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气度 诗人情怀
——读《二月梅迎春诗笺(六首)》
宋俊忠
张建华(二月梅)先生是一位戎马半生的职业军人,从战士到将军一路走来,卸甲之后又一个华丽转身,从中华传统文化中不断汲取丰富的滋养,创作出一系列直追魏晋风度唐宋风韵的诗词佳作。
告别甲辰走进乙巳之交,他又创作了令人惊艳的一组共计六首《迎春诗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新春佳节前后的景象、心境与文化内涵,展现出将军诗人独特的文学素养与丰富的内心世界。
一、《贺岁》:对新年的展望与豪情
1. 新旧交替的表达
在《贺岁》中,“甲岁远去, / 辰龙归天。 / 旧符辞离, / 新桃妆年。”这几句简洁而明快地描绘了新旧年的交替。通过对旧岁(甲岁、辰龙年)的告别和新年(文中暗示为蛇年)的迎接,诗人遵循了传统诗词中对新年更迭的描写方式,用“旧符”“新桃”等具有传统文化符号的意象,营造出浓厚的新年氛围。
这种新旧交替的描写不仅是时间上的转换,更蕴含着一种对过去的总结和对未来的期待。
2. 新年的期许与豪迈情怀
“巳巳如意, / 多多喜安。 / 蛇我其谁, / 乙统江山!”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新年的美好期许。“巳巳如意”“多多喜安”用词简洁却充满了对新年平安如意的祝愿。而“蛇我其谁, / 乙统江山”则展现出一种豪迈的情怀,这里的“蛇我”可能暗示诗人在蛇年中的一种自我期许或者自我定位,有一种担当和主宰的气概,虽然表述较为含蓄,但却能让人感受到诗人积极向上、充满信心的新年展望。
二、《守岁(新韵)》:守岁传统与家庭团圆的描绘
1. 守岁的场景与意义
“蜡炬全时亮, / 除夕夜不眠。 / 一宵连两岁, / 五更划双年。”生动地描绘了守岁的场景。蜡烛整夜明亮,人们除夕夜不眠,形象地展现了守岁这一传统习俗的特点。“一宵连两岁, / 五更划双年”则深刻地阐述了守岁在时间上的特殊意义,除夕夜作为新旧年的交界点,这一夜连接着过去和未来,体现了守岁习俗背后人们对时间和生命的一种敬畏与珍视。
2. 家庭团圆与辞旧迎新的情感
“辞旧陈庚峻, / 迎新初日斓。 / 先人陪守聚, / 举户大团圆。”在表达辞旧迎新的情感上更加深入。“辞旧陈庚峻”可能暗示过去的岁月有着严峻的一面,而“迎新初日斓”则描绘了新年的美好和充满希望。“先人陪守聚”这一说法很有特色,将先人的精神融入到守岁的团圆氛围中,体现了家族传承和文化延续的观念,“举户大团圆”则直接表达了家庭团圆的欢乐和温馨,这种团圆是守岁的重要意义所在,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观念的重要体现。
三、《咏雪(新韵)》:雪景与迎春的融合
1. 雪景的描写
“轩窗拂曙早, / 漫野落琼潇。 / 眺望山蒙雪, / 遐观树挂瑶。”诗人从清晨的轩窗写起,看到漫野的雪花飘落,然后眺望远方,山峦被雪蒙住,树木上挂满了如同美玉般的冰雪。这几句诗通过不同的视角,由近及远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雪景图。“落琼潇”“树挂瑶”等用词生动形象,将雪花比作美玉,不仅写出了雪的洁白美丽,还增添了雪景的诗意和美感。
2. 雪景与迎春的关联
“迎春祥瑞灿, / 除岁玉洁娇。 / 尽赏南枝怒, / 增年创锦标。”诗人巧妙地将雪景与迎春联系起来。雪被视为迎春的祥瑞,它的洁白象征着除旧迎新时的纯净和美好。“南枝怒”可能是指梅花在雪中绽放,人们在欣赏雪景和梅花的同时,也怀着对新年的期待,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创造佳绩,夺得锦标,这种对雪景与迎春关系的描写,既展现了冬季雪景的独特魅力,又表达了积极向上的新年愿景。
四、《天净沙·再临王府池子12号院》:古典意象与文化氛围的营造
1. 古典意象的运用
这首小令中,“古巷丝雨寒家, / 玉泉鲈鲤榴花, / 冽水清池密瓜。”运用了一系列古典意象。“古巷”“寒家”勾勒出一种古朴、宁静而略带清冷的居住环境,给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生活的质朴感。“玉泉”“鲈鲤”“榴花”这些意象则充满了自然生机与传统文化的韵味,“玉泉”可能暗示着清澈、灵动的水源,“鲈鲤”是富有生活气息的水中生物,“榴花”则常常与热烈、美好的事物相联系。“冽水清池密瓜”进一步描绘出庭院中的景致,清冽的池水与瓜田的景象相结合,营造出一种田园般的清幽氛围。
2. 文化氛围的营造与闲适心境的表达
“扶琴品槚, / 沐儒风醉宵霞。”这两句将文化元素与闲适的生活状态相融合。“扶琴”是古代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活动,“品槚”(品茗)也是一种富有文化内涵的行为,通过这些活动,诗人沉浸在儒家文化的氛围之中,“沐儒风”表达了对儒家文化的尊崇与享受,“醉宵霞”则描绘出一种陶醉于这种文化氛围和美好景致之中的心境,仿佛在傍晚的霞光中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这种文化氛围的营造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闲适、恬淡的生活态度。
五、《灵犀阁迎春雅聚》:雅聚中的文化交流与时光感怀
1. 时光流转与雅聚的意义
“时序飞旋步未留, / 灵犀唱和致遐悠。”开篇便感慨时光的飞逝,“时序飞旋”形象地描绘出时间快速流转的状态,而“步未留”则强调了时光匆匆、不可挽留的无奈。在这样的时光背景下,“灵犀阁迎春雅聚”就具有了特殊的意义。“灵犀唱和”表示诗友之间心灵相通、相互唱和的高雅活动,这种雅聚能够让人们在时光的长河中找到片刻的宁静与诗意的寄托,“致遐悠”则说明这种唱和能够引发深远的情思和悠长的意境。
2. 新旧年的回顾与展望
“辰年匆过百图兴, / 巳岁欣开万物柔。”诗人回顾辰年(过去的一年),提到“百图兴”,可能暗示过去一年中有许多计划、景象得以兴起发展,而面对巳岁(新年),则充满了期待,“欣开万物柔”描绘出新年万物将以一种柔和、美好的姿态开启,表达了对新年的乐观展望。
“品醁知音言厚谊, / 论词僚友叙诗愁。”这两句描绘了雅聚中的具体活动,诗人们品尝美酒,与知音畅谈深厚的情谊,谈论诗词,与僚友诉说写诗的愁绪。这不仅体现了雅聚中文化交流的深度,也反映出诗人们在诗歌创作中的情感体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
“儒风雅韵教人醉, / 竹炮声喧入阆邱。”再次强调了雅聚中的儒家文化韵味让人陶醉,而最后“竹炮声喧入阆邱”则将雅聚的氛围与新春的热闹景象相联系,“阆邱”可能是一种仙境般的意象,意味着雅聚在新春的喜庆氛围中仿佛进入了一种美好的境界,也暗示着诗人们对新年美好生活的向往。
六、《过小年(新韵)》:小年习俗与新春期待
1. 小年习俗的描绘
“气入大寒冬将尽, / 隐听邑外爆竹纷。 / 杀猪宰兔烹年菜, / 煮饺砸糖祭灶神。”诗人首先点明了时间是寒冬将尽的小年时节,“隐听邑外爆竹纷”通过听觉描写出小年的热闹氛围,远处传来的爆竹声预示着节日的到来。接下来详细描述了小年的习俗,“杀猪宰兔烹年菜”“煮饺砸糖祭灶神”,这些习俗是中国传统小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人细致地描绘了人们为迎接新年而进行的各种准备活动,从准备年菜到祭祀灶神,展现出浓郁的民俗风情。
2. 新春期待与美好愿景
“扫院清房邪疫去, / 迎妻嫁女美缘临。”这两句在描绘小年习俗的基础上,进一步表达了人们对新春的期待。“扫院清房”不仅是为了迎接新年的一种清洁行为,更蕴含着扫除邪恶、疫病,迎接健康和吉祥的美好愿望。“迎妻嫁女美缘临”则体现了对家庭幸福美满的向往,新的一年里有新人结合,美好的缘分降临,反映出人们对家庭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
“新春倒数没多日, / 笑语欢声瑞满坤。”点明了小年过后新春即将到来,整个大地都将充满欢声笑语和祥瑞之气。这种对新春的期待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表达,将小年作为新春的前奏,通过对小年各种元素的描写,逐步烘托出对新春佳节的热烈期盼,也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七、整体风格与诗人素养的体现
1. 古典与现代的融合
二月梅先生的这组诗笺在风格上呈现出古典与现代的融合。从形式上看,既有遵循传统格律的诗词,如《贺岁》《守岁(新韵)》等,又有类似元曲小令的《天净沙·再临王府池子12号院》。在内容上,诗人运用了大量的古典意象,如“旧符”“新桃”“鲈鲤”“榴花”等,这些意象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同时,诗人又融入了现代的情感和思考,例如在表达新年展望时,既有传统的吉祥如意的期许,又有现代积极向上、勇于担当的豪情,这种融合使诗作既有古典诗词的韵味,又能引起现代读者的共鸣。
2. 军人气质与文人情怀的交织
二月梅将军戎马倥偬半生,这种军人经历在他的诗作中也有所体现。在《贺岁》中的“蛇我其谁, / 乙统江山!”一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豪迈的军人气概,一种敢于担当、主宰的豪情壮志。然而,诗人同时又有着深厚的文人情怀,在描写守岁、咏雪、雅聚等场景时,细腻地刻画了情感、景致和文化内涵。如《咏雪(新韵)》中对雪景的诗意描绘,《灵犀阁迎春雅聚》中对雅聚活动的细致描写,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化艺术的追求。这种军人气质与文人情怀的交织,使得这组诗笺独具特色,既有阳刚之气,又有细腻的情感和文化底蕴。
3. 向经典学习的成果展现
因为和他相知相交颇为熟悉,我深知二月梅先生的诗词大作向伟人学习,向唐诗宋词学习,直追魏晋。在这组诗笺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学习的成果。从诗歌的韵律、对仗等形式方面,有唐诗宋词的影子,如律诗中的对仗工整,小令中的韵律和谐。在诗歌的意境营造和情感表达上,也能看到对经典诗词的借鉴。例如,在描写新春佳节的情感时,既有对传统佳节喜庆氛围的传承,又有独特的个人情感融入,这与古代诗人在描写节日时的手法有相似之处,同时又有创新和发展,展现出诗人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的文学素养。
综上所述,二月梅先生的这组《二月梅迎春诗笺(六首)》以其独特的风格、丰富的内涵和多元的文化元素,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幅新春佳节前后的生活画卷、文化图景和诗人的内心世界,是一组值得品味和欣赏的诗作。

附:
二月梅迎春诗笺(六首)

贺 岁
甲岁远去,辰龙归天。
旧符辞离,新桃妆年。
巳巳如意,多多喜安。
蛇我其谁,乙统江山!
2025.1.29

守岁(新韵)
蜡炬全时亮,除夕夜不眠。
一宵连两岁,五更划双年。
辞旧陈庚峻,迎新初日斓。
先人陪守聚,举户大团圆。
2025.1.28

咏雪(新韵)
轩窗拂曙早,漫野落琼潇。
眺望山蒙雪,遐观树挂瑶。
迎春祥瑞灿,除岁玉洁娇。
尽赏南枝怒,增年创锦标。
2025.1.26

天净沙·再临王府池子12号院
古巷丝雨寒家,玉泉鲈鲤榴花,冽水清池密瓜。扶琴品槚,沐儒风醉宵霞。
2025.1.25

灵犀阁迎春雅聚
时序飞旋步未留,灵犀唱和致遐悠。
辰年匆过百图兴,巳岁欣开万物柔。
品醁知音言厚谊,论词僚友叙诗愁。
儒风雅韵教人醉,竹炮声喧入阆邱。
2025.1.10

过小年(新韵)
气入大寒冬将尽,隐听邑外爆竹纷。
杀猪宰兔烹年菜,煮饺砸糖祭灶神。
扫院清房邪疫去,迎妻嫁女美缘临。
新春倒数没多日,笑语欢声瑞满坤。
2025.1.22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