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城梅花引•诉春愁
词||青山(贵州开阳)
大江东去惹离愁。
步汀州。醉汀州。
半世江湖,把盏酹春秋。
望断夭桃燃似火,
垂杨岸,有佳人,弄扁舟。
扁舟。扁舟。
凤钗头。倚画楼。
赏鸟啾。
笛韵袅袅,绕绮户、
燕语情柔。
遥念桑榆,思绪枕银钩。
玉盏琼浆倾别绪,
花落去,逐波沉,水空流。

夏老师评析:
这首《江城梅花引·诉春愁》蕴含着深沉复杂的情感,颇具韵味。
开篇“大江东去惹离愁”,起笔不凡,借长江东逝水这一磅礴意象,瞬间牵出“离愁”之感,气魄宏大又奠定了全诗的愁绪基调。“步汀州。醉汀州”,重复用词,强化了主人公徘徊、沉醉的状态,仿佛能看到他在汀州岸边孤独的身影,尽显落寞。“半世江湖,把盏酹春秋”,回顾半生漂泊,以酒祭岁月,沧桑感十足,将个人的江湖经历与当下的愁绪紧密相连。

“望断夭桃燃似火,垂杨岸,有佳人,弄扁舟”,画面一转,描绘出春日里桃花灼灼、杨柳依依,佳人泛舟的美景,可这美景背后却是主人公“望断”的惆怅,以乐景衬哀情,反差强烈,进一步烘托出内心的孤寂与思念。
下阕“扁舟。扁舟。”的叠用,呼应上文,仿若思绪仍萦绕在那扁舟佳人之上。“凤钗头。倚画楼。赏鸟啾”,视角切换至佳人一方,想象佳人头戴凤钗、倚楼赏鸟的画面,与上文主人公的落寞形成对照,增添了情感的层次感与朦胧感。“笛韵袅袅,绕绮户、燕语情柔”,继续营造佳人处的温馨氛围,笛声、燕语交织,柔情四溢。

“遥念桑榆,思绪枕银钩”,又将焦点拉回主人公,“桑榆”指代晚年,人至暮年却仍被思念填满,枕着银钩难以入眠,尽显忧愁之深。“玉盏琼浆倾别绪,花落去,逐波沉,水空流”,以酒浇愁,看着花落随波、水流空逝,再次强调时光无情、愁绪无尽,与开篇的大江东去相呼应,回环往复,强化了整首词的愁绪主题。

从艺术特色来看,词牌运用娴熟,《江城梅花引》的韵律节奏把握精准,读起来朗朗上口,且叠字、重章的运用别具匠心,如“扁舟。扁舟。”“步汀州。醉汀州”,强化了情感表达,增添了韵律美。在结构上,上阕从自身离愁写起,引入春日美景与佳人意象;下阕在佳人与自身间切换视角,既有想象中的温馨,又有现实中的哀愁,层层递进,布局精巧。意象选取丰富且富有表现力,大江、汀州、夭桃、垂杨、扁舟、凤钗、画楼、鸟啾、笛韵、桑榆、银钩、花落、水波等,或烘托气氛,或寄托情思,构建出一个充满诗意又饱含愁绪的世界。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优美、艺术手法精湛的好词,通过对春景、江湖经历、佳人思念等多方面的描绘,将“春愁”展现得淋漓尽致,能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词人内心的波澜壮阔与无尽哀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