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9日,我在北京再次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发现里面展览的一级文物、吉林农安左家山出土的玉石龙原件说明和家乡吉林省普遍性表述有很大出入。中国国家博物馆文字如下:“玦型龙新石器时代 红山文化 (约公元前4500年—前3000年)1985年吉林农安左家山出土”约公元前4500年—前3000年,大体距今6500年到5000年,和吉林省认为的7000年有500年到2000多年的出入。而且并非红山文化,而是之前。对于事关中华文明和龙文化起源的重大历史文物,不能时间如此宽泛,再就是应该上下统一口径,不能各执一词。究竟谁错谁对呢?我更倾向于认为国家博物馆有误。
吉林省各界十分推崇这件玉石龙,吉林省博物院古代文明馆、农安县博物馆、长春市博物馆甚至把这件石龙当作logo标志性符号,但展览的却都是复制品,并不拥有原件。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炎黄子孙又是龙的传人,不过,东北是华夏玉龙的最早的发祥地之一,许多人并不了解。农安,又称黄龙府,是著名的“夫余古都,三朝重镇”,渤海、辽、金三朝重镇,辽金文化遗存十分丰富。黄龙文化,在农安这块土地上,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值得大书特书。 1985年,农安县左家山遗址出土了玉石龙,首尾相衔,呈蜷曲状;中心圆孔较大,颈后背脊穿有一孔。龙首上嘴、鼻、眼、耳等器官清晰可辨,嘴向前凸,吻部较宽,双眼突出,双耳凸起;龙身光素无纹饰,打磨光润。呈黄色,惊人地吻合黄龙府的名称,可谓绝配。由碳十四等测评,根据吉林各级重要机构和媒体发布宣传,这件玉石龙距今7000年,是我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龙形器物,堪称“中华第一龙”。最初发现石龙的吉林大学陈全家老师介绍到,在之前学界普遍认为红山玉猪龙是最早的石雕龙型器,但是左家山石龙的出土再一次刷新了历史的前沿。“左家山石龙年代上早于红山玉龙。红山文化的最早的是(距今)6200年,单从年代上看他们相差1000多年。” 也就是七千多年。国家博物馆介绍却说属于红山文化。无论是时间还是文化类型定位,都和吉林省有较大出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国祥认为左家山出土的石龙“极具原创性,富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目前我们尚未见到比左家山石龙更早的玉石龙雕刻制品,因此可以说,农安左家山乃是中华“龙兴之地”。 当时农安不具备收藏文物条件,于是上交给国家博物馆。
对此,笔者王锦思希望:第一、中国国家博物馆能否召开论证会,重新考证“左家山玉石龙”年代、文化类型。如有必要,将其说明更正为“7000年前左右,红山文化之前”,并且不再使用“公元前”这样的表述,以免观众陌生。第二、鉴于“左家山玉石龙”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玉器馆里作为普通玉器展示,没有像吉林省突出其重要地位,可否将其返还给原籍吉林省展示宣传。尽管有关领导说,交给国家交给省里之后,再想拿回来那是做梦,根本就不可能。 中国梦可以做,那么,允许我们做一次“吉林梦”。第三、吉林省文创商店等处没有“左家山玉石龙”文创产品出现,建议将其开发利用,突出其中华第一、吉祥辟邪纳福等诸多寓意,必将大行其道、大放光彩。第四、本人上述建议在2025年1月28日、龙年最后一天,通过电话、邮箱、微信等形式反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等有关机构和个人,希望能够得到重视。在2025年1月25日龙年倒计时时刻,笔者前往农安县左家山考察,并撰文希望“中华第一龙”恢复本来的光荣和尊严。
王锦思,吉林德惠鳇鱼岛人,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历,民主党派成员、政协委员、北京锦标堂文化工作室主任、中国收藏家协会分会副会长,著作十部,倡议九一八全国鸣警报、国家领导人出席纪念活动、建立礼乐中国,追讨流失国宝,拥有开原等题材史料文物收藏品上万件。微信:jinbiaotang4979,wjinsi@sina.com