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编辑社成员
特约顾问:张振林
顾问:清廉宇,李秀德,英姿飒爽,王世元
主编:润牙子
常务负责人:中秋明月,渝香居士,阿莲,神剑大侠,太白金星,王世元
诗评:渝香居士,英姿飒爽。热血兵团。
本公众号微信: Ryz98416
阿紫,中国当代著名诗人、词作家、朗诵表演艺术家。现为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文化促进会诵读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市妇女对外交流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北京家庭促进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全国职工电化教育艺术培训专家、北京市语言学会朗诵研究团体理事、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理事、“凯叔讲故事”德育导师等。中国侨联、北京妇联文化项目“我为母亲写诗”发起人;百城万人《读中国》全国性大型公益活文化活动诗词作者;全国侨联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报告会宣讲团成员;中国诵读文学贡献奖获得者;书香中国北京评选优秀推广人荣誉称号等
《回家过年》作者:阿紫
(一)越往北走天越来越蓝,擦肩而过的乡音,都长着似曾相识的容颜。北方的冷,是裹在棉衣下的暖,一铺大炕,一壶老酒,让热透的身子彻夜不眠。北方的门,一推开,扑出的都是笑脸,那有皱纹的,没皱纹的,反反复复,等待了一年又一年。我不知道怎么表达,才是最好的思念,到现在,才明白,能揣在胸口的,也会象父亲沉默寡言。
(二)我喜欢隔着一棵树,看雪。如同看望我的从前,那时,雪白的,白成流浪后,在异乡,最痛的怀念。那些雪,在我哭过笑过的日子里藏着,一别,就是那么多年,一走,就是那么远。
(三)到达老家的时间,是凌晨四点四十五分,不忍惊醒老娘的梦,在候车室里,让自己,笔直的,站在故乡的面前。上半夜,老娘肯定没睡,猜测着、盘算着,载我的那列火车,离家又近了几站,此刻,我已乘着夜色归来,正在等待太阳升起,等待照亮,日思夜盼的团圆。
(四)今天,小年,比平常要冷,买了纸钱、点心、酒和香烟,到郊外那片榆树林找父亲过年,父亲在那住了二十多年,门牌号改过几次,模样还是当年。这些年,总在一些特殊的日子和父亲在梦里相见,每次都问:那里冷不冷?有没有棉衣可穿?每次都说得没完没了,没完没了的惦念。听老人们讲,父亲生活的地方是在另外的一重天,我依然一次又一次的,盼望在天和天的边缘,和父亲,一次再一次的相见,我依旧每次看父亲,带上吃的、抽的、喝的,虽然老人们还说:那头儿的人,不食人烟。
(五)故乡的风,穿过一条又一条的街道,把我扬起的黑发,吻成卷曲的,金黄的年少。故乡,真好,可以在老娘笑弯的眉眼下撒娇,听她讲述,小时候,我在大风天里,听到父亲脚步声的故事,可以翻开老箱子,闻一闻,隐约的樟脑味道。故乡,真好,可以一整天,躺在老家又大,又软的床上,追逐着,一大团,一大团的阳光,晒着怕冷的手脚,可以穿上旧衣裳,从早到晚的素面朝天,从早到晚的饭来张口,水来伸手,可以暂时忘掉远方,忘掉,旅行箱里,还有一张回程的车票。
(六)天亮了,贴上红窗花,贴上红对联,红红的太阳,早早的等在窗口,等在门外,门一开,窗一开,红红的吉祥,就大步流星的走进来。一上午,忙着团圆饭,忙得团团转,一大桌的饭菜,都是老做法,都是老味道,都是浓浓的对过去的思念。在故乡,日子突然过得很慢,就连鞭炮飞起的纸花,也会飘成一种美,一种在旧时光里才有的浪漫。关上家门,模糊的双眼,看不清门上的红对联是几划,是几点,只记得那牢牢粘住的等待,会完整的等我,再回家过年。送别的晚霞啊,请你不要再把我的脚步追赶,替我回去看看老娘,劝劝她,不要呆呆地站在窗前,空空的屋檐下,那盏红灯笼啊,你是老娘盼我的春天,你要好好陪着她,再春、再夏、再秋,再迎我回来,再一个雪花漫卷的冬天。其实,不管在外苦了多少载,也不管在外累了多少天,老娘在的地方才是家。一年比一年衰老的娘啊,才是,我要过的年。
朗诵:大兵,中国诗歌文学精品平台主播,《中国爱情诗刊》【中爱公益电台】金牌主播,河南阅读学会朗诵艺术团团员,河南阅读都市头条主播,广州都市头条主播,华豫文苑优秀主播,苏河清音主播,长风文艺主播,心幽诗社主播,兰图诗社主播,时代微刊等多家平台主播。本人性格直率,热爱文学,喜爱诵读!愿从诗篇中读出草木山水,读出生命的最美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