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峪古村千人团圆过大年
宋俊忠
在岁月的长河中,春节,这个古老而盛大的节日,总是像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最温暖的角落。而在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孝里街道的方峪村,这个春节,一场盛大而充满温情的千人村宴,如同一场热闹非凡的民俗画卷,在锣鼓喧天的喜庆氛围中徐徐展开。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落在方峪村古老的屋瓦上,整个村庄就像是被注入了无限的活力,开始忙碌而又兴奋地筹备着这场千人村宴。村中的男女老少,就像一群勤劳的蜜蜂,各自为这场盛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妇女们早早地就聚集在村里的大厨房,那是一个充满着烟火气和欢声笑语的地方。她们熟练地切菜、洗菜、炒菜,手中的厨具就像是魔法棒,一道道特色菜肴在她们的巧手下逐渐成型。厨房中弥漫着的香气,不仅仅是食物的味道,更是一种浓浓的年味,一种家的味道,一种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上的质朴情感。
村中的男人们也没闲着,他们负责布置村宴的场地。从村头到村尾,一张张桌子、一把把椅子被整齐地摆放着,红色的桌布像是喜庆的旗帜,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他们还在场地周围挂上了红红的灯笼,那灯笼就像是一个个熟透了的红柿子,散发着温暖而热烈的光芒。每一个灯笼上都写着祝福的话语,或是“新年快乐”,或是“吉祥如意”,在阳光的照耀下,这些字仿佛都有了生命,跳动着,欢呼着,迎接着即将到来的欢乐时刻。
而孩子们呢,他们就像是一群欢快的小鸟,在村子里跑来跑去。他们穿着新衣,脸上洋溢着纯真无邪的笑容。有的孩子在帮忙传递着餐具,小小的身体却充满了大大的能量;有的孩子则围在大人们身边,好奇地看着一道道菜肴的制作过程,眼睛里闪烁着期待的光芒,时不时地还会问一些天真的问题,引得大人们哈哈大笑。整个村庄都沉浸在一种忙碌而又愉悦的氛围中,这种氛围就像是一团燃烧的火焰,越烧越旺,将每一个人的热情都点燃了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村宴的时刻终于来临。锣鼓声如同雷鸣般在村庄上空响起,那声音震耳欲聋,却又让人感到无比的振奋。这锣鼓声像是一种召唤,将分散在村子各个角落的村民们都聚集到了村宴的场地。一时间,村宴现场人山人海,欢声笑语不断。村民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他们的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那笑容中蕴含着对新年的期待,对乡亲们的思念,以及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
方峪村的村民们齐聚一堂,就像是一个大家庭的成员们在过年时的团聚。老人们坐在最中间的位置,他们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皱纹,但那些皱纹在今天却像是盛开的菊花,每一道纹路里都写满了幸福。他们相互拉着手,回忆着过去的岁月,那些艰苦的日子在今天的欢声笑语中仿佛也变得充满了诗意。年轻人们则围坐在一起,他们充满活力,共叙乡情的同时,也分享着自己在外面世界的所见所闻。有的年轻人讲述着自己在城市里的工作经历,那些奋斗的故事让其他年轻人听得热血沸腾;有的年轻人则分享着自己在旅途中的奇遇,让大家仿佛也跟着他一起领略了外面世界的精彩。而孩子们则在人群中穿梭着,他们的笑声就像是银铃般清脆,为这个欢乐的场景增添了更多的生机与活力。
在这个充满浓浓年味的时刻,村民们互道新年祝福,那些祝福的话语就像是温暖的春风,吹进了每一个人的心田。“新年好啊,祝你身体健康!”“祝你家孩子学习进步啊!”“希望新的一年大家都顺顺利利的!”这些简单而又真诚的祝福,在村民们之间传递着,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来自乡亲们的关爱和温暖。他们也分享着过去一年的收获,那些收获无论是大是小,都成为了大家共同的喜悦。有的村民说自己种的庄稼收成好,卖了个好价钱;有的村民说自己的孩子考上了好学校,这是全家的骄傲;还有的村民说自己学会了一门新的手艺,以后的生活会更加有保障。这些收获就像是一颗颗珍珠,被村民们用乡情这根线串了起来,成为了一条闪耀着光芒的项链,挂在方峪村这个大家庭的胸前。
而展望未来的美好生活,村民们的眼中充满了希望。他们谈论着村里的发展计划,希望能够把方峪村建设得更加美丽、富裕。有的村民提议发展乡村旅游,利用方峪村古老的建筑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游客;有的村民则希望能够引进更多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在这个小小的村庄里,每一个人都像是一颗星星,虽然渺小,但当他们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就能够照亮整个村庄的未来。
一道道精心烹制的特色菜肴摆上餐桌,那场面简直就是一场美食的盛宴。大盘的红烧肉,色泽红亮,肉皮软糯,瘦肉部分鲜嫩多汁,咬上一口,满嘴留香;清蒸的鱼,寓意着年年有余,鱼身上撒着葱花和红椒丝,就像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鱼肉鲜嫩,入口即化;还有那炖得烂熟的排骨,肉骨分离,骨髓的香味渗透到肉里,每一块排骨都充满了浓郁的肉香。除了这些荤菜,还有各种新鲜的蔬菜,绿油油的青菜像是翡翠,炒得脆嫩可口;金黄色的玉米饼散发着玉米的清香,咬一口,满满的都是粗粮的香甜。这些菜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那香气弥漫在空气中,让人垂涎欲滴。村民们共举杯、品佳肴,每一口食物都像是一种享受,一种对生活的感恩。他们脸上挂满了幸福的笑容,那笑容是如此的真实,如此的纯粹,因为这是在自己的家乡,和自己的乡亲们一起品尝着家乡的美食,这种幸福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村宴结束后,伴着欢快的锣鼓声,村民们来到村里小广场拍摄全村全家福。这是一个多么温馨而又激动人心的时刻啊!来自省城济南的摄影志愿者们早已在小广场上准备好了相机。村民们按照家庭、按照辈分,有序地排列着。老人们坐在前排,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庄重和喜悦;年轻人站在后排,他们挺直了腰杆,充满了朝气;孩子们则围在大人的身边,有的还做出了可爱的鬼脸。当摄影志愿者喊出“茄子”的那一刻,快门声响起,一张张笑脸定格在镜头里。这些笑脸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的故事,是方峪村的历史和文化,是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一张笑脸都像是一朵盛开的花朵,它们汇聚在一起,就成为了方峪村这个大花园里最美丽的风景。
这张全村全家福,不仅仅是一张照片,它更是方峪村村民们团结、和谐、幸福的象征。它记录了这个特殊的时刻,这个充满欢喜的中国年。在这个春节里,方峪村的千人村宴和全村全家福,就像是两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方峪村的历史长河中,成为了村民们永远难忘的回忆。它们也向外界展示了方峪村的魅力,一种来自乡村的、质朴而又充满活力的魅力。这种魅力,是中国乡村文化的一部分,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团结、友爱、互助、感恩等。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方峪村就像是一个宁静的港湾,坚守着自己的文化和传统,迎接着每一个新年的到来,也迎接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随着夕阳的西下,方峪村逐渐恢复了平静。但这个春节的欢乐和温暖,却永远留在了村民们的心中。那千人村宴的热闹场景,那全村全家福上的笑脸,都将成为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不断前进的动力。因为他们知道,无论走得多远,方峪村永远是他们的家,这里有他们的亲人,有他们的回忆,有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这个春节,也将成为方峪村历史上一个浓墨重彩的篇章,被一代又一代的村民们传颂下去。




(本文摄影 刘军)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