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昌明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春节总是充满了温暖与欢乐。每到这时,一家人围坐在温暖的炉火旁,听娭毑讲述那些或奇幻、或温馨的故事,成了我最期待的时光。其中,她那段发生在解放前春节借米的经历,恰似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岁月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每次回想起来,都让我既忍俊不禁又感慨万千。
解放前,世道混乱不堪,百姓们的生活苦不堪言,遇灾害之年几乎颗粒无收。娭毑年纪轻轻就守了寡,独自拉扯着我爸爸,母子俩相依为命,日子过得一般人想象不到的艰辛。家中一贫如洗,那间破旧的屋子就像一座摇摇欲坠的孤岛,在生活的狂风暴雨中飘摇不定。寒风像一群不速之客,肆意地从四处的缝隙中灌进来,冻得人瑟瑟发抖。娭毑身上那件棉袄,不知穿了多少年,早已破旧得不成样子,补丁摞着补丁,颜色灰暗得如同被岁月遗忘的角落,袖口和领口磨得稀烂,棉絮时不时地探出头来,在向世人哭诉着生活的困苦
(注明:廖瑞彦校长素描爸爸彭日炎画像)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村里弥漫着浓浓的喜庆氛围。别家的烟囱里炊烟袅袅,饭菜的香气像调皮的小精灵,四处乱窜,勾得人肚子里的馋虫直打转。孩子们穿着新衣,在街头巷尾嬉笑玩耍,清脆的笑声回荡在整个村子。然而,娭毑家的米缸却空空如也,安静得像个被遗弃的孤儿,在无声地抗议着生活的不公。
娭毑望着见底的米缸,又瞧了瞧我七岁的爸爸那瘦骨嶙峋的模样,心中像被千万根钢针狠狠扎着。爸爸虽年纪小,却懂事得让人心疼,他眼巴巴地看着娭毑,强忍着饥饿说道:“娭毑,我不饿,过年不吃好的也没啥。”娭毑听了,鼻子一酸,眼眶瞬间红了,暗暗在心底发誓:“就算拼了老命,我也得让我这儿子吃上顿热乎的年夜饭,过个像样的年!”
于是,娭毑裹紧那件破旧的棉袄,戴上那破了好几个洞、手指都能露出来的手套,怀揣着一丝忐忑和满心的期待,牵着爸爸的手毅然踏出了家门,开启了她的借米“奇幻之旅”。
那天,娭毑要前往五里山的彭屋借米。还没到彭屋,远远望去,五里山好似一条蜿蜒沉睡的龙,静静地横卧在天地之间。冬日的阳光洒在山上,给整座山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金纱,如梦似幻。山上的树木大多已褪去了翠绿的衣裳,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可它们依然像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片土地。偶尔有几棵常青树,翠绿的叶子在阳光下闪烁着生机,为这略显萧瑟的冬日增添了一抹亮色。
沿着山间小路前行,路边的枯草被寒风压弯了腰,发出“沙沙”的声响,在低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小路旁的小溪早已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宛如一条白色的丝带,蜿蜒在山间。冰面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五彩斑斓的光芒,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照着周围的景色。
来到了彭屋,彭屋坐落在山脚下的一片平地上,错落有致的房屋在青山的环抱下显得格外宁静祥和。房屋大多是用土坯和木头搭建而成,屋顶上覆盖着厚厚的茅草,在寒风中微微晃动。屋前的空地上,几株梅花树正含苞待放,粉色的花苞在寒风中倔强地挺立着,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为这寒冷的冬日带来了一丝温暖和希望。
娭毑首先来到村头彭大伯家。大伯正坐在门口抽着旱烟,瞧见娭毑走过来,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眼神里满是警惕,好似娭毑是来打劫的强盗。娭毑满脸堆笑,小心翼翼地说明了来意。大伯一听,猛地把烟袋锅在地上磕了磕,扯着嗓子大声说道:“慈坤呀,不是我不帮你,你瞅瞅我家这光景,自己都快揭不开锅了,哪还有多余的米借给你哟!”娭毑心里“咯噔”一下,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尴尬得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她在心里想:“这大伯,平日里看着挺和善的,咋关键时刻这么绝情?”但她还是强颜欢笑,说了几句客气话,便灰溜溜地离开了。
从大伯家出来,娭毑的心情低落到了极点,感觉希望就像天边的流星,转瞬即逝。可她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又冒了出来,心想:“哼,这才第一家,我就不信借不到米!”于是,她又鼓起勇气,朝着村尾的彭五家走去。
走着走着,娭毑到了村里有名的“富户”彭五家。彭五家的院子里养了一条大黑狗,那家伙长得膘肥体壮,平日里就凶神恶煞的,见谁都龇牙咧嘴,活脱脱一个“黑面煞神”。娭毑心里“突突”直跳,小心翼翼地绕着院子走,嘴里还轻声念叨着:“狗大哥,你可千万别瞧见我,我就是个路过的可怜人……”
可怕什么来什么,那大黑狗耳朵贼尖,一下子就听到了娭毑的脚步声,它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来,站在院子门口,对着娭毑就是一阵狂吠。那叫声震耳欲聋,把整个村子都掀翻似的。娭毑吓得脸色煞白,双腿发软,差点就瘫倒在,被爸爸扶住。他们一边往后退,一边挥舞着手中的破布袋,试图吓退这条恶狗,嘴里还不停地喊着:“狗狗,别咬我,我可没带好吃的给你……”
可那大黑狗根本不吃这一套,它越叫越凶,还不停地往前扑,脚上的绳子被它扯得“哗啦”作响,下一秒就要挣脱束缚,把娭毑生吞活剥了。娭毑心急如焚,心想:“这下可糟了,今天怕是要葬身狗腹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彭五从屋里走了出来,他大声呵斥道:“黑子,别叫了!”大黑狗这才乖乖地闭上了嘴,摇着尾巴回到了院子里。
娭毑长舒了一口气,拍了拍胸口,心有余悸地对彭五说道:“彭五呀,你家这狗也太凶了,差点没把我给吓死。”彭五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说:“慈坤嫂子,实在对不住了,这狗就是太护家了。你这是要去哪儿呢?”娭毑把借米的事儿跟彭五说了一遍。彭五听了,皱着眉头说:“娭毑,我家的米也不多了,不过你大过年的不容易,我匀给你一点吧。”说着,他转身进屋,不一会儿就端出了一大碗米递给娭毑。
娭毑接过米,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她激动地说:“彭五,太谢谢你了,你可真是帮了我的大忙!”彭五笑着摆了摆手说:“慈坤嫂,客气啥,大家都是一个村的,互相帮衬是应该的。”
告别了彭五,娭毑又继续踏上了借米之路。在之后的借米过程中,她又遭遇了许多波折。有的人家直接闭门不见,任凭娭毑怎么敲门呼喊都无济于事;有的人家虽然开了门,但脸上的嫌弃和不耐烦让娭毑感到无比心寒。然而,娭毑始终没有放弃,她坚信只要不放弃,就一定能借到足够的米。
终于,在走了无数家,遭受了无数次拒绝后,娭毑借到了足够的米,开开心心地回了家。爸爸看到娭毑手里的米,也高兴起来,兴奋地跳了起来,大声喊道:“娭毑,有饭吃啦!有饭吃啦!”娭毑看着小儿子那开心的模样,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她赶紧生火煮饭,不一会儿,厨房里就飘出了阵阵诱人的饭香,家中仅有一块腊肉要吃到三月中粪坑空春荒时节。
吃着香喷喷的米饭,爸爸狼吞虎咽,一边吃一边说:“娭佬,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饭!”娭毑看着儿子吃得津津有味,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爸爸心里暗暗发誓:“等以后日子好了,一定要好好报答那些帮助过我的人。”
后来,爸爸长大了,解放后当上了乡村干部,日子渐渐好起来了。娭毑和爸爸一直没有忘记那些在她困难时伸出援手的人。省吃俭用,攒够了米,特意用精致的容器,把米装得满满当当,像座小山一样,一家一家地送了过去。那些曾经帮助过她的人都被她的真诚和感恩所打动,纷纷夸赞她是个重情重义的人。
(注:彭昌明大学毕业照片)
如今,每到春节,大年初一那天,整个村子都沉浸在一片热闹非凡的氛围中。一大早,阳光还未完全驱散冬日的寒意,彭氏族人便身着崭新的衣裳,带着丰盛的祭品,陆陆续续地朝着村里那座庄严而又古朴的彭氏宗祠走去。娭毑也早早地起了床,精心地整理着自己的衣装,眼神中满是庄重与期待。
走进宗祠,空气中弥漫着袅袅的香火味,古老的梁柱上挂着象征吉祥的红灯笼,与墙壁上张贴的喜庆春联相互映衬,显得格外喜庆。宗祠正中央,摆放着列祖列宗的牌位,牌位前摆满了瓜果、糕点和各种美食,寄托着族人对祖先的敬意与感恩之情。
祭祖仪式开始,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辈身着传统服饰,神情肃穆地带领大家进行祭拜。在悠扬的古乐声中,众人依次上香、鞠躬,向祖先表达着深深的敬意和美好的祈愿。爸爸站在人群中,眼神虔诚而坚定,他代替逝去的娭佬(母亲称呼),一边行礼,一边轻声念叨着,似乎在向祖先诉说着这些年来生活的变迁和对未来的憧憬。
祭祖仪式结束后,族人们纷纷聚集在宗祠的庭院里,互相问候、祝福。庭院的空地上,孩子们就像一群欢快的小鸟,尽情地嬉戏打闹着。有的孩子手里握着自制的小风车,在微风中奔跑着,风车随着他们的脚步快速旋转,发出“呼呼”的声响,与孩子们的笑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欢乐的乐章;有的孩子则蹲在角落里,全神贯注地玩着弹珠游戏,他们眼睛紧紧盯着弹珠,小手熟练地弹出,嘴里还不时发出兴奋的呼喊声;还有几个调皮的孩子,互相追逐着,你追我赶,一不小心,一个孩子摔了个屁股蹲,可他却毫不在意,迅速爬起来,又继续加入到追逐的队伍中,惹得一旁的小伙伴们哈哈大笑。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纯真无邪的笑容,身上散发着蓬勃的朝气,为这庄重的宗祠增添了几分活泼与灵气。
人们则围坐在一起,分享着过去一年的收获和喜悦,谈论着生活中的趣事。一些年轻人还在宗祠里准备起了丰盛米酒座席,大家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不一会儿,一桌桌热气腾腾的饭菜摆满了宗祠,族亲们围坐在一起,举杯欢庆。我有一年还回到了老家与宗亲们一边品尝着美味的佳肴,一边畅谈着家族的历史和未来。我和儿子坐在桌旁,看着眼前热闹非凡的场景,眼中满是欣慰的泪水。我感慨地对儿子说:“孩子,你看看现在的生活,多好呀!要是当年没有那些好心的宗亲帮助,我们哪能有今天这样的好日子。记住,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别人的恩情,要珍惜现在的一切。”至今为止我仍会参与志愿者帮助捐款困难地区的活动,也会关注关心困难群体和底层人呢。
在欢声笑语中,新的一年正式拉开了帷幕。彭氏宗祠里的这场祭祖和团聚活动,不仅传承了家族的文化和传统,更让每一个族人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和力量。而娭毑那段借米的奇遇,也成为了家庭历史中一段珍贵的记忆,时刻提醒着我要心怀感恩,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珍惜年年春节幸福生活。
2024年除夕夜一一2025春节
于三缘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