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绝•山居
崔御风
明月幽篁出,
茸霜浥旧尘。
蝗莺清笛和,
草舍绿潭邻。
文小言解读:
这首五绝《山居》以精炼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幽静雅致的山居图景,以下是针对该诗的鉴赏:
首句“明月幽篁出”:
“明月”作为传统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往往象征着高洁、清冷与宁静。“幽篁”则指幽深的竹林,竹在中华文化中常被视为君子的象征,代表着坚韧、谦逊与高雅。此句以明月为背景,幽篁为主体,描绘出一幅月夜竹林的幽静画面,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次句“茸霜浥旧尘”:
“茸霜”形容霜花细腻柔软,如同茸毛一般,给人以清新雅致之感。“浥旧尘”则指霜花湿润了久积的尘埃,既表现了自然界的更迭变化,也寓意着心灵的净化与重生。此句通过茸霜与旧尘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山居环境的清新与脱俗。
三句“蝗莺清笛和”(注:此处“蝗莺”可能为一种特定的鸟类,或是诗人的独特用词,用以增添诗意的独特性。在常规解读中,我们可将其理解为一种鸟鸣与笛声的和谐共鸣):
此句以蝗莺的鸣叫与清悠的笛声相互和鸣,营造出一种天籁之音的美妙氛围。鸟鸣与笛声的和谐共鸣,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活力,也寓意着自然界的和谐与诗人内心的宁静。
末句“草舍绿潭邻”:
“草舍”指简陋的茅草屋,代表着山居生活的简朴与自然。“绿潭”则指碧绿的潭水,与草舍相邻,形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此句通过草舍与绿潭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山居环境的清幽与雅致。
总结:
整首诗以明月、幽篁、茸霜、旧尘、蝗莺、清笛、草舍和绿潭等意象为载体,构建了一个幽静雅致、超凡脱俗的山居世界。诗人通过对这些意象的精妙组合与描绘,成功地传达了自己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以其精炼的语言、深远的意境和独特的韵味,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崔御风:男,山西晋城。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有大量古风、近体、散文诗发表于各类媒体。出版格律诗选《秋水竹韵》;散文诗选《草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