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春节
文\李海军
传说,春夏秋冬的节点是黄帝确定的,从那时起我们的祖先就有了过春节的习俗。
正月初一这一天称为改岁、元日、元旦。这一天,太阳处在黄经315度左右,从这一天开始,冰雪渐渐消融,万物逐渐复苏,鲜花次第盛开。在古代,这一天便被看作是一年的岁首,人们祈谷祭祀,举趾于耜。于是改岁、过年。春天来到了。
《史记·历书》中记载:“昔自在古,历建正作于孟春;于时冰泮发蛰,百草奋兴。” 这是最早描述春节景象的文字。
数千年来,春节一直是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传统佳节之一,人们将这一古老的节日代代相传。从秦汉繁忙的田间垄头,到明清热闹的街市巷口,不论世事如何变化,不变的是寒冬将尽,人们对春的憧憬与喜悦。从腊月三十的守岁,到正月十五的灯会,无论身在何处,相隔多远。拉近我们的是那份对于家的相守、承诺与牵挂。一道道熟悉的菜肴,一句句暖心的祝福,春节带着春的希望与生机,已经成为融入中华儿女血脉中难以割舍的乡情与信念,这也是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根本所在。
而今,透过历史的尘埃,穿过岁月的长河,回望那曾经一个又一个的新春。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阖家的团圆与喜庆,更是大国的盛世,文人的风骨,将士的热血,游子的乡愁。这些厚重的文化积淀,成就了我们整个民族特有的家国情怀。
这明媚的春天,万物复苏,草长莺飞。寄托着人们太多的祝福和祈盼,开启了又一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轮回,谁又能抑制住那发自内心的喜悦呢!
正是:春夏秋冬起唐尧,
秦皇汉武卷春潮。
中华文明代代传,
春节话春春来早。
20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