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韵流芳:访著名书法家卢乐群老师
文 清
在书法的世界里,卢乐群老师宛如一位沉稳而深邃的智者,以其精湛的技艺和高尚的品德,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走进临海紫阳街他的书法工作室,仿佛踏入了一方静谧而深邃的艺术天地。墙上悬挂着一幅幅笔力遒劲、气韵生动的书法作品,每一笔每一画都如同跳跃的音符,奏响着古老艺术的华章。
卢老师已年过古稀,但精神矍铄,满头银发下,一双眼睛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他身着一件素雅的中式长衫,坐在宽大的书桌前,正专注地书写着一幅作品。只见他手握毛笔,笔锋在宣纸上灵动地舞动,时而轻如蝉翼,时而重若崩云,笔画间透着一股从容与自信。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让人沉醉其中。
待卢老师搁笔,我便迫不及待地开始了采访。我首先问道:“卢老师,您是如何与书法结缘的呢?”卢老师微微一笑,轻声道:“这还得从我小时候说起。那时候,我的父亲是一位私塾先生,他写得一手好字,常常在过年时为乡亲们写春联。我看着他挥毫泼墨,心中便种下了一颗对书法的向往之种。后来,我便开始跟着父亲学习书法,从最基础的笔画练起,一练就是几十年。”
卢老师的话语中透着对书法的热爱与执着。书法于他而言,不仅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寄托。他告诉我,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智慧。每一笔每一画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他常说:“书法不仅仅是写字,更是写心。”通过书法,他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心境,也能与古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在卢老师的作品中,我看到了他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追求。他的书法风格多样,既有行云流水般的行书,又有古朴典雅的篆书,更有雄浑大气的楷书。每一幅作品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让人回味无穷。我好奇地问道:“卢老师,您的书法风格如此独特,您是如何形成的呢?”
卢老师沉思片刻,说道:“书法风格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需要不断地学习、积累和感悟。我年轻时,曾遍访名山大川,向各地的书法名家学习请教。我还深入研究了历代书法大家的作品,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到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从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到赵孟頫的《胆巴碑》,这些经典之作都给了我无尽的灵感和启示。同时,我也注重从生活中汲取养分,观察自然万物的形态与神韵,将其融入到书法创作中。经过多年的磨砺与沉淀,我的书法风格才逐渐形成。”
卢老师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更是一位热心的书法教育者。他一直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书法艺术,培养了众多书法爱好者。他的书法课堂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他用生动有趣的讲解和耐心细致的指导,让学员们在书法的世界里尽情遨游。我问道:“卢老师,您为什么如此热衷于书法教育呢?”
卢老师眼中闪过一丝坚定,说道:“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根脉,传承书法艺术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少的人愿意静下心来学习书法。但我相信,书法的魅力永远不会褪色。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书法、喜爱书法,让这门古老的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在与卢老师的交流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他对书法艺术的敬畏与热爱。他将书法视为生命的一部分,用一生的精力去追求、去探索。他的书法作品不仅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技巧,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每一幅作品都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他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
采访即将结束时,卢老师拿起一幅刚完成的作品,递给我,说道:“这幅作品就送给你吧,希望你能从中感受到书法的魅力。”我接过作品,只见上面写着“墨韵流芳”四个大字,笔力雄健,气韵生动。这四个字仿佛是对卢老师书法艺术的最好诠释,他的书法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人们的心田,让书法艺术的芬芳在岁月中流淌。
走出卢老师的工作室,我心中充满了敬意与感动。卢乐群老师用他的笔墨书写着人生的华章,用他的执着传承着文化的精髓。他的书法艺术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书法爱好者前行的道路,也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蓬勃生机。
文清,湖北省阳新县人,《黄石日报》原特约记者,诗人、书法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