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湖莲花
文/谭光红
说起北湖公园,南充人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说起莲池,知道的人就不多了,特别是80、90后,几乎是不知道的。
莲池,是北湖公园的前身。北湖公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到现在已经有2000多年。在西汉,北湖公园称“是鱼池”,到明代的时候,改称“北湖”,1919年从乐至购买“天池重瓣莲花”种植于湖中,从此被称为“莲池”。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1986年公园建成时,再次更名为“北湖”。
莲是北湖公园的特色,也是其精神所在。
北湖的莲花,清新迷人,芳菲无限。她像一位美丽的少女,青衣款款,飘逸而来,在仙境般的油画里,神采奕奕,眉睫飞舞。清晨的薄雾弥漫心田,温存的笑容流露出甜美的回忆,优美的舞姿再现绝世的容貌。又如一位知性少年,阳光活泼,清新自然,在音乐的国度里,一页页翻看时间,欣赏缓缓流淌的岁月,阅读如梦的人生。在莲的世界,我们是日与月交替出的一滴甘露,是天空与大地舍弃了黑暗而选择的一米阳光。做人当如莲,当如北湖之莲!
莲叶深绿,或挺拔或低徊,或平铺或重叠,或静立水面或摇曳风中,密密匝匝,轻轻柔柔,在喧嚣中寻得一方天地,互为邻、互为友、互为亲。她们像一只只手,合为蓝天,分为流云,捧出黎明的朝霞、捧出季节的问候、捧出一颗温暖的心;又像一张张笑脸,把六月的阳光涂上胭脂,缘分的天空静好如初,时光与水,都是她们的闺蜜。莲叶之下,星月与红尘交替,我们幻想着前世。莲叶之上,清风无名,浮云弄影,我们独立于莲亭,因为我们不愿做生活的看客。
莲池的水,碧绿无暇,青春无限。那是天的颜色,是莲叶的颜色,是池水本身的颜色!池水静谧的时候,犹如一面浅浅的薄泉,清澈安详。你把耳朵贴过来,把心靠过来,就能听见池水的心跳和脉搏,就能听见脉搏里流淌的文字组合成诗句的声音。有风来,而且是微风,池面泛起涟漪,薄薄的浅笑,盛满天空的云和云的感怀,盛满岁月的阳光和阳光的温暖,盛满莲亭里缓缓流淌的清澈的月色。岁月如水,这莲池之水,浸透多少逝去的回味,以及我们,对于青春无微不至的叮嘱。
每到7、8月份,莲就开始孕育着花期。
清晨,含苞待放的花蕾披着晨光,沐浴朝霞,轻雾缭绕在莲池,在时光的流里,露珠润湿了花蕾的淡淡清香,若即若离,若隐若现。她像一个含羞的小孩,把稚嫩的微笑,一层一层埋进母亲的怀里,吮吸着大自然的乳汁。她又像一个一往无前的战士,傲然挺立于深绿色的莲叶中间,朝气蓬勃,奋发向上,以崭新的姿势迎接初升的万丈光芒。
中午,莲池应天接日,波光明灭,一朵朵莲花悄然盛开。你看,有的起舞弄清影,有的含羞半遮面,有的梦里抚古琴,有的回首望流云。不孤芳自赏,不固步自封,不清高自傲,在各自的世界里,一瓣一瓣、一层一层、一帘一帘,争先恐后,你方开罢我登场。游人如织,镜头留下的,是莲花动人的笑脸;心里留下的,是莲花魅力的青春。
黄昏,莲花收拢,雄蕊次第老去,雌蕊搭起蒙古包似的小房子,开始孕育明天的希望。月光似水,静下心来,看秋风中的莲蓬,已经脱去翠绿的衣裳,换上了乌黑的斗篷。一颗颗黑溜溜的莲子,在入夜时分,显得寂静而安详。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句千古绝唱,至今仍脍炙人口。北湖的莲花,以其超凡脱俗的气质,清新隽永的风貌,成为南充人民心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作者简介:
谭光红,男,四川南充人,四川省小小说学会、四川省诗歌学会、南充市作家协会、南充市网络作家协会、嘉陵区作家协会、嘉陵区诗词学会会员,嘉陵区政协文史员。有散文、诗歌、小小说发表于《金山》《河南诗人》《大别山诗刊》《零度诗刊》等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