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漫记
(7130——7150)
张 鹏

7130.昨日,看到十多年前熟悉而挚爱的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的男主人公杜深忠老人的视频,心头一动,感慨良深。又找来电影重温。此片已隔十多年,依然让人心动不已,内里有千年不动的二十四节气,有山光水色,有人心的善良与美好,有人性的坚韧与顽固,有绵延的生存艰辛与永怀希望。祝福大地上艰辛生存的每一位乡亲,每一株植物,每一寸山川,每一只鸣蝉,每一片阳光与月色。
7131.在生命和健康面前,学位、职称、论文、科研项目、职务、头衔、奖学金、津贴、证书、表格、会议、兼职,所有的荣华富贵都轻若鸿毛。吃好,睡好,休息好,少焦虑不安,过好每一天,对得起自己宝贵的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生命!
7132.G兄常言,“若以笑话论之,任何人的人生皆是一场笑话”,我们应该以庄重严肃的态度来对待幽默闹剧般的现实。有时想想,确实,在强大而乖张的现实生活之下,任何的算计、挣扎、预谋和折腾,都无法从本质上改变人生无常的戏剧化。冷眼观世,热情投入,静观其变,笑纳结局,如斯,方可勉强游刃有余矣。
7133.此刻,元月6日,腊月初七,下午三时左右,泰安晴空万里,蔚蓝碧澄,冬天的风吹刮着大地上的落叶,哗哗啦啦。太阳光芒灿烂,月亮白净清晰,日月同时高悬蓝天。估计,此刻看月亮的人,少之又少。
7134.个人的生命意义与价值,一旦进入历史的天空去评价,随时面临笑话化。比如,你现在突然发现了一位逝去的祖先引以为傲的“大炼钢铁全国先进个人”证书,或者你自己手头有一张“计划生育优秀工作者”诸如此类的证书,某一项社会事件本身已远去且意义值得重新评价,而在社会事件中涌现出的积极分子,如何去直面当年的勤奋工作?
7135.世俗意义上的所谓怪人,其实往往都是一些极其正直,极其认真,极其有操守的人。他们遵纪守法,有担当,讲信用,做事有板有眼,诚悫厚道,坦荡自信。他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表现出来的那种节操和品德令一般人望尘莫及,所以一般人称之为怪,以我近半个世纪的人生经验所见,凡是那些被称为怪的人往往都是要么在勤奋程度,要么在生活节奏,要么在日常习惯上有着超出凡人的卓越之处,他们恰恰是常人难以望其项背而需要不断学习的人。
7136.上午,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地震,数十人遇难。我在相关报道中看见了高原上的断壁残垣,该县平均海拔五千多米,今日低温达零下18℃,为每一位幸存同胞祈祷安好。每当地球上的任何一处发生无妄之灾,我都细心地在地图上找到那个地点,并关注当地的天气。日光之下,风月同天,愿任何生命都沐浴在康泰与幸福的阳光中。
7137.每当一段时间不更新随笔,没有新的随笔产生,我最好的朋友都会向我发出等待和催促的信号,每当看到这些催促和等待,我的内心总是掠过一些温暖,有人盼着读你的文字,这应该是对你写作的极大的肯定。曾经我梦想过,我坐在书斋里写作,书斋的门外有人会排起长队向我约稿,催稿,等着编发。20多年前在中学教书的时候,一位同事曾经预言过,他说,张鹏你写书要比出书容易的多,年过半百这种感觉也愈加强烈,那就是写作并不难,难的是把这些文字推向广阔的世界,推向无数远方的读者,进入人类文明的行列,进入无数读者的眼帘。未来可期,努力写作,等待时机,盼着每一个字和标点符号,都如虎添翼。
7138.腊月初九,三九第一天,早晨未起床,山麓寒风吹过楼角发出的啸音真切地让人感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们来临了。昨天喝了腊八粥,年关渐近,万事辐辏,百感骈集。在寒冷中,坚强地温暖好自己,有条不紊地做事情。
7139.两位女士的死。昨散步,与一位友人聊起近日芳华早逝的同济女博士杜梅,友人忽然联系起百年前的女作家萧红女士,萧红死时31岁,比杜梅在人间多活了一年。杜梅的一生,是在不断地填表、发论文、申项目、领奖学金中紧锣密鼓,没看到她婚恋成家的相关报道,大概率的是,她学而忘恋、忘婚、忘家,一心向学,矢志不渝,直至因病早夭。萧红31岁病逝时,已出版小说若干,深得鲁迅先生奖掖,拥有四、五段主动或被动的爱情,生过一个孩子。今天的无数中国少年儿童还在朗读她的《火烧云》《呼兰河传》。友人感叹,从更悠远的历史时空而言,杜梅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并不比民国战乱时的萧红强到哪里去。
7140.同是70后的学友G跟我聊天的时候经常会提到,一个人能够完整地持续不断地把学业一路念下来,是非常幸运,非常幸福的,应该感恩家庭,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自己的先天的健康状况,按照G兄的理解,每一个村子里如果所有的人都念下书来,最后考上博士的比我们水平高的可能多达百计,有大量的少男少女因为种种的原因辍学了,因为家庭的原因,因为交不起学费的原因,失去了求学的机会,他们进入了社会的各行各业,或者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G兄的一番话,让我对现实生活有了更新的认知。G兄说,村里比我们更有文学、演唱、体育、数学、哲学天赋的人,可能好几桌都坐不下,对此,必须谦卑地认识到。
7141.看惯了金星的灿白,这几天特别注意到了火星呈现橘红色,我们的古人通过肉眼观察火星,发现其颜色像火焰一样,因此称之为“火星”。
7142.善良厚道地待人接物,问心无愧地安身立命,不经意之间,便能为自己修积不少后福。这样说吧,当上苍重赏你的时候,恩重如山到你本人也惊讶。每天记得温厚宽怀,慈悲而干净,善待每一个远处与身边的人。
7143.很久了,我一直想写一写我天天工作于其间的泰山学院第二综合楼。这座楼简称二综,竣工于2009年夏天,正式投入使用是在2009年的国庆节假期之后。我刚到泰山学院的时候在文科C楼工作,后来辗转到教育艺术楼。2006年~2009年我外出读博士三年,回来以后过了一个多月就进入了第二综合楼。这座楼,至今我已经在里边儿工作学习了16年的时间,这座楼里培养出来的学生有的已经成为教授或正处级干部,可见楼还是有些资历的。这座楼紧邻泰山的顶子峰,在阴面的教室上课,夏天可以听见山上的蝉鸣,冬天可以看到山间野兔子在奔跑。晴空历历,松柏青青,山上的石头和树木一览无余地展现在眼前。很多时候因为这座楼紧挨着大山,我都会想,或许来此工作就相当于旅游吧。极少数时候我登上楼顶,纵目辽阔的蓝天白云,往南看是波光粼粼的天平湖,往北看是泰山的峰峦叠嶂。如此钟灵毓秀的一座楼,无数个白昼和夜晚,我在这里讲课,填表,开会,休憩,饮茶。从35岁到51岁的这段时光一直与这座楼结了缘,未来的无数时光还要继续在这里。其实,历史并不遥远,可能就是我们天天出入的教学楼。拥有沧桑感,上下每一步台阶,我都会念及2009年暮春时节的一个夜晚,我第一次登上此楼的情景,那时,我甚至都不知道,未来会天天守望于斯。
7144.希望在文字中呈现温暖的记忆,人性的回响,激情的告白,以及对自然、真理、美好、纯粹的无限热爱与追求。
7145.每一天我在讲课、购物、阅卷、酒宴、论坛、会场、填表、银行、药店、超市、学校、公交车、菜市场之间奔波匆忙,我真的非常恐惧自己彻底沦为为衣食住行而奔波的升斗小民,彻底沦为庸庸碌碌无所事事最终留不下只言片语的空空荡荡的人生的主体。每一个夜晚和白昼,我企图用文字去打捞生活给我留下的疼痛、幸福、开心、感伤和悲哀以及失望甚至绝望,只要有文字产生,这一天,我就觉得熠熠生辉,最害怕的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回眸这一天,留不下只言片语,彻底沦为时间黑洞上的虚无。写作是我反抗虚无、捍卫记忆、留住梦想、寄托深情的几乎唯一的方式。
7146.真正经历一件事情时,我头脑中总是掠过一丝念想,如何将这件事进入我的随笔写作中,如何将这件事体面而不失风趣地记录下来,甚至不惜将一件发生于当下的眼前的事迁移至十年前的W省Y县,彻底摆脱具体的人事纠葛,将之《世说新语》化,《清稗类钞》化,《虞初新志》化,《不安之书》化。
7147.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初,腊月底和正月初,在长沙读大学及后来在北京工作的三叔回到泗水,我常常紧跟着三叔听他讲远方的世界。在老家,贫困的山区,简陋的房屋和床铺,煤炭炉子取暖,饮食也比现在菲劣,但我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冀。那时怀抱理想,总认为把书念好了,就能拥抱远方和诗意。除了农家小院里的自由漫谈,三叔还常带我去山边和田埂上散步,我们谈历史,谈城市,谈学业,谈人际关系,谈国际风云,谈名人轶闻,谈刚看过的电视节目。那时,三叔和我,两人的年龄加起来,也就三十来岁,可谓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对未来充满向往和期待,甚至让我原谅了当时所处乡村的贫寒,内心洋溢着广阔无边的遐想,拥有一种把握住远方和成功的安全感。三叔的鼓励和启蒙,让我在封闭荒凉中嗅到了大学、都市、文明的美好气息。至今念及那个时代,依然心潮澎湃。
7148.G兄常谈及我对事功的炙烈,他认为,过于执迷于事功,导致我的挫败感、沮丧感和失落感也同样炙烈。在中国当下,我多么希望自己兼具现实主义、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啊,同时再兼备一些“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佛性和禅念。
7149.社会进步了不少,生活条件改善了不少,每次冬季在家里洗澡,我都深深回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泗水县城的电力局、酒精厂、酒厂、县医院、农机厂等企业事业单位蹭着洗澡的情景。直到1999年,我依然需到韩家庄一家私人浴室去洗澡。那时,没想到有一天,冬季可以在家洗澡。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在农机厂洗完池浴,没擦干头发,骑自行车回到家,头发被冻结了,那种感觉,与后来使用啫喱水极其相似。
7150.1982年秋天之前,也就是八岁之前,我极少有机会去泗水县城,基本上是在樊家庄度过了童年,那是一个纯天然的贫困山村。我最初的启蒙教育,小学一年级,也是在村小开始的。1982年秋,是我离开乡村进入县城的转折点。自从见识了城市(县城勉强算城市),我的视野一下子开阔了。电灯,电话,电视,汽车,饭店,马路,邮局、银行、中小学、菜市场、县委县政府治下的部、委、办、局,一下子呈现在一个乡村儿童眼前,从陌生到熟悉,我在县城经历了小学二年级至电大的完整读书时代,之后,又到乡镇教书二年,又回县城教书三年,直至二十六岁考研成功离开。我见证了从1982至2000年的县城发展变化。感谢县城,艰难而幸运的起点。
张鹏,泰山学院副教授、上海大学文学博士、山东省作协会员。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