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我想对你说
作者:王志强
诵读:李芝霞
路遥老同学好:又是一个寒风瑟瑟的冬天,你在天堂还冷吗?记得你走的时间是1992年11月17日,正是孟冬季节。今天是小雪刚过,一股西伯利亚的寒流突然袭来,地上的残枝败叶被风卷起,小河的边上开始结冰,看来严寒而漫长的冬天就要到来,让我忽又想起咱们在延安大学上学的情景来。

1973年12月份,中文系的领导申沛昌老师来到咱班教室,给咱们做“开门办学”动员令。他说,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不但要学文,也要学工、学农”“文科要把整个社会作为自己的工厂。”背诵完毛主席语录后,他又说:“后天,我们中文系七三级的同学们要去铜川矿务局三里洞煤矿学工实习,时间是20天。同学们下去分别做一下准备。”作为班长的你补充了几句“大冬天的,咱们要穿好衣服,带上铺盖,吃住在煤矿,向工人阶级学习,……”

这是咱班开学后的第一次“开门办学”——学工实习。带着“写作课”的实习任务,我们坐着学校的“交通”牌大卡车开进三里洞煤矿,住进“七·二一”工人大学的教室里。煤矿虽小,但学习氛围很浓,既办有矿工小报,又有广播室和黑板报。同学们分成学习小组,工人师傅带领小组分批下到矿井,参观生产面上的挖煤环节。
我们还到掌子面上看采煤,体验工人采煤的艰辛劳动。通过实际采访,同学们纷纷写出生产报道和矿工们在“工业学大庆”劳动竞赛中的先进事迹。

同学们的写作稿件纷纷刊登在矿工报纸和黑板报上。当同学们听到高音喇叭里传来“
延安大学实习小分队”的声音时,兴奋的心情溢于言表。
你不记得吗?救火英雄——失去双臂的冯玉萍给咱们作报告的生动场面吗?
咱们爬上拉煤火车到王石凹煤矿参观“霸王窑”的激动心情吗?说来也巧,十年之后,因《人生》而成名的你,又一次来到铜川陈家山煤矿体验生活,采访矿工,住进煤矿的医务室里,奋笔疾书《平凡的世界》时,你有没有想起十年前咱们在三里洞煤矿学工、体验生活的情景?

你记得吗?咱们最喜欢包永新老师的《文艺理论》课。上海复旦的高材生包老师的文艺评论闻名全国,他的讲课咱班都爱听。包老师是咱班最崇拜的尊师之一,以你为最。包老师把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深讲透了,活学活用了。《讲话》的主要精神是“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文艺作品必须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育人民,打击敌人”。
七十二年之后的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仍然强调的是文艺为人民服务,今天的文艺创作的活水源头就是生活,就是人民,所以,他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必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文艺作品必须服务于人民大众,鼓舞人民,打击敌人;颂扬真善美,鞭挞ta4假丑恶。
记得在许卫卫主持咱们第二学习小组讨论文艺理论课时你的独到见解和直言表达让我记忆深刻,受到启发。
你谈柳青对梁生宝的塑造和浩然对萧长春的塑造,都是十分成功的。
《创业史》和《艳阳天》这两部作品在当时风靡全国,走向世界。
所以你提出,咱们班一定要走出去体验生活,接受教育,要到长安县听柳青讲他的创作经验,到北京大兴县跟随浩然体验生活。
你还代表班里起草了一封信,请求校党委批准咱们班出去“开门办学”,体验生活,请求虽未批准,但你又组织同学们认真阅读两部原著,号召大家撰写心得体会。无怪乎你的作品《人生》里的高加林、刘巧珍,《在困难的日子里》的马建强,还是《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安、孙少平和田晓霞、贺秀莲等人物形象都贴近生活、栩栩如生,读来楚楚动人,(让人难忘)过目不忘。
你还记得高正中老师给咱我们上《古代文学》课摇头晃脑地朗读《硕鼠》《离骚》《大风歌》和赵步杰老师讲“走狗”一词时学狗柞腿尿尿、学走狗小跑的模仿神态吗?你没有忘记吧?倪宇庆老师戴着深度眼镜给咱们讲授王老九的诗:“稻堆堆得圆又圆/社员堆稻上了天/撕片白云揩揩汗/凑着太阳吸袋烟。”
“富平是个诗窝窝/诗歌倒比牛毛多/唱了三百六十天/还没唱完个牛耳朵”倪老师的手势动作生动形象,十分感人,至今历历在目。张崇文老师讲读的《神泉日出》富有感情,表达深刻……
2024年12月3日是你的75岁生日,你若在,那肯定会和我们一起举杯庆贺。
我知道你与共和国同庚生,十月前后,祖国搞了许多庆祝活动。在你的忌日前后延安和榆林等地都搞了许多纪念路遥的系列活动,受母校之邀,我于本月15日前去延安,15日上午,在你的墓地祭拜了你,献上洁白的花篮,下午,在母校“文汇大讲堂”为200多位师生作了《路遥的大学》报告。可以告慰你的是,报告很成功,师生听得很认真,也很感动,他们一致表示,要向延安大学的杰出校友路遥老师学习:“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
我是榆林“路遥文学联谊会会长”,九月,我在榆林市图书馆作了《奋斗者的足迹》的报告,11月28日要召开“纪念路遥诞辰75周年暨《诗韵路遥》(诗集)新书发布会”,以纪念你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作者:王志强,陕西靖边人。延安大学七三级中文系毕业,与路遥同班。现为榆林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榆林路遥文学联谊会会长、榆林市长城学会副会长。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榆林市作家协会会员,榆阳区作家协会、诗词学会会员。
作品发表于《光明日报》《陕西日报》《报刊荟萃》《延安文学》《榆林日报》
《陕北》等报刊,并多次获奖。
李芝霞:网名芷夏,木兰书院读书会、史飞翔读书会、张培合文化艺术、 陕西省社促会、秦风唐韵朗诵中心等多家导读老师, 市职工朗委会、长安诗韵等朗诵协会会员。
热爱朗诵、喜欢唱歌,用心感受生活, 用爱传递温暖,用声音传递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