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走亲家》
作者:孙幼明
每年的大年初二都是回娘家的日子,也就是出嫁的女儿带上丈夫和儿女,回到娘家去拜年,去探望自己的亲人,包括兄弟姐妹,这就是所谓的回娘家,但是这种回娘家与他们的父辈关系不大,很少有人在回娘家的时候,也把婆家的人带过去,这是比较少见的。
所谓亲家也就是你的儿媳妇的父母。由于儿女们的婚姻关系,把原来不认识的两个家庭扯到了一起,这就是所谓的亲家。但是从根本上来讲,他们本来是互不认识的,跟陌生人没有什么区别,只是由于儿女之间的婚姻把他们联系在了一起,因为别人的女儿要叫儿子的父母为父母,而你的儿子呢,也要叫他的妻子的父母为父母,所以说亲家的最关键的关系还是在儿子和女儿也就是女婿和媳妇他们之间,至于老一辈,如果他们原来就是认识的则不同,比如说他们是同一个部队的战友或者是同事,一个是首长,一个是部下,由这样的关系组织起来的这种亲家,那么这种亲家就是非常的密切,因为他们不是依赖于儿女之间的婚姻关系而认识,而是因为由于他们是老相识,才把自己的儿女介绍在一起,从而组成一个新的家庭,这种关系相当于亲上加亲。这种情景,我们在很多的电影和电视剧上经常都看得到。例如电视剧《人世间》中,周秉义就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因为一起在农场,就认识了一个省长的女儿并相爱了,后来就做成了夫妻,但是这个省长夫妇从来没有到过他这个工人亲家去走过一次。为什么走不成,层次不同,门不当户不对的怎么走啊。
现代社会是由儿女们自主婚姻,他们的另一半是怎么认识的?老人家其实是根本不知道的,甚至现在网络的发达,很多人的结婚对象都是在网上认识的,甚至还有一些叫做闪婚,没有两三天认识就结婚了,由于儿女的结婚,另外两个家庭的长辈也因为儿女的婚姻关系使他们联系到了一起,但是如果也要上一辈和下一辈的关系那么密切,其实是不容易做得到的,因为人与人之间的认识与深交及感情的深厚与否,跟他个人的世界观,认识论以及他的思想和文化修养,社会阅历,待人处事的方式方法也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社会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儿女的婚姻由父母做主。因为那种亲家是带有了互相认识的这种背景或者是色彩,但是今天的这种婚姻关系完全与父母没有任何的关联。就算现在的父母对他儿女的婚姻对象不满意或不同意也没有几个够胆大声的说出来。所以很多人都很明智,儿女的事还是有儿女自己去决定吧,所以说他们由于婚姻的关系产生了下一代,也就是你的孙子或者外孙,他们当然就跟他们的爷爷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特别的亲近,因为他们是有血缘关系的联系的,但是你这个所谓的亲家根本就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也没有任何亲戚关系,所以走亲戚勤不勤或者在过年的时候这种亲家走不走动或者走动的频不频繁,热不热闹,这个完全跟两个家庭的长辈的思想和学识是有密切关系的。
据我所知现在儿女们的亲家走得很勤的走得很热烈并不多,绝大多数的家庭也都是由儿女一辈去解决他们之间的亲戚关系,而老一辈也是由他们自主来决定这个亲家该怎么走,走的密不密。
现在社会的发展已经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很多旧时风俗也应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而有所改变,这是我们不能强求的,也是不可能勉强他们去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的。当然如果大家思想认识相同,大家又比较目标一致,这样的话,我们还是主张亲家之间还是多走动多联系,这样对儿女一辈或者是孙子一辈都是有好处的,这要看各个家庭的实际情况来区别对待。

作者 孙幼明,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音乐文学协会会员,广州市音乐家协会理事,广州市越秀区音乐家协会理论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多次评为广东省优秀音乐人,羊城优秀音乐家,已创作歌曲近百首,主要作品有《广州近代革命史组歌十首》《永庆坊》《广州有条北京路》《新广州》《文脉长流大湾还》《广州中医院院歌》《广州供销社之歌》《广州丰采公司司歌》《思绿环保公司诗歌》《复大医院院歌》等,作词作曲风格清新秀雅,政治站位高,艺术水平较高,是著名音乐家陈小奇先生的学生和入室弟子,人称广州红歌王子,广州历史红歌第一人。作品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开设网上公益《微音乐讲座五十讲》培养音乐人才一大批。2022年9月在广州举行孙幼明词曲作品音乐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