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城塔影” 新岷县十二景之一
——漆军艺
在岷县这片古老而美丽的土地上,流淌着一条滋养了无数儿女、令人心驰神往的河流——洮河。它不仅是岷县人民的母亲河,更是家乡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是这片土地上孕育了无数生命的摇篮与守护者。它虽不及长江黄河那般壮阔,却以它独有的温婉与柔情,孕育了一方水土,一方人。
洮河北岸,翠绿的白杨树倒映在清澈的水面上,就像一位正在对镜梳妆的少女,婀娜多姿,风情万种。每当明月当空,余晖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月光闪闪,美得让人心醉。巍峨的岷山矗立在北城后面,它的雄伟和壮丽让人肃然起敬。四季有着不同的变化。春天,万物复苏,岷山被嫩绿的新叶和满山的杏花竞相绽放,粉的似霞,白的如雪,将岷山装点得生机勃勃。夏天,阳光明媚,岷山一片翠色。清代汪元絅曾作岷州八景“岷山积翠”组诗誊录如下:“玉女祠边春草新,芙蓉朵朵绿华匀,频分秋色来冰案,始信山神不厌贫。”秋天,遍山比金黄的落叶铺满,最为显眼的就是杏树的红叶,把“霜叶红于二月花”体现的淋漓尽致,满山空气中弥漫着果实的香气。冬天,白雪皑皑,满山变成了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宁静而祥和。远望洮河,河面上凝结成一簇簇,一团团的冰珠,浮上河面,在阳光的照耀下满河皆是晶莹剔透,随波逐流,滚滚东去的洮水流珠奇观。
近年来,岷县城的变化更是翻天覆地。昔日洮河北岸的荒滩早已被崭新的楼房所取代,宽阔的道路上车辆川流不息,一座雄伟的大桥霸气的横跨河面,用他那坚实的脊梁贯穿南北,驾起了天堑变通途。晚上站在桥上望月,正是:"水浸碧天天浸水,月光如水水如天",皓月映当空,不辨天与水,月光清彻见水底,洮河中塔影晃动,坐落在洮河边的北城更是美不胜收,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北城高楼林立,背倚岷山,面临洮河,可谓之依山旁水。岷山山峦起伏,勾勒出这座山水之北城最独特的轮廓。站在北城锦绣向东望去,迭藏河上的“网红桥”--长红桥,正摆弄着她那曼妙的身姿,七彩变换的霓虹灯和岷山顶的七星塔高低呼应,把洮河水渲染的色彩斑斓。
岷山高低起伏,犹如一个笔架。如果是航拍就会发现,七个山顶的形状像一把杓子,如同天上的“北斗七星形状”排列。在每个山顶上都建了一个小塔,晚上,灯带通明,犹如北斗七星降落凡尘。岷山处于县城北岸,正好对应“北斗七星”之称。从分水学说:七星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前四颗星叫“斗魁”,又名“璇玑”;后三颗星叫“斗杓”“斗柄”。七星塔不仅仅是一个建筑项目,据说风水能够改善自然规律,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这样的人造风水,可激扬场气;具有镇压、镇守的作用,往往是用于催文昌的布局。塔尖为火,代表着光明、象征文昌;高耸入云,如巨笔朝天激扬场气。所以,有助于读书、考试、当官施政,即守护着一方平安。
诗曰:
岷山连绵衬北城,北城照影洮水中。
水中悠然现七星,七星高照悬岷峰。
北城塔影局部欣赏:





作者:
漆军艺,1980年出生于甘肃岷县,自幼喜好书画,曾进修清华大学高研班美术系,现系,中国国艺人民画院副院长,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美术家协会“新文艺群体”委员会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党员,甘肃省民革画院理事,定西市作家协会会员,岷州文学美术编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