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言文
从除夕夜到元宵节,这段时光宛如一首悠扬的乐章,每个音符都跳动着欢乐、祥和与温暖,奏响了中华民族最盛大的节日旋律,演绎着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与深厚的文化内涵。
除夕夜,是这首乐章的激昂前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一家人围坐在热气腾腾的饭桌旁,共享丰盛的年夜饭。饭桌上摆满了寓意吉祥的美食,那象征年年有余的红烧鱼,饱含团圆之意的饺子,每一口都蕴含着对新一年的美好期许。晚饭后,全家人齐聚一堂,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精彩的节目引得阵阵欢笑与掌声。零点的钟声敲响,刹那间,鞭炮声震耳欲聋,五彩斑斓的烟花在夜空中竞相绽放,照亮了整个世界,也宣告着新的一年正式来临。
大年初一,乐章转入轻快的节奏。人们身着新衣,精神抖擞地出门拜年。大街小巷洋溢着喜庆的氛围,见面时相互道一声“新年好”,传递着真挚的祝福与问候。孩子们尤其兴奋,挨家挨户地拜年,收获着长辈们给的压岁钱,那一张张崭新的红包,承载着满满的关爱与期望。这一天,许多地方还有特定的习俗,比如有些地方讲究吃素,寓意新的一年纯净安宁。
初二,是亲情交融的温馨篇章。按照传统,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和孩子回娘家。娘家早已准备好丰盛的菜肴,一家人团聚在一起,欢声笑语回荡在房间里。父母见到久别重逢的女儿,眼中满是疼爱,兄弟姐妹之间也有说不完的贴心话。这种浓厚的亲情氛围,正是春节所蕴含的家庭观念的深刻体现。
初三初四,亲朋好友间的走动更为频繁。人们带着精心挑选的礼品,穿梭于各个家庭之间。每一次相聚,都是一次情感的交流,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着过去一年的经历和新一年的计划,笑声不断,情谊也在这你来我往中愈发深厚。
初五“破五”,是乐章中的奋进音符。这一天,人们通过放鞭炮、打扫卫生等方式,寓意赶走贫穷和晦气,开启新的征程。许多商家也选择在这一天开市营业,期望新的一年生意兴隆、财源广进。清晨的鞭炮声,仿佛是对未来的有力呐喊,激励着人们勇往直前。
初七“人日”,充满了人文关怀。传说这一天是人类的诞辰,人们会通过吃七宝羹等习俗,祈求健康平安。不少地方还会组织登高活动,人们登上高处,俯瞰大地,寓意新的一年事业高升、生活蒸蒸日上。
初九,乐章融入了对神灵的敬畏与感恩。作为玉皇大帝的诞辰,道观里举行庄重的祭祀仪式,信众们虔诚地祈福许愿,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民间家庭也会在家中摆上供品,向上天表达敬意,感恩过去一年的庇佑,期许新的一年诸事顺遂。
初十过后,节日的氛围愈发浓烈,人们翘首以盼的元宵节渐渐临近。大街小巷开始张挂起各式各样的花灯,这些花灯造型各异,色彩斑斓,有传统的宫灯,古朴典雅;有活泼的生肖灯,憨态可掬;还有融合现代元素的创意花灯,令人眼前一亮。
终于,元宵节来临,将这场节庆的乐章推向了高潮。夜晚,明月皎洁,大街小巷灯火通明,处处张灯结彩。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漫步在花灯的海洋中,欣赏着美轮美奂的花灯,感受着节日的浪漫氛围。猜灯谜是元宵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一条条有趣的灯谜吸引着人们驻足思考,猜对者欢呼雀跃,享受着解谜的乐趣。广场上,舞龙舞狮表演热闹非凡,舞龙者动作矫健,巨龙在他们的舞动下活灵活现;舞狮者配合默契,狮子时而威风凛凛,时而俏皮可爱,引得观众阵阵叫好。当然,吃元宵是元宵节的标志性习俗,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软糯香甜的元宵,象征着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从除夕夜到元宵节,这一系列的传统节日活动,不仅是欢乐的聚会、美食的盛宴,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它们像一条无形的纽带,将人们紧紧相连,让大家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展望未来 。



作者简介:
罗拥军【新闻与传媒学者】,笔名文言文,四川阆中人,现居酒城泸州,曾在部队服役十余载,有在政府工作经历,中国党员。资深媒体工作者,任职市健康产业商会秘书长、常务书记。众多作品刊发在传媒教育杂志及主流媒体。个人事迹被多家媒体平台多次宣传报道。曾获得:读书先进个人,两次优秀共产党员,连续两届学习之星,嘉奖数次等。个人文章散见《记者观察》《CCTV法制经济网络频道》《今日头条》《健康快讯》《川南经济网》《都市报》《商会公众号》《新闻网》《都市头条》《健康在线》《川江号》等。文章《互联网时代如何利用好媒体资源》《媒介让新闻更出彩》收录入《中国知网》;《剑阁皇柏古道翠云廊》收录到《公路交通?应急救援》专题;《俗语-正月头腊月尾》收录到《世间风情》专题;《杀年猪“吃刨猪汤”》收录入《美食》专题;《东门江畔的红嘴鸥》收录到《太行山的诗》诗歌特刊专题。今日头条官方特邀为点评官、品鉴官、活动体验官、年度特邀嘉宾代表发言人。书写人生不断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