泸州建置尚矣,泸州有志则迟矣。泸州,至唐始建孔庙,宋有州学,真正人文发达,方志肇兴,乃在宋代。宋有《祥符(泸州)旧图经》、《泸州图经》、《(泸州)旧志》、《泸州志》、《(开禧)泸州志记》、《泸州地理书》、《江阳志》、《(江阳)前谱》、《江阳谱》、《江阳续谱二册》等十种。其中,除《江阳谱》、《江阳续谱》部分收录于《永乐大典》泸字卷外,其余各志皆已亡佚。 “天畏斯文坠,凭君助素风。”泸州宿学赵永康先生,受市委委托,撰写《泸州通史》,遂组织力量,寻古志之坠绪,作为前期准备之“资料编”。形成这部《珍稀泸州古志校补图注》,与赵先生此前完成,列入“四川2023 年重点出版项目”、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之《永乐大典泸字校补图注》,实为泸州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之重大成果,可贺可喜。 《珍稀泸州古志校补图注》所收志书,较之《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纵向增加《正德泸州志》,横向增加永宁卫、赤水卫、普市所、永宁宣抚司等志,所增《赤水备考全志》属世间孤本,其余实亦珍稀,填补了明代泸州方志空白,所叙内容,亦可补宋志之遗阙。蒐集之劳,诚堪嘉赞。 特别值得肯定者,赵先生和编写组坚决摒弃旧时一些地方修志罔顾事实,夸大甚至编造谎言,抬高地方声价的陋习,坚持实事求是,努力求实存真,此精神贯穿于《珍稀泸州古志校补图注》之终始,良足为修志者法。兹略举一二,窥斑见豹。
○自《水经注》记周宣王时重臣尹吉甫于江阳,泸州坊间或传其故第及其茔兆皆在焉,而编写组并不盲从,赵先生更撰专文,在中文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否定此延续千年之谬说,力证《正德泸州志》所言蜀人“好妄援引,以自矜夸,乃谓尹吉甫生于泸州,岂有此理哉”。
○引用出土简文,证实江阳县建置于秦,纠正了汉代置县之旧说。
○南宋李埴《西山堂记》谓“郡得名为泸者,始因梁大同中,尝徙治马湖口置泸州”,本书详细考证,指出:“原李埴之所以为言,盖以《元和郡县志》云泸州‘取泸水以为名。’《太平寰宇记》加植一‘远’字,作‘远取泸川为名。’李埴无以为解,乃为‘徙治’‘还治’之说以穿凿之。”不仅指正“徙治马湖口”说之误,而且合理解释了其致误之由。 ○合江县,《正德泸州志》曰“唐改符节”。本书指出:《后汉书》东汉犍为郡下已有符节县,《蜀中广记》直言:‘合江县,汉符县东汉符节县地也。梁称安乐戍。后周取合符之义,始置县。’足证唐改符节说之非。
○唐泾南县治,赵先生在《人文三泸》书中,曾以为在今纳溪区城西之大渡口镇,今据遗址订正为纳溪区东南二十里之三江坝,反映了实事求是、不泥旧说之科学态度。
○考证“三泸”之由来,非如《正德泸州志》所说源于泸州治所曾三度搬迁,而应如宋郭允蹈《蜀鉴》所谓:“盖孙水、若水、绳水,皆出于西北徼外,而合于邛莋之间。其山即卢峰,故唐吐蕃尝屯三泸水。谓之‘三泸’,以是三水也。”由于泸州得名于“泸水”,本来只是作为“泸水(包括金沙江及其下游长江)”代称的“三泸”,渐次成为泸州代称。
○力证光绪《九姓任氏族谱》所谓九姓长官司正长官任福来自江南之非,指出“任福不是江南汉族,也没有随傅友德伐蜀在陕西阶、文诸州作战,捏造历史,自称汉族,实为永宁‘土人’,少数民族。”当可征信。 ○泸州、合江等志所载孔庙祭祀音乐的工尺谱无法演奏,编写组多地拜谒名师,问学求教,又经反复论证研判,终于查明此盖康熙帝将明十二律乐曲修改为十四律所致,成功译为五线谱,使此基本无人掌握之记谱法,重新为世所知。 ○对于泸州城市街道里坊变迁,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上千个古代山川、村落、寺庙、桥渡等小地名及其演变,动植物、土特产名实,一一考证指实,居功至伟。
此外,还订正了大量泸州古志原文的文字讹误,对难以理解之语词、典故、人名,皆尽力为之解释,以方便读者。
又仿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体例,尽力配图,不少是珍贵照片,得来不易。图文并茂,相得益彰,嘉惠读者,良得任先生之要旨,深为钦佩。
《珍稀泸州古志校补图注》煌煌巨著,编为四册,洋洋二百余万字,编写人员众多,难免挂一漏万,间亦有可容商榷者,如唐代羁縻纳州如定在纳溪口,如何解释其距泸州五百余里的记载?不过,这些少问题,远不足以掩盖本书之光芒。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古籍整理之难,不可以与外人道。主编赵先生孜孜屹屹数十年如一日,沉潜于此,乃得今日之大成,叹服敬仰之余,感而为诗:
方志乾坤难说尽, 兰台最是老书房。 褐衿瓢笠三餐足, 肝胆文章两自伤。 不觉平生唯日月, 已将心血付泸阳。 功成名就如归去, 恍惚此身醉酒乡。 吾虽泸人,而寓外久矣,本不当置喙于泸志之修纂,然蒙赵老先生美意相邀,以乡土感情犹在,加之对于泸南民族、地理,亦尝稍事考识,爰不辞谫陋勉为数语,塞责以为序言。
2025 年 2 月 1 日
于暨南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