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时候走亲戚
作者:宋永云
中国人的年,年味十足,人情浓厚,有着历史悠久的智慧传统美德。
过年了,鞭炮齐鸣除旧岁,亲朋好友来聚会。酒肉飘香情意浓,万家灯火团圆时。除夕之后,走亲访友的人们穿梭在大街小巷,人人都把新衣服穿,即使没有新衣服,穿出来也是干净漂亮。起床后,打扮好自己。穿好母亲洗干净的衣服,穿着母亲纳的千层底和新袜子。
吃着母亲用心做好的早餐,心里美滋滋的,我有种感觉,那是幸福的感觉,那幸福的暖流在心里流动。
吃完早餐后,迫不及待的想给姥姥舅舅们去拜年。因为挣压岁钱,还有好吃的。拜年的礼物在那个年代,即简单又廉价。因为家里困难,只买了大块果子和低价的白酒。母亲对我说:到了姥姥家必须问好,听话别乱跑乱走,吃饭时要有礼貌,不要自己挑好吃的,让别人也吃点。我马上回达说:知道了。
母亲早把礼物分配好,给姥姥姥爷拿什么,给舅舅拿什么。
我高兴的不得了,和哥哥一起去。
临走时,自己走到镜子面前照照,觉得自己长得挺好看的,挺帅的。
就这样和哥哥一起去,哥哥骑着那时代的交通工具~自行车。车后面绑了一个小篓,把礼物放好,我高高兴兴的坐在那自行车大樑上,一起出发。
走出家的那一刻,母亲用爱的目光看着我们渐渐远去。
阳光依然散发着那热量,蓝蓝的天空,天边有几朵白云。正月的空气依然寒冷,但是不觉得冷。西北风无情胜有情的吹,风里飘着爱的香味,无边的旷野一望无际。那时代的路走起路来非常困难,因为下的雪被风刮的一堆一堆的,道路坑坑洼洼,泥泞不堪。
不好走的路就下来走着,我的哥哥推着自行车,八里路经过一个来小时,终于到了姥姥村。
大街小巷走亲访友的人来人往,有钱人家门口挂着大红灯笼,门口贴着那烫金的对子。
一会儿,来到姥姥门口,姥姥高兴的合不拢嘴迎接我们哥俩,我感紧喊姥姥过年好。此时,我姥爷嘴里叼着旱烟走了出来。我又喊姥爷《过年好》。我的哥哥把自行车停好,把礼物拿进屋,放好。姥姥拉着我的小手说:二外甥长高了,让姥姥好好看看你。此时,我姥姥把压岁钱给了我,那是俩元的绿票子,我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
姥爷在一旁说:你要好好读书,姥爷多给你压岁钱。
我心不在焉的说:知道了。
我姥姥手足舞蹈的下厨房准备饭菜,别看姥姥那三寸金莲走起路来,那是一个快,就如一股春风,看见那忙里忙外的姥姥,不由得心里有一股敬佩之情,心里自言自语的说:长大了一定不让姥姥做饭,好好孝敬父母。
不一会功夫,饭菜做好。舅舅把餐桌放好,把碗筷拿上餐桌,饭菜也端上餐桌。
那饭菜的香味扑鼻而来,弥漫了屋里的各个角落。我喊舅舅过年好,舅舅只是用手轻轻的抚摸着我的头说:顺子好好学习,好好听你爸妈的话。
我和哥哥坐好,姥爷和舅舅也坐好。我喊姥姥一起吃,姥姥说:不饿,你们先吃。
姥姥知道我爱吃那白菜卷丸子和红烧肉,鸡肉和鱼等。
人们常说没有鸡鱼不成席,这是待客的风俗和习惯。
看着丰盛的饭菜,心里有说不出的幸福。一边吃一边聊着家常,我姥爷一个劲的给我和哥哥挟菜,我姥爷喝着小酒,我闻到了酒的味道,一股香味扑鼻而来。我舅舅说:你尝尝酒好香了。舅舅马上端着酒杯,让我尝尝。我尝一尝酒好辣,不知道酒的味道。我马上吐了,姥姥姥爷他们都笑了说:这个好外甥。3
给姥姥姥爷拜年,一住就是好几天。晚上,姥姥把点心拿来吃,有时还做夜宵,汤里还放鸡蛋,吃得那是一个香。
几天的拜年,把姥姥家的好吃的吃个精光,也就平平安安的回家了。
回到家,母亲一顿唠叨说:有你们这样拜年的吗?把你姥姥家的好东西吃了个精光才回来。
自己觉得理亏,不敢和母亲顶嘴,只好说:我们错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花开花落知多少,往事知多少。
在父母亲的呵护下,逐渐长大。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如今的生活充满阳光,充满希望和幸福。虽说现在吃得好、穿得好。也忘不了那小时候给,姥姥姥爷舅舅拜年的时光。
再也回不去给姥姥姥爷舅舅拜年的那个时代,再也吃不到姥姥亲手做的饭菜。
姥姥姥爷虽然走了,那份亲情、那份爱。伴我走天涯、伴我到永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