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读桑恒昌先生《除夕钟声》
宋俊忠
桑恒昌先生的《除夕钟声》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深沉情感的诗作,展现出诗人在八十多岁高龄依然敏锐的感知力和澎湃的创作激情。
诗的开篇,“握紧蛇年的手掌 / 轻抚龙年的泪光 / 本命年的我 / 听除夕钟响”,诗人以一种极具画面感和触感的方式,将岁月的交替具象化。“握紧”与“轻抚”这两个动作,仿佛是在与过去的岁月进行一场深情的对话,既有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又透露出一种对生命历程的珍视。本命年的诗人在除夕这个特殊的时刻听着钟声,奠定了全诗在新旧交替之际对生命、对世间百态思考的基调。
“不知是否 / 真有三生之幸 / 除夕夜 / 神设的节点 / 闭上眼送走一岁 / 睁开眼迎来一年 / 终点和起点 / 同一个驿站 / 消亡和新生 / 同一刻转换”这部分内容,诗人开始深入探讨除夕这个特殊时间节点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将除夕夜视为“神设的节点”,富有神秘色彩的同时,也强调了它在时间和生命维度上的独特性。岁末年终,闭上眼与睁开眼之间,一年就完成了交替,终点和起点在这一刻重合,消亡与新生也在这一瞬间转换。这种对时间和生命循环往复的思考,充满了哲学的韵味,让读者不禁陷入对生命本质的沉思。
“千佛山顶 / 万众倾听 / 那口有心向暖 / 无力驱寒的古钟 / 正用痛快的痛 / 痛苦的痛 / 悲痛的痛 / 撞响 / 生命的回声”,这几句是全诗的情感高潮。千佛山顶万众倾听古钟敲响的画面,极具感染力。古钟被赋予了人性的情感,它“有心向暖,无力驱寒”,这种矛盾的表述,既反映出古钟在岁月中的无奈,也暗示着世间存在的种种无奈与困境。而古钟撞响时的“痛快的痛 / 痛苦的痛 / 悲痛的痛”,层层递进的“痛”字,将生命中的各种痛苦以一种强烈的方式表达出来,这钟声撞响的不仅仅是新年的到来,更是生命的回声,是对生命中所有经历的回应,包括那些痛苦的、难以忘怀的部分。
最后,“恳请上苍 / 赦免天下 / 所有的痛”,诗人以一种悲悯的情怀,表达了对世间众生的深切关怀。在经历了对岁月、生命、痛苦的思考之后,诗人希望上苍能够赦免所有的痛苦,这是一种对美好世界的向往,也是一种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同情。
尽管怀亲诗是桑恒昌先生诗作中最重要最优秀的代表作品,但这首《除夕钟声》同样展现出诗人卓越的创作才华。整首诗用词简洁而富有深意,从个人的生命体验出发,上升到对世间众生的关怀,在除夕这个特殊的时间背景下,将时间、生命、痛苦、希望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岁月的沧桑、生命的厚重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桑恒昌先生八十多岁仍能创作出如此富有深度和感染力的作品,实在令人钦佩。
附:
除夕钟声
桑恒昌

握紧蛇年的手掌
轻抚龙年的泪光
本命年的我
听除夕钟响
不知是否
真有三生之幸
除夕夜
神设的节点
闭上眼送走一岁
睁开眼迎来一年
终点和起点
同一个驿站
消亡和新生
同一刻转换
千佛山顶
万众倾听
那口有心向暖
无力驱寒的古钟
正用痛快的痛
痛苦的痛
悲痛的痛
撞响
生命的回声
恳请上苍
赦免天下
所有的痛
2025年除夕之夜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