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年
汪晓东
年,是什么?过年又是什么?意义何在?!
年,本是一种怪兽。农耕的人们,怀揣着某种想法,将曽驱赶,或点燃鞭炮;或张贴门联;或高举灯笼。以火红,热烈,希望和兴奋,将落寞,将失意,将种种不满足,统统清扫,彻底驱赶……
乙已蛇年,可谓是瑞兽光临。人们似乎对此寄以更多想法。旧年的龙尾中不少的不是和不足,似乎在过年的火火红红、热热闹闹中,随着新年的第一场春雨淅淅沥,而悄然离去……二月的春风,虽然还不曾剪出阳光的风景,萌芽的大地上,还是星星点点的嫩黄,一如城市里关闭了亱灯的黎明时光。虽说有些濛濛胧胧,但这毕竞是春节后的第一个早晨——东方地平线上的那抹光亮,透着薄纱,一如姣羞的少女,融合在这座黄山脚下的古徽新城………古老的徽州的一隅,当下叫着崭新的一座城市新区——黄山市徽州区——高质量发展的城乡融合、文旅融合的“新样本”。
或许是这里的当事人低调,本是良好发展的样榜,却谦之为样本。承继了徽州祖宗的内质,不喜虚荣,崇尚高耸,诚然卧地。撑高如岩寺文峰塔,挺拔且娟秀,美美的一个俊俏青年。它与潜口巽峰塔同庚,都是明嘉靖年间,百里丰乐河套同期兴建的标志性建筑。当然也是兴旺发达的标识之一。
这时,我记起了筑塔主人,潜口巽峰塔,是我汪氏68世道植先贤独资兴建,旨在以工代赈,济民安生。岩寺文峰塔呢?岩寺进土郑佐倡立,岩寺金、孙、鲍、佘诸氏,众人拾薪兴建,固佑岩寺风水,鼎兴人文……聚族而居。本是徽州村落的特征。然高于村大于村的古镇的岩寺,潜口,则非罗氏之呈坎,吴氏之西溪南,方氏之灵山,蒋氏之杨村,谢氏之富溪。族居融合,产业融合,城乡融合……这不仅是历史的印记,这而且也是未来的必然。
这同过年的意义一样,本质是辞旧迎新。融合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核心是守正,创新是手段。高科技,人工智能皆为工具,主宰者仍是人类本身。
正月初三的早晨,我揣摩着徽州岩寺,潜口,乃至更多的地方种种猜想,这里一定会在蛇年春天,书写出更多的不平凡……
作者简介:
汪晓东,男,汉族,笔名山岚,黄新,纪天等。1962年7月27日出生于安徽潜口,中共党员,大学文化,原供职徽州区政府,任三级调研员。系中国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理事、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理事和黄山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兼徽州区会长;黄山市市委党校徽州文化研究院研究员、黄山市老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网创作委员会副主席。多年来一直从事地方文史研究,并业余进行文学创作和新闻写作,累计有200多万字学术、文艺和新闻作品散见各地,有40余次获得各机构学术成果奖和作品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