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实是“苦闷的象征”》
作者:孙幼明
近日在《作家美文》上读到了近代著名作家梁实秋的一篇文章《拜年》,列数了他少年时去拜年的种种苦恼,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说拜年是“苦闷的象征”。
梁实秋这个人他的书我看的不多,第1次听他的名字是在初中的时候读的一篇课文《论痛打落水狗》是鲁迅写的,说梁实秋是“资本家的乏走狗”,就是那个时候认识的梁实秋。但是读了他的这篇文章以后也颇有同感,忍不住自己也“说”一篇文章来。
本来春节的7天时间应该是给大家迎接新春,放松心情,好好休息,但是其实这7天里面拜年至少占了三四天,剩下的休息又有多少天呢?所以梁实秋说,拜年是“苦闷的象征”,也颇有道理。比如说我们在职的时候,过年时总要挑选一两个黄金时段到上司家里走一走去联络感情,虽然不是就让他马上提拔你,而是希望他不要随时踩你。所以虽然没有血缘关系,这个年你不能不拜,烟酒茶你也不能不提。再有就是跟亲人拜年,你的爷爷奶奶,你的父母,就算你是远在千里之外,在春节的时候,你也要屁颠屁颠的跑回家里给爷爷奶奶给父母拜年。好像我当年父母健在的时候,每当大年初一早早起来,准备妥当,就赶到父母家,向他老人家拜年,拜年以后再敢到别处去游玩或干别的事,如果这个工作没完成,那万万不能去做别的事情。还有父亲的姐姐和哥哥,也就是我们的伯父,姑妈之类我们也需要拜年的,而且还不是同一天去,那就占了三天了。虽然过了这么多年了,老一辈的也非常合理的走了一大半了,但是有些年你还是要去拜的。比如比你大的一些堂哥堂姐啊表哥表姐要不要去呢?你是晚辈呀,那你还是要去的,我伯父有6个儿子,比我小的只有一个,如果论起道理来,我都要到他们家里去拜年。但是这么多年来,我确实没有这么好的精力逐家逐户去敲人家的门。因不知道别人过年在不在家,方不方便接待你。幸亏这几年堂大嫂发号司令说,不用各家各户去拜年了,我们选择某一天到一个酒楼里面,我们孙家不论堂兄也好,亲兄也好都聚在一起搞个大团圆,这也是一个好办法,就不用5个大哥轮流去了。如果要说再去拜年,还有很多。比如教你学习,教你书画,让你取得很多成绩的老师,长辈,你要不要去拜年?早几年有些老画家还在世的时候,我们也是要去拜年的,但是他们也合理的走了一些,那我们拜年的对象也少了很多,有时候也有一些师兄弟也问我,我们去某某老师家拜年,你去不去?我说,我年纪大了,老了走不动了,你们去吧,省的就省,免的就免了,还有老的已经合理的走了不少了,自己也开始老了,自己也成为别人的老师了,有些学生说要来我家拜年,我很礼貌的说,拜年就免了,就在网上给我发个千篇一律的图像我就很满足了,但你就发一张就可以了,不要初一发到初七,我也不可能回你那么多,唉,说了老半天,好像以为我说拜年不是一件好事似的。其实不是的,拜年本来就是一件好事啊,一年到头很多亲戚朋友没有见到面,那利用这个时候新春佳节,高高兴兴的大家见见面,喝个小酒等等也是挺好的,但是如果这个东西搞得泛滥了,搞得繁琐了,人也会搞得精疲力尽,你就会觉得有点烦了,所以我总觉得梁实秋还是有先见之明,这个拜年确实也是“苦闷的象征“啊

作者 孙幼明,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音乐文学协会会员,广州市音乐家协会理事,广州市越秀区音乐家协会理论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多次评为广东省优秀音乐人,羊城优秀音乐家,已创作歌曲近百首,主要作品有《广州近代革命史组歌十首》《永庆坊》《广州有条北京路》《新广州》《文脉长流大湾还》《广州中医院院歌》《广州供销社之歌》《广州丰采公司司歌》《思绿环保公司诗歌》《复大医院院歌》等,作词作曲风格清新秀雅,政治站位高,艺术水平较高,是著名音乐家陈小奇先生的学生和入室弟子,人称广州红歌王子,广州历史红歌第一人。作品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开设网上公益《微音乐讲座五十讲》培养音乐人才一大批。2022年9月在广州举行孙幼明词曲作品音乐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