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歌笑语感恩祈福迎新春!
作者:文哲
四季轮回,不知不觉正月莅临;
节气嬗变,不声不响步入新春!
龙腾虎跃辞旧岁,
山舞银蛇年味浓!
和谐盛世惠民生,
举国欢腾过大年!
大年三十阖家团圆,红火丰盛的年夜饭的余味弥漫,回味无穷;伴随着炮竹声声,烟花弥漫的气息,人们冒着严寒走亲访友的脚步越来越急!
从大年初一早晨开始,携带着丰盛礼品拜年的人们熙熙攘攘车水马龙;正月初二到初五嫁女回娘家看望长辈,外甥看望舅舅舅妈,看望良师益友,走亲访友互动联谊的人潮不约而同心照不喧川流不息;正月初六到初十,舅家给小外甥(未满十二岁的小孩)送红灯笼的赤诚爱心习俗恒古不变;
正月十三到十五,各地民间自发自愿组织起来走街串巷耍社火,扭秧歌载歌载舞迎春接福喜庆热闹的气氛洋溢漫城乡;小孩徬晚挑着火红的灯笼结伴游街戏耍,欢歌笑语猜谜语,伴随着烟花炮竹声声响彻云霄,欢庆元宵节祈福纳祥迎新春的乡土民俗风情传统持续蔓延经久不息……
乡土民俗接地气,
敬天畏地知感恩!
乡土风情有底气,
居安思危知根本!
人这一生最幸福,莫过于:有人真心善待,坦诚付出!
人这一生最珍贵,莫过于:有人牵肠挂肚,知冷知热!
我的亲人,我的朋友,我一辈子珍惜拥有最重要的人!
我的贵人,我的恩人,值得我一生谨记于心感恩珍重!
感谢缘分,让我在茫茫人海和你相遇!
感谢命运,让我在大千世界和你相知!
感谢深情,让我在困窘之时有所依靠!
感恩陪伴,让我在平淡岁月有所依恋!
感恩,我的亲人,
这一年以来,
是你的疼爱,让我在寒冬倍觉温暖;
是你的关心,让我在逆境依旧安然。
感恩,我的朋友,
这一年以来,
是你的帮助,给我迎难而上的勇气;
是你的提携,给我冲破障碍的决心。
亲人,是这一生最宝贵拥有的财富,
是这世上最珍惜的贵人!
朋友,就像另一个自己伴身边,知我冷暖,更懂我艰难!
和谐社会,安居乐业,忆苦思甜,人人都说共产党好!
和谐盛世,丰衣足食,展望未来,人人欢欣鼓舞,励志笃行共同富裕奔小康!
春节,愿我的亲人和朋友,愿所有帮过我的贵人恩人,愿所有相伴身边的人:
春节快乐,生活一日比一日好;
财源滚滚,工资一天比一天高;
心想事成,日子一年比一年顺!
早春二月,你好!
寒冬正月,再见!
道法自然, 人间烟火接地气;
大道至简,生活没有十全十美;
五味杂陈人间味,面对浮华喧嚣浮躁复杂的红尘世界,心态平和淡泊虚荣,低调务实,简单就好!
有一种心境,虽经历人间冷暖,依旧温润;
有一种微笑,虽经历风霜雪雨,依然灿烂;
有一种生活,虽忙忙碌碌,依然快乐;
有一种岁月,虽冷暖交加,依然静好;
有一种人生,虽经历千回百转,依然生动!
寒冬正月,再见!
早春二月,你好!
年味浓,人陶醉!
冬将尽,春可期!
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灵蛇送福,祝愿2025 喜乐,富足,祥和如影随行!
所念皆所成,所感亦无愁。
时时有欢悦,诸事皆随心!
山舞银蛇迎新春, 年复一年,年赴一年,年富一年如愿以偿每一天!
举国欢庆迎新春,百姓团圆过大年之际,我们不要忘记,更要感恩致敬那些敬业爱岗坚守在各条战线上工作岗位服务百姓的人们,公交司机、武警官兵、环卫工人、消防战士为大家平安喜庆过好春节在任劳任怨默默无语的忙碌着,还有那些背井离乡保境安民的子弟兵,为了国家百姓的安宁,数九寒天忍熬煎,坚守岗位保卫边疆尽赤诚……
年年有风,风吹年年;
清贫岁月,艰难困苦年难过,年年难过年年过;
和谐社会过年好,丰衣足食好过年,年年好过年年过。
慢慢即漫漫,人生难美满。
人生之所以幸福,是心态好;
人之所以快乐,是不计较;
人之所以知足,是不攀比;
人之所以感动,是有真情;
人之所以宽容,是心胸格局宽广!
朋友不要十全,真诚就好;
知己不要十美,懂得就好;
爱人不要漂亮,相爱就好;
家人不要太亲,理解就好;
日子不要太富,快乐就好;
票子不要太多,够花就好;
房子不要太大,温馨就好;
车子不要豪华,平安就好;
工作不要舒适,尽职就好;
身材不要苗条,健康就好;
穿衣不要华丽名牌,合身就好;
生活不要浮华享受,舒适自在就好;
人生不要完美,平顺完整就好!
人间烟火处,年味正浓时!
愿新的一年沉潜时积蓄,奔跑时尽兴,攀登时超越,抵达时朗笑!
常拥湖海,随遇而安!
常赴山川,随心而行!
一切美好,如期而至……
愿所有鸡毛蒜皮的烂人烂事都成风和日丽!
愿所有破事人渣带来的烦恼琐碎皆化云淡风轻!
祝你灿烂,祥和,尽欢,常安!
新年胜从前,安暖相伴如影随形,喜乐如愿以偿每一天!
作者简介:
文哲,(笔名:鸣哲),祖籍陕西省关中西府古周塬,长期在西安工作居住生活;爱文理哲史,喜诗词书画。柳青文学艺术学院研修班学员,陕西省关学文化促进会会员,《作家故事》西安分社社长,扶风县作协、九州文学艺术协会会员,乡村人才库认定:乡土民俗文学作家、诗人,陕西省杨氏宗亲协会会员、杨家将历史文化研究员,《文学与艺术》和《中外华语作家》学院研究员、联合文化传媒学院、联盟文化传媒书院客座教授,《中外华语作家》文学艺术学院院士;华夏民族“孝道礼仪”历史文化传承推广人,司仪(主持人),多家文学艺术杂志、刊物平台签约作家。近年来,在全国多家文学艺术刊物媒体平台发表散文、游记、诗词歌赋、文学艺术评论作品1000多篇(首),约150万字以上;参加全国多家文学艺术刊物媒体平台的征文大赛活动,多次获得金奖、一等奖、优秀奖、“世界诗人大会·国际诗歌奖”等奖项,和“作家楷模”、优秀作家、诗人、散文家及“亚洲诗人奖·世界诗人大会亚洲十大诗人”、“文曲星”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