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杨正松,重庆市秀山县溪口镇芭蕉人,出生于1952年10月。1974年在秀山三中高中毕业,1992年考入秀山师范学校,毕业后相继在芭蕉·枫香小学任教,2004年评为重庆市小学高级教师。2012年退休。现系重庆市秀山县作协会会员,重庆市秀山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办公室负责人,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文学艺术界第四次联合会代表。
作品散发《教育文摘周报》《太阳花》《雁之声》《首都文学》《乡土文学》《相约贵州》,《黄河文学》等文学刊物,散文《梨花思》入选《胶东散文年选》。作品多次获奖。
梨花赋
去年3月12日是重庆市秀山县溶溪镇的“梨花节。”我应曾获全国经典优秀人物杨昌发书记的邀请尝秀山溶溪梨圆村“梨花”他说栽梨树是他带领梨圆人脱贫的第二个项目。我静不住问:“那你第一个项目呢?”他脱口而出,“路,要得富,先修路。就是我们刚走的这条路。”一条蜿蜒曲折的水坭路,像一条巨龙爬上海拔几百米高的梨圆村。它展示了一个带头人的高瞻远属,脱贫致富中的运筹帷幄,它展示了梨圆人在改革开放摆脱贫困的拼搏精神,它展现了我党精准扶贫的显现。
这天我去得很早,溶溪镇领导在这里组织赏花活动,观花人还没到,我就到了。
啊!满山的梨花在春风中摇摆,飞起阵阵花瓣,如漫天的鹅毛大雪,铺天盖地的乱卷。不是接天的洁白无瑕,也不是映日白雪凯凯。而是那样亭亭的一枝枝,曼妙如诗,在风中傻笑。
我愿为梨花,立于山顶之间, 淹没于婷婷的白茫茫间,心如明镜。愿用一生的时间守一山的梨花,风也罢,雨也罢,只求无尘无埃,无愧无怨,平静,明澈, 如无风的一山的洁白,只为一片云淡风轻,只为一份圣洁坦荡。
亭亭地站在白影之间,微绽笑靥,我盼,有朝一日,听懂高山流水的那人会涉水而来, 携一支短笛,和一曲雨打梨枝!
我随他走进梨山,花香四溢,只见从绿叶中翘首出一枝枝雪白的花枝,轻是白纱,无风自舞,有风舞更欢。花瓣在风中似如飞动的雪花,在微笑中诉说着老书记带领梨圆人甩掉贫困帽的战天斗地的精神,欢舞着改革开放华章。透过诉说更多的有了灵性中神秘的色彩,每一枝夺目的美,都透出梨圆人的艰辛,每一朵盛开的花都含着改革开放的情怀。
清风徐来,花裳翩翩起舞,恰是梨花的轻扭的腰枝,是为改革开放前荒梁的回忆,还是为改革开放我的遇见.....。
梨花默通神,荒梁虞美景。真是“乌江夜雨天涯满,休向花前唱楚歌。可怜当年荒秃草,直至如今舞不亭。”那雪白的花枝,是倾诉的柔情,还是执着于等待,那蹁跹的舞姿是因为有我,还是因为爱......。我在花从中依恋驻足徘徊,我携着今生的思意,我愿做一朵梨花,迎着春风,沐着春雨,杂着春日,像梨花那样洁白无瑕。
转恋间我看到了瓜果遍地的秋天,金灿灿,黄登登,满山的梨朝我傻笑......。看到了改革中梨圆人脱贫的载歌载舞,那男儿的狂欢,美女的蹁跹......。


第一部
投稿详情,请点击上面蓝字↑即可阅读

第二部

【中国燕京文化集团】《见证大国崛起的百位功勋文艺家》隆重征稿
投稿详情,请点接上面蓝字↑即可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